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未来几代人的消费力都被透支了+ r- a- q0 p+ v8 d
* _$ o) K+ M6 H中国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7月1-20日,中国5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81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37%。此外,7月份,中国50个城市中,有42个城市交易行情有环比下降态势,即8成城市交易量不如6月份。财联社报道指,“这说明市场降温具有普遍性,很多城市都遇到了楼市交易持续疲软的问题。报告认为,7月份数据处于罕见的低位,且后续有进一步下滑和降温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 ^! Z8 l) d3 Z4 O& U# l7 x/ m6 I+ s8 H, Q! [0 o1 g0 @/ w
旅美中国经济学者程晓农对本台表示,中国的房地产主要是看二手房的成交,他观察到中国法拍屋增长比例激增,然而,法拍房成交,不等于市场状况良好,因为法拍房已经砍了四成价格甚至压得更低直到卖出为止。在中国,法拍房数量走势被视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晴雨表。
0 ~4 o8 F4 p* o+ B. N+ w
( B3 b* l0 `$ f& C+ V“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民众已经不太愿意买房了。因为从常识来讲买房的人都知道房价看跌,哪个傻瓜在看跌时抢着买。”程晓农说道。
( I# [$ f2 e0 g& H2 w6 p e2 D! n" P: j( w+ G7 o7 w4 v
中国楼市需求萎缩 与高峰期相比几腰斩
2 h9 F" m; J3 d+ J: r1 Q8 \/ `' P; H! ?, w9 e& I3 T5 K
财经博主“国民经略”引用根据清华大学吴璟、徐曼迪等人分析,全国住房需求在不断萎缩,从2011-2015年约为974万套;而在2021-2025年,则会降为656万套;2026-2030年,会进一步降低到455万套。
% ?, w7 S/ d) R& q3 C( l1 J, y$ b# t" G; m
高峰时期,中国约合1400-1500万套住房,撑起了世界第一大房地产市场,也培育出近10万家房企,带动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的就业需求。“市场需求在减少,住房供应不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新形势的到来就是必然事件”。8 G0 X* g8 w( Y( L
: ~7 ]- b% e8 A g" V' v& {. P中国百姓对房产信心不足 政策刺激难挽下跌趋势
0 k4 S) q& d- T% s' c: x$ i2 V- l( a( H. ?
台湾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过去中国以放款方式制造资产泡沫,但是弊端显而易见。从恒大亏损逾2.4万亿人民币简直是天文数字,可以想见过去中国政府监理宽容,让地产开发商跟地方政府、银行挂钩不断取得融资、建设,很多都成了烂尾楼。“真正刚性需求没有这么强,只是为了GDP数字。对地方政府而言,重大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很快能造出GDP,才有升官的机会”。) G/ v* L4 D% R' u3 B
! V1 Y1 y8 T" f: e) f3 @
他继续说道,中国地方财政40%的收入来自“土地出让收入”,然而,房企纷纷暴雷,加上销售量和价格都双双下滑,这反映一般老百姓对不动产已经丧失信心。银行放款约不动产估价的7成,当下跌超过3成就要追缴保证金,可能出现断供,如此一来会产生连锁效应。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介入资产泡沫被刺破的困境。
* C/ c. A1 c. [; }. t6 G! d; w% ?' A" H5 ^
陈松兴:“他想挽回这个趋势,不过就像当年温家宝所说,信心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信心,就算黄金、货币都比不过它”。
+ X! Q3 M+ B2 ~% A/ n) L8 A: j% h) \- Q ^/ e, {1 a
中国财富与债务奠基于房产、基建 偿债期经济衰退必然+ x) I+ E, P6 [/ E B
% ~6 G' s4 m' a$ q
《第一财经》一篇“七问上半年中国经济”指出,2018-2019年,中国高地产依赖度行业对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而2020-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到35%和16%,今年1-5月只有8%。“可见,房地产投资的深度调整已经对制造业投资产生了明显拖累。”' I, b; c0 O$ b5 P) C
& S! D' d" W6 f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在青腾课堂提到,中国这几十年创造的大量财富,和大量的债务搅拌在一起,凝固成房子、基础设施等等。现在可能到了还债的时候,为了还债企业不再投资、个人不再消费。“一个社会企业缺了投资、个人缺了消费,经济就衰退”。
3 f( A5 j% \# k, A6 _
. _3 | E0 p& r4 G: ~) i程晓农指出,还债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还得起慢慢还,如同日本企业也有大量欠债,花了30年经济慢慢开始好转;另一种则是根本还不起,再还就活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死胡同,所以我认为它的大滑坡是必然的”。
- o2 C' s. F8 V- D4 Y: G6 |5 ^0 C& S7 A& `% T @' [2 g! J
他说,中国人行曾放松货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让银行释放更多的资金放贷款,但是贷款最后全部跑到地方政府付利息,把旧债换成新债。银行放水的资金只有在财政局之间流动,对实际经济毫无帮助。
1 X) B' b; ]+ }( w% ^8 `) Q" E6 [+ M9 y6 T2 i! `% B
《时代周报》认为,在专家警告了15年之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如今已经破裂了。, e- A# [7 I7 b* o# p! k
3 }7 i L' j2 D; i, f3 \8 `
《时代周报》文章开篇写道,在杭州市郊,数十栋30层的新建和在建住宅楼空置和停工,而这一现象出现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中。恒大地产的巨额损失是房地产业的一个写照,还有约30家地产企业逾期付款。
& Z5 W6 I' v; N
( L: o6 n# F+ }4 ?" y( O: x* Z文章写道:"15年来经济学家不断就中国的房地产业膨胀发出警告,如今全然实现:泡沫破裂了。并不像2008年雷曼银行破产后的房地产和金融危机那样突然,而是按照中国的方式:房地产企业延迟支付,国家就出面,因为不能冒大型企业破产的风险。但房地产还是既无买家也无人投资。建筑企业的股票下跌,如今必须成批地退出股市。"
p- c1 a) r% p0 |" I. h- p
( r4 U7 u+ V6 ]' }+ _7 |"但市值还是烟消云散了。而由于中国人约七成个人财产是跟房地产捆绑的,许多消费者都欠着房贷,因此,他们不再消费。汽车销售下降,整体消费亦如此。物价下跌。当西方央行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目前都在顽固的通胀之下痛苦呻吟之际,中国即将面临正相反的局面:通缩。"
1 o7 ?" k3 h, C7 q5 k) _" A
7 u, h& `% S: w文章写道:"对日本九十年代初的记忆再次被提起。在那之前,这个岛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然后泡沫破裂了。尽管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国家支出得以避免总体国民经济跳水,但之后所经历的是数十年的通缩。一直到今天。"
, x& E! A7 l0 M* M$ K# v( N2 m8 n2 r! e6 a6 j
"但这里却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当时日本经济开始停滞的时候,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目前则仅仅略高于全球中等收入水平。也就是说:日本当时已经是富有的国家了。中国现在却不是。": |5 t$ C3 y8 v3 s s& Z' C
) F# [$ ^0 H# A5 E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