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到时又是一地鸡毛$ y' |5 N; Q0 }& ?" B0 Z% i! w# v
+ R, s' Z; E, w2 c
德国《焦点》周刊9月12日文章,原题:为什么20年后中国人不再需要买车 我们德国人可以(或必须)向中国人学习什么?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世界中一切的变化速度有多快。一家公司无论有多大都无法独自掌握未来,例如,建设智能道路比打造智能汽车更重要。
$ C: R8 K. V$ c/ f* q$ [1 m
! b: b3 F, x" ?3 s$ I k 在博世中国,我了解到为什么软件比硬件更重要,以及为什么“中国速度”对世界其他地区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博世中国有6万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7强,很快就会有更多人加入。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千方百计推动国内的科技进步。德国企业的大量创新来自中国分公司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有望成为集团内部最好的解决方案。* a# @' d- ^3 H+ g, s
8 N; I, G4 X- B8 ^* W" j 中国正尽可能使车辆的相关技术变得更简单,比如研发可以观察交通状况的摄像头、可以识别道路状况的天气传感器——中国各地已经在不断地收集各种数据。在未来,数据将被集中分析,以便随后提供给位于云中的车辆……最终,它们可以实现与欧洲复杂的自动计算汽车相同的目标:安全、无故障的旅程,但是工作量将大幅减少。在未来,中国基于云技术的系统还应该可以自动控制和优化道路流量,以防止交通堵塞,并能自动识别停车位。
" k" q6 K# I9 g: z9 L" i! W- K, M' g8 v" R d- A$ A. L
对新技术的开放可能是中国最大的优势。10到20年后,中国人不再需要买车。因为所有东西都将纳入物联网,从移动电源到自行车再到汽车,基本上一切都可以共享,随时随地可用。(作者梅尔基奥尔·波普,青木译)
p! N- ~ X: P% Z8 e! s0 y+ o% X: f$ }. c8 x( t: Q3 S2 h7 S'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