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遥遥领先,中国穷追不舍,中美逐鹿火星

[复制链接]
當緣烬頭 发表于 2021-2-20 13: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空技术给了军事最大限度的前瞻性探索,各国都当仁不让
( \$ P" D# S  s, k1 _5 d% {
& R, D- M' w" d; r7 H6 _% U3 t2021年2月18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经过近7个月、4.7亿公里旅程,终于在火星赤道附近的耶罗泽陨石坑成功着陆。“毅力号”是美国宇航局造访火星表面的第9个探测器,任务包括寻找火星远古时期可能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地质和气候特征、为未来人类探索和登陆火星探路等。
9 B0 M& r( Q% R- }( l: e2 F8 S0 P0 F
在稍早前的2月10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同样历经约7个月旅程后完成火星捕获并进入环火轨道,并将择机展开着陆、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既定目标与美国“毅力号”相近,主要是寻找当前和过去生命的证据,并评估火星的环境。3 _- A* X! F# i( D' J

4 V; Z4 T% ^' y) R: j0 D9 T中美各自进行的太空探测
9 G; a; d6 Q3 J* S4 ~$ M
  A' ^% n9 v& q$ n$ g  q目前已有6架轨道器正在太空中研究火星,其中有3架属于美国,分别是2001年的“火星奥德赛号”、2005年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和2013年离开地球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历史上也只有美国实现对火星的登陆,而且已经不止一次。因此,美国对火星的探测,以及背后的航天科技水平,被公认为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
' P/ t0 Y) e9 V9 G# P2 R# }
  l) F% V& O: B$ w6 i2 J2 U2 ?& A' R- ]
: M' c" e7 h" ?$ n不过,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已经展现出了令人惊异的赶超势头。中国的火星探测历史不长,2011年与欧洲、俄罗斯合作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归于失败。此后中国改用自主研制运载火箭,2016年1月立项火星探测任务,将“绕、落、巡、回”几个步骤改为一次性完成,并于2020年7月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及至目前一直运转正常。- ]6 m7 h7 c) b" w+ t1 o2 p; \: ~
: C' d0 Y# o/ Z* a& j0 c: q+ d# Z
在进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同时,中国的月球探测任务也有所进展。2020年12月17日,中国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着陆和采样后,降落在了内蒙古着陆场。这是继前苏联1976年“月球24号”之后,时隔44年人类再次从月面带回月球样本。5 H1 D9 S' j. K9 @

6 ]0 B9 N0 A+ u; A0 d/ J不止如此,在超前规划屡屡应验的鼓舞之下,中国已在展望在21世纪20年代或30年代实现载人登月。其2004年立项的嫦娥探月工程包括三个步骤: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标志着第一步的完成,载人登月或已紧锣密鼓展开。  z& ^3 J( }. z

* u4 |+ r* F  x& A
& x5 a! I# f; S5 s: B! G- p1 X
; p7 ^* [# n8 g6 B' k# m+ |在中国月球探索不断进取的刺激之下,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曾提出希望在2024年以前再次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不过,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已在2021年1月下旬悄然推迟了两份载人登月器合同的计划,原因是国会资金短缺,新政府又专注于更紧迫的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与气候变化等议程上。& l8 S2 N! E! ]! A

9 I& k1 R3 Z# w4 T& T4 S但是不论如何,美国早在1969年7月就已实现载人登月,距今半个多世纪之久,美国在太空探测、登月等领域积累的技术领先优势,并非中国短时间内就可超越。
7 J4 d2 S; e0 J$ ~2 p. c7 |5 d3 L" D$ Q  s
除了太空探索方面,中美两国在导弹与反导弹领域的也流露出了暗中较劲的味道。
4 Y& ?% d/ L9 t6 _+ q& K3 O; C/ \6 T. U/ B4 v
中美较量“大国重器”" l5 X- z+ \+ O5 D9 P
9 v! g$ M2 Z$ H- |8 S+ @) v8 U
在2021年2月4日美国“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纵穿中国台湾海峡当晚,中国国防部宣布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并称其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的陆基反导试验并不多见,此前共有4次,分别发生在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以及2018年2月6日。
7 \1 y$ [9 D& n2 }
5 ?% U# `& i, J不到一个月,美国导弹与反导弹领域也有了新动作。以色列国防部在2月18日发表声明称,以美两国已经开展“箭-4”反导系统的开发工作。很难将美国与以色列的此次合作与中国挂钩,但可将其视为美国近年在该领域一系列动作之中的最新一个。
% V) R: I% W1 j$ m* a) l9 K6 L- w$ d% L* ^) V% h
美国与前苏联曾经在1987年签署《中程导弹条约》,以图减少两国在“冷战”期间制造的大批量中程导弹,以及对全球安全的威胁。前苏联解体后签约方换为俄罗斯。2019年2月2日,由于美国拒绝续约,致使该条约失效。如此也为美国继续保持乃至扩大本国的中程导弹解除了紧箍咒。美国拒绝续约的其中一条理由是同样拥有中程导弹的中国不是条约签署国。
9 A8 B8 W' B% v$ `: h5 Q" O; h6 h5 q) b$ x" t* h& B! p& ]7 M4 x3 Q

! l, m, j# b# _$ c3 W4 ^% I在导弹与反导弹领域的背后,是危险的核武威慑与冲动。因为导弹是核武器的主要载具,而针对核武器的主要防御性武器就是反导系统。尽管中国在核武、导弹、反导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十分有限,规模远远不及美国和俄罗斯,外界仍然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不容小觑的反击与防御能力,而且在国防军费持续大笔投入、独立国防工业体系技术积累的背景下,近年也颇有进展,例如中国新近掌握了一种全球唯一的“打水漂”式的导弹飞行轨道技术,具有很强的空防能力。% O# Y/ }9 z- S) L0 g

8 |1 {+ |* |9 C/ m1 R( G总之,在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的支撑下,中国呈现出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在航天、导弹与反导弹,以及5G、航母、发动机等堪称“大国重器”的领域迅速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甚至有所赶超。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之势已经引起美国的警惕和提防。中美之间在诸般“大国重器”之间的较量已经难以避免。# K* I, A7 v9 f1 U+ \( e; {  U  ~/ P
# R$ P: ~6 X2 g9 m1 B# H
不过,这种较量应当被局限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使之呈现良性竞争的局面,如此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将会不无好处。即使许多政界人物仍然无法摆脱20世纪美苏“冷战”思维烙印的桎梏,也不能令“冷战”的局面重演
0 t2 |. b( V0 B1 ^
% x& ?% I# g* G+ p' m1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真诚相对 发表于 2021-2-22 0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2 21:37 , Processed in 0.0398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