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时候什么人权自由都通通跑哪去了?$ }3 J! P$ x. O- ?, H( u, {
: u9 O, C; E" _5 O+ h
德国是对外能源依赖度最高的欧洲国家之一。去年,德国56%的天然气、50%的煤炭和30%的石油从俄罗斯进口。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德国在最初犹豫后终于加入了对俄罗斯能源说“不”的行列,把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俄罗斯天然气占比降到了26%,同时从8月1日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并决定从12月31日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 }7 P+ J' v2 Z' D1 `# t 德国是欧洲制造业中心,也是欧洲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可是时运不济,德国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过程。 , l3 p0 s5 \5 x! i
德国绿党(环保党)不允许德国在本土开采油气,反对在港口建设液化天然气储气设施,而且持续限制核电发展(德国核能占能源供应总量之比目前只有12%)。能源供应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经合组织(OECD)预计,2023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将保持在7.5%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德国电价已经上涨了10倍。耗电量最高的德国化工、钢铁、汽车零部件中型企业都遭到很大的打击。 2 d5 S* S: a% _0 v/ {- m& S
近日,由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同一水域里出现多处泄漏。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蓄意爆炸破坏所致。管道修缮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德国和欧盟在这个冬天将很难继续从俄罗斯得到天然气。 + p7 F; m5 Z2 ~2 ?1 [" o- f
整个欧洲通胀持续居于高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9月26日就欧元区经济前景发出警告。她明确表示,欧元区未来数月的经济活动将“大幅放缓”,经济前景正变得“愈发黯淡”。
9 P9 g& d7 ^) D3 G3 u8 T) V IMF在7月份就警告,如果俄罗斯供气完全停止,德国将损失近5%的经济产出。事实上,而随着北溪管道遭到人为破坏的重大事故,金融时报 9月29日预测,德国2023年经济将收缩8%。 ) c, O4 a- w$ i; a1 o! k
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一直不断敲打德国。但总体来说,还算客气。普京最近还多次说道,只要德国能够甩开美国,启动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能源问题可以立即得到解决。对于俄罗斯而言,德国总理朔尔茨尚属于“可以教育好”的领导人。 ) z" z4 e+ n# l
美国牺牲德国和欧盟
4 q, r& O' R4 e2 A, F; @* v 美国在德国驻军6.8万人(仅次于驻日美军的7.3万人),加上在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美国在欧洲驻军近12万人。说美军“鸠占鹊巢”,决不为过。
3 b/ o$ N9 l! G4 L 北约首任秘书长、英国上将伊斯梅曾经说过:北约最初的作用就是“请来美国人、赶走苏联人、压制德国人”。目前,北约老大美国与其最亲密盟友英国的目的是:“请来美国人、赶走俄罗斯人、压制德国人”。
: l7 y" p. b: L0 V$ |5 W7 L( M 在北约的30个成员国和欧盟的27个成员国当中,大部分国家是横跨两个组织的。在英国退出欧盟之前,可以说北约欧盟基本上是“一体化”的,作为北约老大的美国,可以通过其最得力的小兄弟英国在欧盟里面呼风唤雨。
! J- Z/ j9 ?4 p: V* Z! S 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离欧盟之后,美国则通过欧洲理事会(现任主席为比利时前首相米歇尔),尤其是通过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前国防部长)对欧盟控制。在俄乌冲突开始之后,欧盟不断地升高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u4 `% j& O& }! T' L; W1 I 英国原来是欧盟经济体的老二。英国退出欧盟之后,法国升级为欧盟老二。但是,如果德国跨、欧盟散了,法国将独木难支。因此,整个欧洲将继续听命于美国。
6 T7 v, M3 P1 }% y2 P; G' @% i4 j 有人戏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为“冯主席”。一些人士认为,冯主席简直就是美国驻欧洲的总督,她正在严格按美国政府的要求履行职责,与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经济部长哈贝克一起,同心协力,搞垮德国。显然,冯主席正在把欧盟带向死亡之路。 * x4 `2 o8 \, ]3 f" s# d
乌克兰四地公投一结束,就发生了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爆炸的时机和原因使人怀疑。西方某些媒体竟然暗示:俄罗斯是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主使。说得好像俄罗斯如此笨拙,要切断对欧洲的供气,不知道简单地关掉阀门,居然派人潜到北约控制的海域里去炸开这两条天然气输送管道! 2 |) {+ A' T8 _: F
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28日表示,该院已就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立案,俄联邦安全局据此展开初步调查。综合俄塔社、卫星社消息,当地时间30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对记者称,他们已掌握的信息表明:西方参与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活动。路透社称,这是目前俄罗斯高级官员对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开指控。
