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世界各地] 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东南亚取代中国成多数国际服装代工地

[复制链接]
owo 发表于 2022-1-19 0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端产业丢了就丢了,关键是高端的能不能抓到自己手里,这个才是关键9 K, d) c- B- y
; o5 q5 w0 g" |1 q% p; x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1-11月,我国服装出口达159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4%。此前,受国际产业格局调整影响,自2014年到达峰值后,纺织服装出口总额逐年减少。
! N2 S( @  |* \. n3 N3 |% [' z! g0 C: G5 _5 X
周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1年更多的成衣制造回到了中国,这是新冠疫情带来的产能的暂时性回归。“疫情迟早要过去,中国还是要回归到原来的正轨上。”( i+ c% z8 c5 m$ J9 k% ^. _
6 D6 {$ L6 k! ~! G
中国至今仍是纺织服装产业的第一大国,且产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但随着成本的上升,纺织服装产业已经有大量产能从沿海转移。然而,这些产能大部分流向了东南亚国家,而非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大厂下南洋,小厂去内地的分流趋势明显。
  [$ o; y8 g1 e* Q* S/ N, _4 ]. X- x, p3 m2 d+ v
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为何没能接住转移的纺织服装产业?; ]2 A$ F* C) ^3 h: T- y; k

' r5 ?( [$ @# ?9 l下南洋0 u# y# l! m/ J; @
( [4 Y+ T/ A+ @  O' h& K
东南亚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多数国际服装品牌代工的首选目的地。, k* B, a0 {3 R: V9 e% e; a
4 e6 r3 Q' v* @; `" H5 P# C
2009年,加拿大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有75%的产品在中国生产,仅有8% 在东南亚,到2020年情况截然相反,留在中国的代工产能仅剩9%,占比排在越南、柬埔寨和斯里兰卡之后,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的产能已占据80%以上。
7 w! Q# F) k6 G+ i1 I2 a; Q1 ]0 L3 g! q: Y" o0 E# z# r

' V" W& S2 C: p- |  c3 u* z+ u5 p+ n# @- @# h' L$ X; r6 w
与此相对的是,自2016年在中国开出第一家门店后,Lululemon在中国消费市场呈高速扩张趋势,每年新开门店数至少增长四成。截至2021年1月31日,Lululemon一共拥有55家中国门店,数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9 J4 K  ^6 n) i8 k& K# ~" r1 _2 \0 N5 b

; h8 J& s7 x8 ~+ |$ Y# e/ Q; V作为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仍然是其主要的代工产地,但代工产能也处于缓慢下降过程中。) z! _. w" k  g; j8 m

8 F, z# {4 G8 \. B2013年的数据显示,90%的优衣库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每年有接近6亿件产品从中国工厂走向世界,到2021年,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的代工厂名单显示,中国合作的代工厂仍占据五成,但越南、孟加拉等国崛起之势明显。
3 `% A- q: ]5 k% l" m; K0 Z2 c2 s# Y( m" |5 J) }) U; w
截至2021年7月,优衣库一共有282家核心合作工厂,其中中国占据144家,越南共有46家。统计发现,包括越南、孟加拉、印尼、印度等在内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共有114家,代工厂比例已上升至40%。1 z- R$ C$ y% H: C

( P# T( `) ~( _2 g莎美娜集团是运动品牌耐克的代工商之一,在苏州昆山拥有制衣厂,但其在20年前就已开始在东南亚安营扎寨,眼看着东南亚制造业逐渐繁荣。
" Q5 i. N$ F: w1 E* v* \, J/ j, U. U8 ~
莎美娜董事长周雅玲向第一财经表示,自己的公司是当时第一家去到柬埔寨的耐克代工商,其他代工厂大都在近10年内转移过去,“这10年国内人工成本高了,很多国内的企业都开始去越南、柬埔寨。”
4 H2 P- c! B6 Q! y  G3 O( X
$ V5 ]1 H5 d5 O, }9 W) b据了解,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近千家,到南亚如孟加拉国投资的企业也有百余家。. l( W3 }( q; {  `

