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养老,全世界都一样,靠谁都靠不住
, R9 ~3 l I9 ]
0 @; m" e' y/ P7 @/ O德国的养老金体系马上就要完了!发出这一声音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德国雇主协会联合会(BDA)的负责人杜尔格。他在接受《图片报周日版》的采访时警告说,按照现在的运作方式,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五年内将不再起作用”,“成本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 U( {( k' r0 _9 I _3 b1 z4 C: S9 a7 P4 K y+ T2 A8 ]
杜尔格的协会可以说是德国最重要的雇主代表组织,其负责人也常被直接称为“雇主主席”。在杜尔格的眼中,“福利国家正吃掉未来”的担忧正在德国成为现实,因为这个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已岌岌可危。
8 m4 `' W9 |, x, N+ p8 E" C3 x* z6 z3 P/ T( Q3 \/ n* d& A+ P# m ]
这位雇主主席明确表示,目前每100名养老金的缴纳者对应着50名已退休的老人,15年后每100名养老金的缴纳者就要对应70名已退休的老人,“这意味着我们养老金系统的融资即将崩溃。”* u, T) O1 A) V6 i
8 p6 |7 p0 i9 \$ S+ _; I简单来说,就是花钱的人在增加、赚钱的人在减少。照此下去,德国的养老金水平将持续降低,也即意味着人们最后一份工资和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养老”就迟早会成为德国人也要担心的问题。/ a) u8 a+ k$ G
+ p% w& m3 @' {, S有这种观点的恐怕还不止杜尔格一人。按照他的说法,柏林对法定养老保险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该事实。德媒《焦点在线》在引述相关报道时就指出:“政客们只能试图隐藏这一现实,而无法逃避它。”# X! p8 t/ U( a; _+ N8 N' k) y3 n
- Q) |! w/ A, E8 [) Y, l
- J. j. x) D2 p& R在杜尔格看来,德国现在已经到了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延长退休时间”。换言之,既然人们的预期寿命增加了,那就没有理由不推迟提取养老金的时间。有养老金专家主张,预期寿命每增加两年,退休年龄就应当增加一岁。8 w3 U& M5 \) D# C
* ^9 {8 Y1 W3 l1 `' ^9 N
活得越久,工作得就该越久——尽管这可能是走出养老困局最有效的方法,但提高退休年龄向来是执政者所不敢轻易尝试的。朔尔茨政府在组阁协议中就给出了一个看似坚定但矛盾的承诺:“不会削减养老金,也不会再提高退休年龄。”
" `) O3 I! W8 q# G% J: N5 v8 y' T! J! {' b1 b" t
显然,政府担心延迟退休的做法会挑起民愤。在杜尔格的眼中,这或许只是“懦弱”之举。毕竟,如果养老金体系果真在短期内走向崩溃,人们还是会走向街头,宣泄对政府的不满,“现在需要的是有勇气的政客,有勇气面对真相。”
* a |6 M/ s2 x
5 y8 } f; G1 A不过,两个数据却和养老金“资不抵债”的说法格格不入。一方面,在德国与新冠相关的15万多的死亡病例中(截至10月26日的统计数据),大部分死者都是已达退休年龄的人。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疫情确实降低了养老金的负担;而另一方面,德国近几年的失业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到2021年,该国的失业率已从5.9%下降到5.3%。在刚过去的9月份,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个月减少了6.2万人。9 D1 o4 R; S S, F Q& c
+ w2 c/ ?8 q2 G, f6 t8 f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德国养老金的状况急转直下?杜尔格在采访中表达的另一个担忧或许可以给出一个思考的方向。他认为,“交通灯联盟”即将推出的“公民津贴” 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可能分裂我们的社会。”
5 z, |# N0 L. @% O. X5 ~
2 i) M; `5 \5 [8 O7 b作为之前“哈茨四”的替代者,“公民津贴”将大幅提高对无工作者的救助金额。有批评意见就认为,此举将助长人们的懒惰,因为以后不上班的人领取的钱甚至比上班的人还要多。7 H$ o( l9 T# M8 f
/ l0 _3 B2 f! x- Z# k i- j无论是什么原因将德国的养老金系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有一点恐怕是错不了的:如果一个国家果真养了太多的“闲人”,那么其他人也只能更加拼命地工作。
' i( W' s( _7 N& o# j# ]
7 J- P& f }8 i; C2 ?" G) A( g,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