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人口数量:取消生育限制可能导致人口数量的增加。
+ G: }8 ]8 x6 R% T9 Z0 ~1 N& R- s6 t$ I V$ @5 U, \' m% L
劳动力市场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劳动力市场可能发生变化。
3 m( t; X- D3 ~4 }1 v
5 c' _6 O% q8 Z! L- K$ S财政负担:政府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财政负担,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
1 d7 |5 r* z0 T+ X2 K% J: ~6 H# q5 B& G* z& ]4 V
社会福利:政府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
" H5 ?) [/ N% L$ e
R8 \ \6 L! B i& _2 r5 z4 x5 U家庭结构:取消生育限制可能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
9 K0 [$ R$ N) i5 J- ~$ r; K! ?3 G: }/ O x6 R8 n y
医疗保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医疗保健系统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 C9 ]; r i2 ^9 q
6 ]. H# y( P$ ^5 z3 x$ k8 F中国人口大省四川省为提振日益下降的人口出生率,近日修订生育条例,开放未婚者登记生育及数量限制。在触发社会广泛热议之后,四川当局星期一(1月30日)出面澄清,称这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 a& |3 `$ ~9 g* I u& l( d& W2 N
' X* `! A4 S* d7 Y
四川省卫健委1月28日对2019年出台的《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办法》进行修订,从2月15日起,取消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更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并取消办理生育登记时生育数量的限制。
+ C! C6 m! H) q/ j' E6 F/ H* M0 n. a5 a+ D' v6 ~ V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60年来的首次减少,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预计将开启人口下降的趋势,迫使当局出台奖励及措施以稳住及提升人口增长。, A0 H1 E% ]! B2 m5 F
, q( I9 I3 @/ t& ]四川这一生育新政策立即引发网友的热议。许多人在微博上留言称,“岂不是小三和代孕的那些人生意来了呀!男人也省彩礼了,女人也更自由了”、“确实,小三和代孕的更方便了”。9 q1 P' Z! E2 \) i V! P3 u
g% S8 ^. ^/ i* Q/ k2 S还有人批评四川当局是“哦,只管登记,不管带来的问题,你改可以,但你后面的法律也要跟进才行”、“不考虑社会安定,恶果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即使此政策的出发点不是这样,但势必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增加,真的乱了套了”。
$ O7 h x4 p [/ B; _: l& M" [/ r
' S! {' l8 r$ t还有网友戏称,“国家不就是想增加生育率吗,管它婚生非婚生,生下来就行”。( V: {' x2 }' y- b" [; {$ O
$ K& X$ o* }) ^1 c6 e四川省卫健委在回应多家中国官媒查询时称,新政策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其进行生育登记后就享有一些妇幼保健的服务,生育登记也和上户口没有关系。而生育登记就是一项纯粹的管理生育人口的工作,涉及伦理、法律的讨论是另外的问题。目前中国多省已有类似措施。
, K$ O$ e" `4 j# N2 [5 a
A. w/ \: [9 r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说,中国人口2022年年底为14.12亿,减少了大约85万。中国2022年新生儿有956万,死亡1041万人。这是自从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三年大饥荒导致几千万中国人死亡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下降。
- h' ]; g3 C9 U
/ w: \; X" H: ~$ v中国2022年的出生率仅为千分之6.77,比2021年的千分之7.52进一步下滑,使之成为有纪录以来的最低年出生率。中国去年的死亡率高达千分之7.37,达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1974年以来的新高。2021年的死亡率为千分之7.18。
5 Z; [/ \- B" f, `) V+ y/ |
1 K9 m5 R' U5 V同时,中国25岁至35岁之间被中国政府界定为育龄妇女的人数也减少了大约400万人。$ `1 I6 m7 X# a4 s
8 i! {4 w& `7 K, g; \0 A2 q) j
此前几十年由于中共当局强制实行严厉及残暴的“一胎化”人口政策,新生儿数量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致使中国近年面临生育率降低及人口老化问题,迫使当局不得不取消“一对夫妻只能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并调整生育政策,鼓励二胎。最新一次是2021年5月底公布放宽为“三孩政策”。2 i% ]; H; Z0 B) S; o1 \
