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这个世界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让你占了,有所得必有所失1 O, u8 r" i% {" F* K
$ m% ?8 j, x% P# G; PCNN一位女记者Selina Wang,分享了作为美籍华裔新一代的身份予盾。& k8 x0 S- m8 D% E) c1 q
去年暑假,Selina在北京街头与朋友用英文交谈,一名男子用中文问她「是不是美籍华裔」,她向男子点头,随后换来一句髒话,叫她「滚回去属于你的地方」。Selina表示,对于她来说,这句说话非常可笑,因为不少在美国生活的亚裔,都会听过类似说话,但她从没想过不论在中国或美国,都会被人叫她「滚回去」,令她意识到无论去到哪里,最终她只会是「外国人」。
! T7 B4 v3 u# o" F
) ^/ o0 p; T, w; I3 { 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Selina曾经在北京﹑香港及日本居住,围绕身边的人,外貌与她相似,让她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归属感。当她在美国居住时,经常被人问到「你是从哪里来?」她回答美国时,人们又会继续问「那你是真正从哪里来?」另一条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为什麽你的英文没有口音?」。她指,美国社会对亚裔女性有既定形象,认为亚裔女士性格都是非常顺从等。
4 p, T3 E5 y- l; S/ \# q' E" V8 ^# T3 `6 {$ b, D
美中关係越见紧张,双方民众的言论亦具针对性。Selina说她作为美国人,在中国面对不少仇恨及批评。中国官方媒体鼓吹反美民族主义,在美中贸易战最激烈时,把美国称为「世界的敌人」;另一边厢,民调机构皮尤统计(Pew)调查显示,美国约有90%成年人,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或敌人。; f7 p: }4 o( y+ k* J1 c
7 @0 s1 ]. R5 E: f- `, f ~; g
Selina指讽刺的是,亚裔美国人通常与他们的「祖国」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创伤﹑複杂的关係。Selina的父母是当初赴美进修的中国留学生,后来她和妹妹出生后,祖父母也到美国帮忙照顾孩子,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她们美国郊区的家中,而中文亦成为她第一个学懂的语言。
# H" E0 g2 m: J# a5 V `) r
7 L' s) |' I: {, Y 长大后,妈妈要求Selina说英语,小学时因被同学取笑,而要求父母不要再用茶叶蛋做午餐等,慢慢地Selina认为自己是一个美国人。当她小时候暑假到中国旅游,她开始感到陌生,觉得自己是游客,每次回去都学习了更多家族历史及见证中国发展。
) O% K3 R, a- K/ r2 `: v: }, V0 U" d# P$ _6 @/ n9 C/ d
她曾经走访父亲的家乡村落﹑母亲的家乡河北省,听过所有关于贫穷﹑飢荒﹑文革﹑政治迫害的故事,亦多次强调她与妹妹能够在美国出生,是多麽幸福的事。这些年过去,她意识到她跟亲戚们的距离开始收窄,村落开始有水电供应﹑表兄弟姐妹亦不想要美国寄来的衣服作手信,亦没有甚麽东西只有美国才买得到。
! g9 l; a# w5 K- u: I0 T9 B1 x: k8 P* d! N G. f8 f+ Q# b) \7 e
Selina认为,虽然在物质上的距离收窄了,但中国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及规管,在资讯流通方面却更差。自从疫情爆发后,她更加觉得中国亲友从新闻上看到的,与她所看到的,有着越来越大偏差。疫症爆发初期,她亲身到河北省报导,见证表姐做护士的经历﹑数以月计的封城等;当疫情蔓延到美国时,她在美国的妈妈很担心,也想戴口罩外出,但又怕会遇上歧视。* E% I5 N ^% g) g; W! ?1 [$ r
2 M! m1 U2 e+ K( M$ r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超近3,800宗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个案,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如何有效面对中国的威胁,但不会加剧国内对亚裔的歧视,成为最大难题;对于Selina来说,由小时候很想成为「美国人」,到今日绝望的认为,无论在中国或是美国,她都只会被当成「外国人」。
5 ]) R* y' Y* @. D: Z% \
8 f! @! n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