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烂一个旧世界,才能迎来一个新时代
W5 J- ]/ U* M7 `& @* ?3 D, {* L- s' W/ G, N) a' x6 O
《经济周刊》指出,欧洲人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坚持自己的立场。《商报》则刊评认为,欧洲长年来依赖美国的芯片设计与中国的芯片生产,美中争斗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欧洲陷入瘫痪。
1 @2 D; i" t. ^6 n9 @
& p0 Q: ^: J2 r& ^" P% p' F欧洲在美中争霸的夹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x, W' C, q n7 B# s3 S5 m
( | ?' \2 m2 H0 A, M(德国之声中文网)《经济周刊》以"世事维艰,欧洲却不强硬"为题,刊发评论指出,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而中国则管制关键原材料的出口,在这样复杂的地缘局势下,欧洲必须仔细掂量如何在美中之间站队。
5 g- o' H( g* J' }3 Q; L
2 T1 {$ M4 s5 e1 x# A"贸易战就是这样,出拳的人必须做好准备遭到回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欧洲不会被牵扯入美中之间的大国争霸,欧洲将会足够强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然而,现实中的欧洲却没有这般的力量。": \% r P" H: m. s
# z" a1 d8 R: G3 L1 E"中国明白这一点,也在利用这一点。就在本周,中方推迟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访华行程。前不久在接待到访的德国社民党代表团时,北京领导人也释放出了一个权力信号,指出如果中国厂商在欧洲关键市场遭到限制,欧洲必然会遭到强硬的回应。"
$ c$ {5 V* ]! t r* `
9 S0 n% U' C3 i% z! c"欧洲的处境愈发艰难。所以,德国执政联盟三党尽快就对华立场达成一致就更显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欧盟各国的一致立场。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去风险'概念至今依然异常地空洞。". \. B7 b$ c- T8 l, }/ t G
& W5 I: Y$ B" @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是全球芯片产业链中欧洲唯一拿得出手的重量级企业
) e `) ?3 w) i$ ^% [, h/ w
& Q [: k, h% I* d, ?7 O《商报》以"欧洲在芯片领域沉睡了数十年,如今遭到了报应"为题,刊发评论指出,面对美中之间的科技战,欧洲人尴尬地发现自己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同时依赖中美双方。5 P# Q9 x9 ^% W T- d7 I* {# X
- ^4 D4 A; X5 W6 @0 f e
"在愈演愈烈的美中芯片争端中,欧洲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一方面,欧盟企业依赖美国的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生产的高性能芯片应用于如今的数据中心,以及奔驰、大众将来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之中。"4 u4 {0 D, B$ D
; [# T8 X' }- j; ^6 B9 B; ]7 f"另一方面,欧洲企业也离不开中国产品。许多技术水平并不顶尖的标准化芯片,对于德国产的机械设备、热泵、太阳能设备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芯片往往来自于中国。"& W% J, [/ S6 }$ `
4 w' ?9 S/ z( X"而且,欧洲为数不多的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芯片企业,同时依赖中美两国。不论是英飞凌,还是意法半导体,抑或是恩智浦,都需要美国生产的芯片制造设备。这些欧洲企业还在美国境内拥有数以千计的雇员。同时,中国市场对于这些欧洲企业而言也是难以替代的。比如德国巨头英飞凌,其营业额的1/4来自中国业务,超过英飞凌的任何其他国家业务。"( K6 t( S1 J+ M# b
\4 b: ~% C& m% \1 p/ z- N0 x"美国以及中国则几乎不对欧洲半导体产业构成任何依赖。只有一个例外:荷兰光刻机厂商阿斯麦(ASML),中美两国都对此高度关切。最精密的芯片制程,目前只有这家荷兰企业的机器能够胜任。不论是苹果的手机芯片,还是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都离不开荷兰制造的光刻机。"
3 d% Z1 ~7 B( n. D8 k8 e. h$ e5 k9 k' h* x
"然而,仅靠阿斯麦一家企业不足以让欧洲人在这场冲突中保持自信。所以欧洲亟需拥有更高的芯片制造能力。欧盟如今开始为新建芯片工厂提供补贴,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一家旨在替代中国产芯片的欧洲新工厂投产。而且,欧洲大学为这个战略产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实在太少。"
) {$ \4 }+ r* O' Z& r+ U% {
8 {" @; B! M* }! W8 z* o2 C"芯片战争凸显了一点:欧洲必须要快马加鞭。只要美国或者中国部分切断欧洲的芯片供应,欧洲企业的生产很快就会瘫痪。"# L% F, p4 j9 ?+ I2 g- {
) S: F* U6 g5 C1 Y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