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由就是只能我有对你胡作非为的自由,你不能有反驳的自由9 L, E3 H& t" f2 @
+ m( @7 I2 L: ^& I3 E: P8 w
加拿大陆续发生两宗中国侨领与华人评论人士对簿公堂的官司。有加拿大团体就此呼吁,推动类似美英澳等国“反外国势力影响”法案,以杜绝干预加拿大社区事务的行为。
# q; M) L }( Y7 z8 ?
& X6 V: H: _4 q3 N! \9 r0 t. M时常点评中外政治议题的林雯在2019年的一天受邀在 “明镜新闻”节目中 谈到中国政府利用侨领体系,通过政治献金、利益交换来完成自己的政治意图, 其中包括对华人言论自由的打压、 监控、恐吓等。 她转述了当时微信群中提到的关于多伦多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总监锺新生的一些不当行径。尽管她当时已强调,这都是转述网路的贴子,但锺新生仍将其告上了法院。案子因疫情延宕两年,最近两人达成和解。( [, e: T" P# N
) A7 d' g/ I$ t- b0 A a" ` V% | h( ?% O. N9 v6 O \+ D3 l0 R- K
林雯说,她愿意接受和解是因为打官司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高昂,她一个打工族实在没有精力继续纠缠,因此同意删除自己在推特上关于锺新生的推文,但因为没有错误,所以没有认罪。但经过这次事件,她深深体会到一个小虾米对抗大鲸鱼之苦,也认为如果要让华人社区和社团更好地发展,必须要从立法规管下手。4 y* Y# S" h; y& q! ~
* ~8 d. p1 n( R, e0 r; A她说,自己所创办的“华人政治事务委员会”就是希望鼓励更多华人投入加拿大政坛,整个环境健全才能吸引更多好的人才来建设加拿大: “无论如何,这个侨领问题已经被我们正式搬到台面上,主流社会会更多关注这个问题。我想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都有反对侨领来影响渗透的法则,我相信加拿大也会跟进的。加拿大纳税人的钱要用于建设加拿大本地社区,而不是补助那些爱国离岸者和他们的社团。”
5 T8 {$ X% ^$ z; \1 }) ^0 g# g& ^+ i2 l/ R
加拿大的另一名时评员高冰尘(笔名黄河边)和侨领潘妙飞的案件也折腾了两年,因为高冰尘发布一系列关于潘妙飞身住豪宅却领加拿大福利金、在中国欠税、商业伙伴被中国警方逮捕、花钱购买侨社职位等文章。潘妙飞指控其诽谤,要求赔偿超过四十万加元,最终于2018年底在原告起诉的十篇文章中仅两篇被法院裁定构成诽谤,高冰尘为此被“罚”一加元。法官妮娜·莎玛(Neena Sharma)在判决书中指出,中国“并非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其对公民税收的公平性被大众普遍质疑,因此称某人欠税于中国政府并无损其声誉。莎玛法官还指出,原告潘妙飞在此案进行当中拒绝提供自己的报税申报表,其证词的可靠性令人产生严重质疑。* Y' p% z% d5 h' Y! P
) C4 ~* M. _3 l9 ~: p: A, y9 H5 h+ C% y
高冰尘说,侨领有百态,有些人尽心贡献加拿大社区,有些人因利益讨好中国政府:“只是这些人拉帮结伙,搞那么几百个社团要来代表华人社区的时候,代表大家和三级政府联络,并且上窜下跳,这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9 L8 q6 ?1 a# {% P+ `6 [5 S& V$ N- w8 E0 m5 K5 F* e/ W% @( M
高冰尘虽然支持立法推动规管侨领,但认为困难重重,因为就加拿大立场来说,各个移民社区的侨社情况迥异,很难一个法概括全部,最好的方法还是华人社区自己要觉醒,不要轻易被侨领唬弄。
+ {& K6 H% X6 g) O2 J5 k' [; V, w. b
0 _: w [, E% v# \. ]加拿大法律援助组织Access Pro Bono的法律专家吉米言认为,社团和侨领的行事方式需要更透明公开,抱持更多宽容心接受社会评论才是健康的生态:“他们其实还是公众人物,一个公众人物被点评是社会正常的组成部分。他们需要透明度丶要对本身的社团负责,也要对社区有所贡献,这些所有的活动都受到社区居民的观察和检验。”% t4 i5 M6 Y+ v' x( K" D/ A
( R9 }8 V& r( s5 A记者截稿前,未能获得锺新生和潘妙飞的回应。+ q, E7 I$ k& i$ ^
. l+ r) ]! Q9 ~6 d$ }1 e( @6 r' h#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