" f8 |' j+ z' |+ p- Z1 c0 p# l% t
2021年6月,中共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出“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此后,广东、安徽、湖南等省立即呼应,推出相关措施。
0 P/ |/ V7 h2 J! @
) Y/ L3 q- z/ a5 ] x$ T! }$ ~* Z2022年8月,安徽卫健委发布的所谓的“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不再限制生育子女数量,以及是否结婚登记。5 P; K- H4 Q* s( _5 v9 w
, I) D* H8 \2 e% |
先限制后鼓励年轻人仍不愿生育1 n# l3 z$ d, U) }; W5 z2 Y
( F' @3 T# V- V0 H一方面是当局转向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不愿生育孩子。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根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孩子教育的天价费用、令人望而生畏的高考,以及婴幼儿入托难等问题都是导致中国生育率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 c) t: c, z5 }7 l
; Z+ O% G D p( P, y3 G而过去三年中国政府“动态清零”的极端防疫政策以及去年12月初突然大撒把式的封控解封也让一些原来就在犹豫要不要生孩子的年轻人坚定了不要小孩的信念。
9 U4 T% Z, j; G6 W! O# C' C) e% ]1 c G- \# I# W% M
路透社曾引述一位电商主管的话说,历时三年的严厉防疫封控政策给她带来太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让她不敢要孩子。而政府突然无预警地解除封控,导致病毒与疫情四处泛滥更让她打消了怀孕生孩子的念头。) ?" E* j7 @+ \& {2 Y8 l
! c0 Q* K- I! S
由于中国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中新冠病患人满为患,中国的互联网和社媒上充斥着母婴生病却看不到医生的故事也让她看了心惊肉跳。“我听说在公共医院生孩子非常恐怖。我绝不考虑生孩子了,”现年31岁女子对路透社说。
% i H) `; p% k0 s) x4 a9 f. x# u
此外,华盛顿邮报报道表示,中国越来越多的女子选择不生育,而且许多年轻人担心职场的性别歧视会变成更加严重,因为许多雇主越来越不愿雇佣女性,担心她们会生育两胎或更多的孩子,影响工作。, J8 f9 O6 [/ k! {- D! z1 \: H
$ D% i7 M5 }* J报道还表示,许多年轻人更希望政府集中精力更好地支持那些决定生育的家庭,减少经济和养育负担,确保女性的就业机会等。4 d3 m- v1 _' k$ n. E7 B
! w4 S% j# C1 ~% w4 x9 X# q0 u报道说,许多专家认为,仅仅鼓励生育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生育更多的婴儿不会提高生产力,不会解决养老金系统问题,也不会减少年轻人失业问题。这些专家建议,当局应当关注更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倍努力改善社会安全网、养老金和医保,提升经济链的价值层次,使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再依赖充足的廉价劳力。
: T! p- X( m7 V1 N
1 U- F4 e5 o1 d I9 Q沦为人矿哪有心境生育$ O n9 {5 i( }- Y- v
b$ H9 K/ y8 f8 x中国互联网最新的一个热词是“人矿”,反映了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自己被看成是为经济利益而遭受剥削的不满。此前一些类似反映民众对政府期待人民辛苦工作和牺牲却换不来多少奖励而不满的网络流行语还包括“躺平”、“摆烂”、“内卷”等等。
" }' F, f! K0 D, V6 j. `% H# x6 ?, f7 w% q
“人矿”出现没有多久被遭当局全面网络封杀。有网友认为,“如果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很多事情无法解释,如果叫‘人矿’,那就说得通了”。6 f, j2 a+ k' m; A4 C) Z! z; `
* Z4 k* I% v% r
还有网友表示,“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人矿的时候,其实就是你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人与矿本身就是天然矛盾的 ”。贴文者也说,“觉醒的人矿是痛苦的,如果他什么也不能改变,为了减少这痛苦,他只能糊涂,假装自己睡着,日复一日燃烧自己”。7 B5 [/ u! J: {- _* p0 R
8 Q1 w+ b2 Y$ L' R) c, ]另有网友表示,“人矿”指的是“读20年书、还30年房贷,住20年医院”,从生下来就是被作为消耗品使用的人。也就是各种被剥削、压榨套取利益,最后还被买卖人体器官的终极“韭菜”。, y- m8 L$ Q$ s' H9 N
9 P$ [) g' E7 @+ S9 v. v
根据推特账号“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贴文表示,“人矿”一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的官媒“人民日报”上,指人是一种资源,现在却被中国网友延申为“生下来就被当作消耗品使用的人”,就像“石油冶炼,发光发热被用完,最后只剩下几两炉渣”,“人被当成可开采的矿物,用过即丢”。
" {8 n" k1 k9 Y6 b* a% l) T0 x5 [! F& q: \* m2 N1 z- @. s, k1 s5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