7 |( d$ y4 y* e7 `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汇率环境、贸易壁垒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进行第五次国际转移,而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和南亚。
$ i# o6 x; o  D
% G- W+ g6 \2 c, M8 d( A* x过去,我国纺织产业80%以上的产能都聚集在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五省,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越来越高。山东纺织企业鲁泰(000726)是Burberry、Gucci、优衣库等知名品牌的合作商,其财报显示,2012年鲁泰衬衣费用中人工工资占比为29.4%,到了2015年已攀升到39.1%,三年间人工成本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
- ~8 w, R. V: }/ i$ X
9 P: G# k- [4 V2 P, k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陈钟浩向第一财经透露,在江苏一带,即便是挡车工(纺织行业操作织机的一类操作工)这类比较基层的员工,资历较深的熟练工月薪也已经达到1.1万-1.2万元左右,水平稍微再降一档的挡车工,月薪也达到了9000元左右。
. }7 G7 t3 T& b$ g; T9 J( [' x) K1 `- a- y$ p8 w+ T
制造业需要比拼的就是成本。对于低利润率的服装业而言,高速攀升的成本意味着如果不迁移将陷入无利可图的境地。1 X$ @. s& [1 x: n' R; ~

5 g" m; a0 L& b+ q东南亚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综合周雅玲和陈钟浩向第一财经提供的信息,目前东南亚以越南工资为最,普通月薪大概在2000-2500元左右,一些靠近胡志明市的企业,月薪在4000元左右,孟加拉月薪大概位于2000元左右,柬埔寨月薪大概在1000-2000元之间,平均劳动力成本是国内的五分之一。
8 u% r2 e) Z( r6 Q* d5 W- D* D' U. z/ I
东南亚的税收优惠也吸引着众多制造业。越南推行了针对制造业企业的所得税激励政策,即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前4年全免,后9年应纳税额减免50%,再往后15年减免10%。此外,印尼、柬埔寨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都推行着各项优惠政策。鲁泰的财报就显示,其在柬埔寨享受3年启动期+3年免税期+1年优惠期的免企业所得税收优惠。
0 n6 F9 D8 ]' \/ k0 `
+ C( q9 a* O) Q; [# w  x) ]; \/ t! u+ j低廉的土地价格也成为越南招商引资的筹码。国内棉纺织头部企业天虹纺织 (02678)已多次在越南大手笔租地。在财报中,天虹纺织曾表示:其位于越南广宁省的工业园区,土地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原始价格仅为每平方250元。
# b1 J6 Z/ d9 ~) N' Y# O$ z% X+ N* \: [, H2 o* f+ q5 B
2021年12月,天虹纺织公告显示,为了扩充产能,其再次租下越南广宁省一块近40万平的土地,价格为2.28亿,每平方米为595元,使用期限为43年。
) T6 r& G! n/ s0 J3 I$ P' M& q* e- e: x" `- D3 _  t
低廉的营商成本吸引着众多纺织企业。周亮认为,疫情后,沿海地区的企业将加速转移或转型,“留在当地的要么往上游去技术创新,要么往下游做品牌,而中游的很多制造环节,都在转到东南亚去。”
& t- ?/ e" A; h' @/ p
. s2 _: _; J6 z8 K" W; U: k# Q, Z- i向西进/ k' m9 z* f2 B' c1 X
  C0 J! u" G3 ^- O1 |- G
制造业已经没有秘密可言,需要的比拼的就是成本。
6 D' W- [. ^* p8 Z/ `
: O! t" S$ }1 n' s, `# b& n在控制成本的考虑下,中西部也是部分企业的选择。2021年1-11月,山西、宁夏、四川和西藏等中西部城市服装出口增幅均超过100%,显示了不错的产业增长势能。
3 v5 {/ ~0 ~+ Z; L2 m$ }
: d/ r$ E2 I% h. R# V# o  p但相对于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声势浩大来说,中西部转移的往往是小规模的、面向国内的企业。
: W  p4 D+ p$ T( u2 E6 r# q- A! T0 M
/ z0 O* ?+ U0 B+ t% f# @% \目前,中西部已经建成了多个纺织产业园,体量还在继续扩增。致景科技(百布)是在中西部搭建产业园的企业之一,陈钟浩对第一财经表示,致景的产业园重点布局是四川和新疆,目前已在四川宜宾屏山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第一个产业园,并在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定下了一个创业园区。
; B! Y" @9 f  P$ R1 S6 J
7 W; d& q0 B# @, O" k) x  k* }四川省是致景科技未来的产业园落地重点,布局会相对密集。据陈钟浩透露,除宜宾外,致景在自贡等地好几个县都有产业园落户机会。6 Q" y1 ]3 N0 S) z* h8 y

