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步骤才能成功上舰,到形成战斗力又是一个漫长过程- r8 w' C: G+ `4 U- Z$ j
9 h2 g5 Y* T- P7 ?4 \( u1 O美国The Drive网站“战区”栏目7月23日关注了我新型舰载机首张“高清照片”。( Z" M$ G2 F3 ~, u1 C# ]3 ^
& E: j$ |+ r, Q4 H K: Z, g
该网站表示,新型舰载机涂装了战术灰色涂装、低可视度军徽和类似于歼-15舰载机的“飞鲨”图案,证明该机将是配套我国下一代航母的舰载机。“战区”栏目还分析称,这架战机采用了一系列隐身化设计,包括采用了WS-21型具备低可探测设计的新型发动机。
7 j0 w5 C! z8 p) y* X) y
/ A7 `0 v1 \# S+ J该网站的编辑表示,这架飞机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珠海航展“露面”,届时外界有更多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这架新型舰载机的设计和它的特点。
7 K9 E* v2 `# i6 \+ V4 I6 X8 f# |% {
按照惯例,“战区”栏目宣称这架舰载机是沈飞研发的“歼-35隐形战斗机”的舰载原型机,并认为这也是该机第一张高分辨率图片。由于相对清晰,这张照片提供了更多的细节,比如这架原型机的编号为35003,采用中国空军典型的灰色战术涂装、低可视度的军徽以及其他有意思的标记——类似于歼-15舰载机的“飞鲨”图案。
+ S5 E8 u7 R' f6 C7 M: o8 N v n. p; v# V1 `/ G; l
这张照片隐身处理方面,这架原型机的两台发动机的尾喷口都带有锯齿设计,发动机和机身的衔接过渡位置上,也进行了隐身化处理,“战区”栏目推测这架原型机采用的是WS-21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可以视作是WS-13发动机的隐身化改进型。+ A( x/ v% w" k5 B$ u8 C- e8 n
' E1 _. L! z8 e1 \4 R/ z( L除了我们可以看到歼-35的前起落架的舱门是锯齿形的,后起落架的舱门是梯形的,在右侧发动机进气道的一侧还有一个梯形的维护仓门,这些锯齿化的设计都是隐形战斗机设计上的“标配”。总得来说,这架飞机“光洁的令人难以置信”,大的紧固件、机身上各种边缘、尖端等凸出物、天线和其他可能不利于其雷达隐身的元素都得到了良好的处理。
' X! w) K) a, G7 h+ }9 V4 P* ~
) `) ?# k9 T/ U不过“战区”栏目也承认,用照片推测隐身性能不靠谱,因为许多现代化的隐身处理都是无法从外形上看出来的。因此,目前还无法推断“歼-35”的设计能在现实中有怎么样的隐身效果。但是,中国业从歼-20战机以来一直在持续研发航空器隐身技术,即便“歼-35”可能在隐形性上“不如F-35”,但该机当下采取的设计还是能显著提高生存性。 Z; j7 ?& s' B; \! b) q
2 I/ \" @/ u" b& l1 F" m/ z此外,该机还采用了许多F-35类似的设计,比如前开的舱盖以及舰载机的座舱后部隆起。不过,“战区”栏目对此感到“疑惑”,F-35的座舱后部隆起部分是一种设计妥协,因为F-35系列舰载机需要为垂直起降用的升力风扇留出空间,这种设计影响了飞行员的后向视野。而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歼-35”有垂直起降改型的可能性。
+ ^3 L; }7 M& F9 ]! q/ Y5 L* W; p4 O2 M
“战区”栏目此前分析称,这可能跟诸多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增大机身容积,容纳更多航油以提高航程;提高气动优势尤其是超音速气动优势;一种隐身设计。为了弥补“歼-35”后向视野,该机可能会布置后置光电系统和警告系统。5 F! m& L$ K) J1 D+ T) n/ d
, N, b% }# H* u2 p. |4 ^- ]
当然,“战区”栏目宣称,配备WS-21发动机的歼-35将在今年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上“正式亮相”,届时他们才会有机会“进一步”分析这款战机的设计细节
& V1 a' y6 i- V" e8 S v* R( |7 `4 L1 `% c, @8 W#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