- ~& O d: o; ?6 j5 O" M% i 纳雷什金说,“我们已经有一些材料表明,这次恐怖袭击(指“北溪”事件)的组织和实施有西方参与的痕迹,西方正在尽一切努力藏匿这次恐怖袭击的真正肇事者和组织者。”
9 t! U, b5 v4 X 有一点是肯定的:此次管道爆炸意味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天然气危机已经无法在短期内结束,这将会促使德国和欧洲企业向天然气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欧洲许多国家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 s! G3 {% G1 \7 Q$ P 天然气管道被炸,谁得利?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对该事件轻描淡写地报道一下之后,不再继续发声。 ( r9 y0 s1 i; K1 z
一些专家认为,北溪管道的破坏工作,绝对是一流计划,一流实施。策划并实施这一行动的人,跳到密西西比河也洗不清。
8 N5 W# Q' R6 L6 b& g 绝望的时代,绝望的措施
8 h. F# S; W( N- O) d. {4 A, J 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推动欧洲制造业转向美国。因此,不少观察家认为,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是美国经济。 ) l. U; |% F0 S- u
华尔街日报近日说:“不少欧洲企业都被卷入到了这场能源危机。问题是,这是‘去工业化’时代的开始吗?可以确定的是,欧洲未来在与拥有丰富资源的美国竞争时,将无法再依靠廉价的俄罗斯能源。” 7 h8 s, i: h! R8 Y/ `
德国商报也认为,美国正在受益于欧洲企业外迁。报道称,当前欧洲天然气的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的8倍,由于对天然气的高需求和激烈的全球竞争,位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制造业目前已经限制或关闭了相当大部分产能,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在美国扩大业务。
8 q1 I4 z' p& q1 B2 h$ B 有评论员直言,美国早就策划好扰乱欧洲能源市场,以便从中获利。看起来,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的:这是美国战争制造者策划的一场经济战,迫使欧洲人依赖更贵的美国油气。美国正在对欧洲实施“经济恐怖主义”。
' c; X% V# t( I. |7 v/ o 制造业的消失将沉重打击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经济。美国或者设想,完全切断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削弱德国经济,将欧盟更加紧紧地捆绑于战车之上,逼欧盟与俄罗斯死拼。
! V, n9 e$ B: {3 R9 A$ w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还是欧盟预算最大的净贡献国。在国际上有一些跳得特别欢的国家,包括一些前中、东欧国家,如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等,都是欧盟预算的负贡献国家。
' D1 h4 I5 }- r" o' U8 f/ W& f 欧盟烂了,就可能变成美国的包袱。欧盟跨了,美国养得起这么多欧盟小喽啰吗?不发饷,美国如何呼朋唤友,在国际上兴风作浪?
# U5 p! I1 P' ~2 J" C 特别不能忽视的是,德国欧盟跨了,欧洲的老百姓还会心甘情愿地拥抱驻欧的12万美军?欧洲的资本家们也许不敢造次,老百姓会继续安分守己吗?
6 ^4 [5 @2 ]* M* }4 {6 u7 c 从表面上来看,欧洲经济环境恶化,有利于美国“吸走”欧洲制造业。但是,因为美国过去数年里大量印发钞票,高企的通货膨胀迫使美国央行在最近短期内迅速提高利率,造成了欧元、日元、英镑等兑换美元大贬值。
2 P m/ G; j/ `5 |/ d% R 且不论许多原材料供应的限制,以及目前的高通膨致使美国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就算美国能够大幅度提高各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于美元升值,美国的出口商品已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 f1 u6 E$ t% ]/ J# y C' X
美国小弟英国,还幻想保持伦敦在欧洲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继续套取不劳而获的利润(这是伦敦紧跟白宫的原因)。但是,随着英镑兑美元比率的急剧降低,国内经济继续衰退,英国的愿望势必落空。
/ f/ G; Z6 p$ i( o/ }" Q& E 一位时事评论员指出:纵观形势,这次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恐怖主义行为,加上西方对俄罗斯各种歇斯底里的威胁,是某些人对乌克兰四地公投结果的反应,是他们沮丧、绝望和恐慌的反映。 这些人再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俄罗斯收回四地领土,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联盟的领土面积的1.5倍,而这四地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前)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的 80%。
# @# ^' n* Y% {$ w/ F( c 对于俄罗斯收回四地的巨大胜利,西方媒体只能自欺欺人,继续宣传乌军“占领”的一些没有战略意义、且又无法保证能够长期保持的村庄和城镇。
/ X9 F/ r5 L, G1 c. h 炸破北溪天然气管道,搞垮德国与欧盟,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绝望时代的绝望措施。
- V( q$ J2 R! l3 a
5 A4 o$ i; I# N' D9 N4 N
0 G& O1 e. a1 r- U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