5 U3 ^- i$ M6 S$ m! O为何重点是四川?陈钟浩谈到了其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和资源方面的优势。
4 c+ m1 p( i8 V+ g; ^2 \$ {8 o& l0 q- U% r% l
在四川,熟练工的薪资在7000元左右,普通工人的月薪在4000-5000左右。虽然相对东南亚仍然较高,但比较沿海而言,拥有一定优势。
! q8 h; w2 O' r+ ^) v  l! Z- ]% m4 x: J) Y/ m( l
过去四川有大量去往沿海地区务工的纺织工人,转移过渡也较容易。“在四川布局,可以帮助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而就劳动力要素来说相当于已有基础。”陈钟浩表示。+ Q& ^* ?5 o! b. K$ N8 n. p+ b5 W: f
0 c8 [" b3 |5 C, u9 m5 A3 ^
此外,中西部生产要素成本也是关键。以电费为例,沿海地区一度电的成本是7毛多,而四川产业园区电费是3毛到4毛左右,这是纺织企业生产非常大的资产要素成本之一。9 n$ i, `, M! {& w5 C6 y) \

% k2 k, i: |  k9 h2 w基于成本优势以及部分政府的扶持,中西部目前正在形成纺织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聚合,而这也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落地。陈钟浩表示,宜宾当地政府以纺织行业为重点扶持行业,屏山县本土已有上游配套企业支持,部分纺纱企业在屏山县有500万锭左右的规模,产业配套是致景产业园考虑定在这里的一大原因。
2 x! j4 E$ N/ u2 f9 C2 {' U5 O, `4 y- G, u, f$ u" g& U9 R
中西部无疑存在产业生根成长的潜力,不过,陈钟浩也对第一财经表示,中西部产业园目前合作的工厂基本是服务国内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 C1 B5 t$ q) U  q- c: B

; k$ N5 o) t' |5 {综合成本与消费市场,对于大规模的国际品牌代工商来说,东南亚仍是首选。
. h$ _" Q& G2 I. c
6 d2 K$ P8 e& H+ n& I# u8 e“做国内品牌供应国内市场是可以的,但做国际品牌在出口方面是有点困难的。”周雅玲也曾去中西部考察过,最后不了了之,贴近终端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在国际品牌的牵引下,一些头部企业在过去10年里陆续选择了东南亚。
! ]9 s1 J9 q1 V. S' l: G' o3 e# b3 c. J* `
不过,周雅玲也认为,综合成本来说东南亚是有优势,但中西部仍然有其吸引力:国内的需求仍然充足,若是服务国内品牌,四川或者新疆不论在运输或者是贴近市场这方面都是优势。
2 k8 r# V: p0 r9 N9 n, a( Z3 [" i; A9 K( U
5 N5 d- E  Z! `( V  T* h. Z在内陆地区的内部循环体系方面,产业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 ]; u8 e5 s9 U0 _( \: H
+ {, [1 E7 c7 _9 P  {) i
) _8 J4 A& @! l: u2 [) W8 X

. N: \/ Q: E7 K"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owo 发表于 2022-1-19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上游
, C. p! l' |+ w1 g' K" w; a/ `. w0 f4 M- z( `
9 t" O& _7 N, Z( `# ]
% L; X) N2 `4 O" c4 h% X
“纺织企业迁移是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速度的问题。”留下的产业正面临高端化、高附加值的转型。! \* p7 g+ r& ~$ t8 ^9 D

