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从前捉襟见肘,现在有钱了就是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 {& h% L$ t& ^$ Q ?& S
# x; G" G: ~8 g' _0 f5月4日,中国"巅峰使命2022"青藏高原科考队员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首次在“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0 H9 T/ x4 S1 n, `' \
, @3 O: b/ g6 |; L) o为何要在珠穆朗玛峰上架设自动气象站?一位参与此次科考活动的成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珠峰上气象条件瞬息万变,登顶需要找到合适的窗口期,这就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气象站是获得气象条件进行预报的关键,也是研究高空气象的重要手段。”6 c2 k, `1 P& A+ P" d& [# p! u
. i8 q. q& u1 w) c9 a9 C4 \
据上述科考队成员介绍,现在拥有了我国自己的气象站,意味着我国珠峰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意义重大。
1 R: \* k4 S- Y& w( }6 g. l% p: K
去年以来,珠峰科考专家和科考登顶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在海拔5200米至8300米的珠峰北坡,陆续建成运行7套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些气象站呈阶梯分布,可精准实测珠峰北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数据。通过收集的气象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极高海拔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高海拔冰川和积雪变化的监测意义重大。! s6 @6 s5 _% `# \8 `
: U& n$ J9 S# Z1 [+ D) @; I; ~- h4 e0 X
此外,我国也有气象观测卫星,例如“风云卫星”,为何还需要建立气象站?对此,上述科考队成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珠峰地形复杂,伴随着很多小尺度对流事件,卫星很难观测到小尺度事件,了解这些小尺度事件,对于完善预报模型很重要。”' M" F' p% [0 l# l( Z
% T6 [2 N* f, O* }0 ~3 S“所谓小尺度事件,是指空间尺度,通俗来讲,可以理解为从这条街到对面一条街,当中还隔着小河或者小山包。”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很多极端天气事件都是小尺度发生的,例如冰雹、暴雨和龙卷风。”
5 ^! d. k- r+ F7 s0 h
4 Z7 Z# B; z9 j5 L* w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次科考任务中的部分气象保障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负责的。% r( @! n! x$ P' B( B& V
_" R: z% Y" b- d. B! V去年年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就是由位于南极的两个科考站的气象站提供的,两站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K0 h" U9 y" a0 U1 R, q V
: F/ q7 Z& n- ~7 [7 S8 S2 r如今在珠峰上建立高空气象站,上述科考队成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也有重大的科研意义,这有别于目前大部分的气象站位于低海拔地区,有助于填补我国更高海拔没有气象实测数据的空白,对高海拔冰川和积雪变化的监测也有意义。”. n; n9 Q8 p2 p; m- C3 I
! U* H7 U2 M8 {# X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赵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世界最高点的气象站,过去从来没有在这一高度的海拔上持续精准观测气象要素,这将对研究珠峰乃至青藏高原的气象和气候特征有很重要的意义,将会提供宝贵数据。”# A6 t& g8 q- c
, Y' U) f$ V5 ]" y
另据介绍,测量峰顶冰雪厚度是本次科学考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登顶科考队员所带的设备主要是高精度探地雷达,这些雷达除了对峰顶测量,也对整个珠峰绒布冰川展开测量。
* N# c7 Y* P( s% O9 j0 E" M1 ^1 V$ J: O
1 h' i( j: P. f# @0 G气象站只是2022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今年4月28日以来,已经有5个科考分队、16支科考小组的27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也是2017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 k! u/ n* Q' l0 k
/ _% u3 l8 P; {# t4 V此次科考将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等。* I4 V; Y3 v. w0 Y: i1 l) O7 s
* T& S; t5 D5 F- N$ J0 t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从气候角度看,青藏高原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呈现海拔越高升温幅度越大的特征。; p; c' R; \' ^5 a1 z, ^
* X7 \ s! h0 n" i1 J青藏高原研究范围也很广泛,包括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等。我国近二三十年已经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例如,冰川变化领域,生态领域等。随着研究项目的推进,未来将在相关科研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 J2 _' z1 Q% v' B# B$ ^
, c3 M5 Q; }6 {+ S" w/ \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