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转嫁危机,美国人会狗急跳墙,无所不用其极找其他国家垫背,所谓死道友也不能死贫道啊
- t" j5 f) q5 Y/ K+ U6 U9 m2 g
- v0 G! j; T, o$ V* \- P据美国《新闻周刊》29日报道,彼得·希夫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预计美国经济将陷入大衰退,“美国政府将被迫承认,看似火热的经济实际上在今年年内持续衰退,随着高通胀和更多的加息,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5 C8 v9 a. L* ]. }1 l
# n& \& F# m) D! L彼得·希夫称,关心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发现,美联储有关市场的说法并不能反映经济问题的全貌。他说,2007年经济衰退迹象显现时,美联储直到次年才诚实面对现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美政府大量“印钞”进行刺激,而许多公民却没有工作,鼓励人们在失业的情况下花钱的政策是“愚蠢的”。他指责美联储在经济再一次处于衰退时仍然选择撒谎,认为美联储的信誉将再次受到重大打击。
; G, x. m/ P& R$ ^# f9 y( |7 l$ r4 w$ g6 K* r, Z; s: J8 d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上星期举办的一场听证会上表示,将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2%,不过彼得·希夫认为,实际上根本降不到这个数字,“甚至都接近不了”。
. o5 T) g3 c5 F% S& W
! G( ?* C8 \$ _“人们不知道情况会变得多糟糕,”彼得·希夫称,未来美国要么会发生大规模的衰退危机,要么就面临失控的通货膨胀,而失控的通货膨胀又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我们一直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现在已经走到头了。”2 d% n6 l5 V) j
: @) O0 _ s j$ ?- N( |
, ]' z! P& t. e& c
美英欧央行行长齐聚葡萄牙:低通胀时代一去不返,软着陆难度正在增加
8 b$ [ Z1 ~5 C
3 J; R. f- D3 w% M" P' i“我们相信能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但现在它变得更加困难,道路也变得更窄了。”; D9 J2 e4 z6 n. F u
; Y5 H, c" y8 } a' O
综合美联社、《纽约时报》6月29日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和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当天共同出席在葡萄牙举办的欧洲央行论坛。这三名西方央行负责人一致认为,“低通胀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遏制通胀。7 F ~2 c3 F1 H/ @7 G7 d1 e7 r
- d% V7 k( K" K2 L, g; }美联社:鲍威尔说,不保证美联储能够遏制通胀并保证就业
! Z% O7 G3 {& U9 O7 ?4 V* ] M
$ [* Q8 t# E, y6 D! p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当前都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5月的通胀水平均创下历史新高。为此,美英欧央行均已宣布采取加息措施,试图在提高借贷成本让经济放缓、遏制通胀的同时,又避免陷入经济衰退的境地,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 w" X0 h3 S( m. b0 a# A d7 `+ ~
7 X6 R0 F* z+ V y; C S) P尽管这三名西方央行负责人都承诺,将会继续采取措施为通胀“降温”,但鲍威尔坦言,如今想要实现“软着陆”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他们均认为,已经不太可能再重现过去的“低通胀时代”。% P6 ?8 J' v- E5 p" W+ `
3 R, {$ ^$ n/ U& R! ]. A
但对于美英欧央行的目标,国际组织的看法却并不那么乐观。国际清算银行本周发布的年度报告警告称,在高通胀持续、各国央行抑制增长、金融市场停滞、负债企业压力增大的背景,经济存在“滞胀性硬着陆”的风险。* f, o! k, C, E0 o }
( y4 H- h% [) G% y j9 b; X“经济软着陆的难度正在加大”
( z! n1 U' J! s; m% |" a
$ J; g* i2 r2 E* f# @% K在29日的欧洲央行论坛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美英等国通胀飙升的背景下,已经很难再回到疫情前的“低通胀时代”。“自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经济受到不同力量驱动过的世界。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是否还能够回到以前的水平。我们怀疑未来将会是一种混合的状况。”
( v: l+ z+ K$ w3 F$ s
; F" @, G0 S4 s! ^3 w$ M. T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值。作为应对措施,美联储15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加息。
+ | o' q9 A6 _2 B% ?, B. T p
对于大幅度加息的举措,鲍威尔在29日的会议上辩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以便供应有机会追赶上来。这是必要的调整。”# I( i$ p: h# b/ z! w
5 J) P. \. t9 Q他重申,美联储的目标依然是实现所谓的经济“软着陆”,在通过提高利率让经济放缓并控制物价涨幅的同时,又避免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飙升的境地。但他也承认,为通胀“降温”的举措可能会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痛苦”,无法保证美国能在不损害就业市场的情况下遏制住通胀。4 w( n G- G1 T( J) [, s- |) L
; ~' h! h5 A6 K! Y; K他将难度的增加归咎于俄乌冲突,声称战争扰乱了商业活动、抬高了食品和能源的价格,从而导致对抗通胀变得愈发困难,“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它变得更加困难了,道路也变得更窄了。”/ f A. Q' }2 ^0 f7 D2 _* A% s5 t/ U
R K$ p& ~* W