! O: E' |, L4 K) U9 H1 x  p! X+ W! Y1 D  C1 P, x

8 I& g3 y9 w* Z" x这一年,陈钟浩接触了很多地方的政府,发现整个沿海地区都在做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传统的税负低的产业或者企业,存在一定的排斥,纺织业最终会迁移出去。" X3 r/ T7 J' H7 ]+ I2 p9 s

, ]7 M, k8 M3 m' O- G' m( _. w/ D

, D$ z6 F0 p; E) k7 ]5 \4 s虽然会带来暂时性的转移阵痛,但对于这种迁移趋势,周亮持乐观的态度,简单的加工对中国经济来说没有什么好处,他表示,如果继续做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这些产业,对国家反而是伤害。# l! U* [3 r- ^1 E: z" P0 ]
" @. o0 p  m. W

9 F9 B- ?2 w" `0 Q; h& C" ]* B# H$ U& ^$ Z6 \1 S
“我们是两头在外,原材料上游不断变贵,下游需求又在变弱,最后挤压中间的利润,我们做了很多不赚钱的事情,牺牲的代价是我们的环境和能源。”在很多地区,政府在电力这一块并没有挣钱,甚至部分有补贴,但是低附加值企业用便宜的资源,生产售卖的是一些毛利3-5个点的产品,整体来看是低效的高能耗的消耗。4 y9 ], y: e0 U9 R( b5 u$ V8 W( g2 e0 E
# f( e1 c/ D* B  `
& k) U3 F" i+ n. ^8 d2 h% i1 {' U
" ]. l3 C# h0 M7 u
另一方面,随着如新消费、电商、外卖等行业的兴起,年轻的劳动力在往服务业或其他产业迁移,纺织企业也存在招人难的问题,“年轻人觉得去做纺织有点不够档次,不如去做奶茶店服务员、销售人员,进厂不如去环境更好的电子厂。”陈钟浩提到。" J3 C- W$ C) Z2 ?' v# @

: ]) x0 X( L  H" e) K5 ~. H8 h/ E, @7 t

( @* Y0 ]  T4 C' _7 z就这一层面考虑,纺织行业迁移出去的空洞有可能不是空洞,而是恰好被其他产业所弥补和取代,低附加值的纺织加工处于自然而然的淘汰过程。
  d5 O1 Q* j0 ]# ~. b
! P* C. B% I$ C. W6 J. ?3 r3 I' ?+ t  n! L7 g& V8 s

/ \: Z8 n+ u8 ?+ R+ t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趋势正倒逼企业做技术研发创新。在方向上,业内人士不约而同都提到上游面料领域的创新,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目前材料学领域的创新仍然掌握在日本、德国、美国等企业,其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5 {( L. E( \4 s

- W$ d6 J/ Q/ i' @# Z5 K- E6 d  W+ K0 N) B; }

( L4 Q6 V) b* E7 A' b6 f7 T在下游,国内企业可以在设计和商业模式上创新,建立自己的品牌,去占领高附加值的市场。
- v; e. ?5 t* Y5 g! H; w% w$ a: C

; T, C5 m2 ?2 [+ R& l& G9 `; r0 G9 J3 ^# _/ {* t4 V$ \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近日发布了“2021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服装时尚品牌”排行榜,其中中国运动品牌安踏升至第17位,服装品牌波司登也进入了50强,不过,相对于排名第一的耐克和第四的阿迪达斯,国内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D2 f9 m9 I& S0 w2 F5 F) c# ?' O

! J- z9 G+ f0 U4 S% R( n( _9 }5 W1 p/ n8 J4 ?' W4 n. V6 J) e

4 E! j. u0 r, y除了上下游的创新,陈钟浩认为,在生产流程上,纺织产业更需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新,一方面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另一方面或许可以解决纺织产业招人难题,“年轻人会觉得这是操作智能化设备的工作,认为自己是有含金量的,而不是一个纺织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KAfJth 发表于 2022-1-31 0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08:26 , Processed in 0.0256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