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在美元一棵树上吊死,俄罗斯还得多准备几条退路
- ^% |' u% j6 I f! K4 Q* y. i" h# i- L/ [% H
彭博社9月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正在考虑一项计划,今年购买多达700亿美元的人民币及其他“友好”国家货币,以减缓本国货币卢布升值的速度。此后,俄罗斯将会转向一项更长期的策略,卖出所持人民币,为投资提供资金。这份计划草案显示,俄罗斯的人民币持有量或将达到1800亿美元。
% l6 E. h" f$ E9 }/ k- x' v+ R) P' ]* v/ ^! |8 b
当天消息传出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暂扩大涨幅,印度卢比和土耳其里拉汇率也出现上扬,里拉一度上涨0.2%。
) v' o! v% O3 y. P1 ?2 D, S: z1 W' g7 W0 ^! a1 M
消息人士透露,俄政府和央行高级官员在8月30日举行了一次特别“战略”规划会议,这项计划获得了初步支持。由于讨论的问题尚未正式公开,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X) Q5 O( X: Y
b5 B" p; w8 `
彭博社还获得了一份为会议准备的提案副本,其真实性获得了消息人士证实。提案介绍称,“在新形势下,为应对未来的危机而积累流动性外汇储备已极其困难,而且这不是权宜之计”,“被(美国)冻结的3000亿美元不仅对俄罗斯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成了(俄)一个弱点,成了我们错失机会的象征。”提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这笔钱存着就相当于“直接减少了对俄罗斯的投资,转而去投资其他国家了”。
! n" j) V& y( L1 b3 }! r0 r, S, e' Z& n V+ m
不过这项计划也提到,即使是购买“友好”国家的货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出售人民币资产需要与中国单独达成协议,但在危机中很难做到这一点;此外,阿联酋迪拉姆等其他货币面临“较高的政治风险”,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可能会改变政策;土耳其里拉则面临重大贬值风险。' Z: K* ~. h! V5 e' j# j
( H/ D x* n( [; t9 Z" t! A该计划指出,俄银行目前充斥着“软币”(Soft currency)(指币值不稳,汇价呈疲软状态的货币)。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推动贸易去美元、去欧元化的努力进展有限,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对于用本国货币支付的热情也不高。% A7 j8 ]( w, {; G
( t1 _( M1 v7 Y. Y提案还称,包括今年未说明的额外购买量在内,俄罗斯的人民币持有量可能会达到1800亿美元。
0 R/ ^4 E. `/ E- S% A# E! J+ m" x J* C7 I& X+ L. ]8 f# L8 ^) C0 U M
彭博社评论称,在这份文件中,俄官方罕见地承认了制裁对本国造成的真实影响。今年初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俄央行停止发布外汇储备货币分类报告。根据今年1月1日俄央行的数据,人民币在其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为17.1%,略高于1000亿美元。- B7 E' q! F! _2 E( p6 H# Q) J
+ v: Z- ^& G! p2 U7 L
截至发稿,俄罗斯政府和央行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K0 j8 E D. I, O# Y |& m8 g, g
( H5 d2 A5 x& F# z
由于遭到西方制裁,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美元与欧元被大量冻结,俄罗斯此后陆续推出“去美元化”“去欧元化”进程。
/ W9 `! Z* w' s* N1 }, [, ?, s S& e
5月31日,俄央行在一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自3月初西方对俄制裁加剧、冻结近半外汇储备后,俄个人对人民币市场的兴趣明显增加,人民币4月在现汇交易中的占比从1月的0.5%升至7%,增长了13倍。“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分散储蓄,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从地缘政治角度风险考虑更可靠的金融工具。”# I3 e0 R/ v& ?2 x) S
- r1 C# X; F( F
在上月初发布的金融报告中,俄央行呼吁企业抛售其持有的美元和欧元等“有毒货币”,转而使用“友好”国家的货币进行贸易,如中国人民币。俄央行表示,“不友好”国家的制裁导致公民和企业使用美元和欧元时面临风险。+ B2 d/ ^ z& d
& A) l" j" v( B8月12日,俄央行再度透露,其正在考虑购买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友好”国家货币来填充其国家财富基金(NWF)。该基金由俄罗斯财政部管理,是俄罗斯央行国际储备的一部分。6 A8 \, C0 M8 G9 P$ h& q. a
6 x9 r1 X2 z) ~& h; U另据塔斯社8月30日报道,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当天在一场关于金融工作的政府会议上表示,有必要提高卢布在国际结算中的比例,并逐步放弃使用非友好国家的货币。同时,米舒斯京在会上要求完善俄罗斯金融体系。
a$ C! x! Z, W' r' `$ b5 p. Q2 l9 Y% F+ q/ z2 A/ C' b"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