美联社指出,一些分析人士担心,美联储每次加息都将提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支出的下降将会削弱信心、就业增长和整体经济活力,这可能导致美国陷入经济衰退。- o9 F q& R3 \7 ~" z y
. v6 F9 t" _ O0 p. X3 i5 e
对此,鲍威尔坚称,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强劲”,3.6%的失业率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多数家庭和企业也有一定储蓄。他宣称,“美国经济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承受收紧的货币政策。”
. Q( i& r& m& f1 R" N% O- L9 }- {/ L' Y [3 I7 A1 }
鲍威尔还认为,加息虽然存在风险,但根深蒂固或长期持续的高通胀要比经济衰退更加糟糕,“是否存在加息做得太过的风险?这当然是有的。但我不同意这是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未能恢复价格稳定才是更大的错误。”* B8 u# ^' y3 k* `) Q
1 |) X0 e% l9 }, y, u5 G. R9 w“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低通胀时代”
2 m/ s' P& C+ Z7 n' {6 p2 v7 }6 T, r/ Q; o4 \0 w
鲍威尔的看法得到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赞同。《纽约时报》称,拉加德给出了“更加直白”的评价,直言2020年之前的“低通胀时代”已基本不可能重现。她同样将矛头指向疫情和俄乌冲突,称这两股力量“改变了局面”。( }4 }, l4 s. u% `* _5 F
& G" K, h0 m' l* u n拉加德指出,欧盟能源高度依赖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俄乌冲突对欧盟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她甚至警告说,在欧洲央行对通胀的评估中,能源价格飙升的因素仍然被严重低估了。
/ ^% b7 U* h. \$ w7 q# D
5 G' p/ b: _. b( S* `美联社认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没能意识到早已出现的通胀威胁,他们误以为经济已经以意想不到的速度从2020年新冠疫情的打击下反弹,并错误地将物价上涨当成是供应链危机带来的“短期影响”。
: G4 y7 o0 q% c6 m5 @+ v+ F( r& \! Q$ V* ~ h
在通胀愈发严重的背景下,欧元区也不得不效仿美联储采取加息措施来遏制通胀。报道称,欧元区已经宣布将在7月开启11年来的首次加息,并将在9月再次加息。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元区5月的通胀率已从4月的7.4%上升至8.1%,刷新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 C& w y' j8 x; l3 `2 C* h8 F" a5 @
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还将逐步加息,但如果通胀增长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来遏制通胀。
7 r1 T. k5 }2 W0 g Q* v+ c- q9 Z
“如果通胀持续,可能采取更强力措施”
, z Q0 V c5 U9 A1 l! J
+ {/ M$ g! q$ a; i% t与美国和欧元区相比,英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更加严重。英国5月CPI同比涨幅9.1%,达到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使得英国成为七国集团中CPI涨幅最高的国家。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在29日也表示,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措施遏制通胀。. l& S I" ^2 M9 R6 Q) k
/ L3 Z9 L$ j6 L: L2 A5 I
“如果我们看到通胀更加持久,出现第二轮效应,那我们就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贝利说。; E" a" n" Q+ q" y( D" u6 s) s6 H
6 j; Z* u7 J( V! u
9 _5 ?: J7 z# i- N# @7 u" a为遏制通胀增长,自去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经连续五次加息,6月刚刚加息25个基点。但未来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通胀,却不像贝利说得那样简单。英国路透社29日发文指出,通胀和衰退的威胁已经让英国央行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 m! k! r( ]: G e# ]$ \3 `
/ a, |$ v& P2 U: A2 P路透社称,英国经济在2月零增长,在3月和4月出现收缩,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经济首次连续3个月没有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甚至预测,英国将在2023年实现零经济增长,这是该组织所有成员国中表现最差的。
" O5 E; J/ [: ]: n: r+ S, P. M+ S8 j
《纽约时报》也评价称,英国央行现在就像是在遏制通胀和防止经济停滞之间“走钢丝”。该报指出,美英欧央行行长们当前的主要工具就是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来降低消费意愿,这虽然可以对需求侧产生压力,但对于影响供应侧的因素却几乎无能为力。
/ S$ P% C, s) k1 G, X6 D
/ a- D# t6 K+ S; ~# ]# J报道指出,物价飙升可能会改变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导致家庭和企业以不同方式处理薪资待遇、支出和定价,因此这些官员仍决定采取措施放缓需求,避免通胀持久地保持下去。
0 v- s) i4 d* q
& |' L# g8 T$ I7 G: L9 r但美英欧央行能否实现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国际组织的看法却并不那么乐观。国际清算银行本周发布的年度报告警告称,在高通胀持续、各国央行抑制增长、金融市场停滞、负债企业压力增大的背景,经济存在“滞胀性硬着陆”的风险
5 L" X$ P- r# z, q/ h5 i3 i* z
. j2 H& m7 _% [' K+ k8 ?6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