《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月楼市成交像天气一样遇冷。
- E( Y% o; m- g& P7 X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指院)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监测的43个城市中,有36个城市楼市成交量环比下降,占比八成。其中蚌埠跌幅最大,为56.78%;1月监测的10个重点城市成交量均出现环比下降,其中深圳降幅达到44.4%。- ^( ~& X4 u- K9 C
昨日(2月9日),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向记者表示,1月楼市成交量大幅下降,一是受今年春节提前的影响,二是银行房贷趋紧导致部分交易成交周期变长。
) L# C) S% {7 e, }) ~9 f- O" V此外,高企的房价也使得部分刚需购房者首付压力陡增,观望情绪较浓。
5 d3 w* q: o! z0 {+ D% e) R3 c供应偏少拉低成交量 中指院2014年1月监测的43个城市中,有36个城市楼市成交量环比下降,其中蚌埠降幅最大,为56.78%;其次是大连,环比下降53.11%。而在成交量环比上涨的城市中,厦门涨幅最大,为1919.78%;其次是南昌,上涨473.82%。; w- V( M- D: s8 R0 q
值得一提的是,1月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集体遇冷,其中上海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下降30.65%;深圳一手住宅成交环比下降45.5%,同比下降70.4%。' Y. I! _7 T8 ]7 ^- Z ^2 s
除春节因素外,供应偏少也拉低了楼市成交量。张旭告诉记者,与往年同期相比,因今年供应规模有限,北京1月份纯商品住宅成交量较2013年1月大幅下滑超五成,在近5年同期中,仅高于2012年市场下调期。
( F1 o4 V# M+ O2 X( m; J% T0 K据统计,自2013年12月以来,楼市新增供应一反往年常态,明显减少,且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上、中旬,北京还出现了连续20余天的供应“空窗期”。7 d! P# l$ p! s j
虽然1月19日北京一天有两个高端项目入市,但张旭表示,整体来看,自“京七条”落地以来,北京对于新建商品住宅入市价格的控制会继续收紧。8 S, A+ C/ V# S6 g$ N% O5 o" h {% f. [
此外,1月份深圳获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仅2个,获批房源为176套和4147套。开发商入市意愿较淡,推售项目锐减。
) n8 ^6 d" f! o9 z& D链家地产报告称,大量定位于刚需和改善需求的项目入市也会受到政策管制,未来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难有大幅上涨。
! e; b( @% f3 y9 m9 r: |房价仍面临上涨压力 尽管许多城市成交量遇冷,但是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8 g* q' y+ q7 c: X/ G1 x% n中指院数据显示,十大城市综合指数连续20个月上涨,1月平均上涨0.72%,涨幅较上月扩大0.03个百分点,且10个城市环比均上涨。
9 h# ?- d0 J" r9 n0 _其中,北京涨幅较上月扩大1.75个百分点至2.05%,涨幅最大;上海上涨1.11%;广州、重庆、武汉和杭州的涨幅介于0.5%和1.0%之间。0 w: f( V$ K* H% m9 o0 O3 M" `' f
就涨幅最大的北京而言,张旭向记者分析称,预计节后新建商品住宅需求会继续释放,成交量上涨,而供应相对滞后,库存会继续维持低位。从1月份数据来看,库存频频探底,至1月底已跌破5.6万套,短期内没有大幅反弹的可能,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1 q2 I, B' d" D6 m# A! P+ g中指院数据显示,1月份很多城市去库存化明显加快,深圳商品住宅可售面积直降68.38万平方米;北京紧随其后,下降62.26万平方米;广州、南京、宁波去库存都超过10万平方米;仅青岛、上海库存增加,分别提高25.5万平方米和21.8万平方米。; n/ T/ T1 |2 T8 S; }2 P1 ]
2013年底,北、上、广、深及一些房价涨幅较快的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加强版”调控政策,比如“京七条”加大自住房供应,收紧贷款;“沪七条”提高二套房首付至70%等。张旭认为,在新一轮政策收紧的周期内,预计市场较2012年的回暖期有所降温,但短期内不会再出现上一轮调控导致的深度下调。
( r9 {; o) x2 ^7 O# k J8 ]伟业我爱我家报告称,2014年初,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土地交易市场热度不减,1月份北京土地出让金额高达406亿元,上海超过200亿元,二线城市的杭州土地出让金也将近340亿元。土地供应的增加将促进未来房源供应量增多,从而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 `, G! Y/ P; u: M! ~1 l9 z张旭还表示,经过一轮市场下调和恢复周期后,开发商意识到,相比“多囤地、慢开发”的经营模式所加深的负债成本和节奏缓慢,“高周转”销售策略更适应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因此,从供应层面上看,未来开发商主观推盘意愿较强。
+ }9 ~ [6 M, j: k
/ P6 z3 w) ^" O; ]8 p( S)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