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实衰老了,早10年欧洲绝对不敢对美国说个不字, e1 {% l" E0 v( _ A3 k
4 r; H& x/ a W4 n( D0 ~& `据《南华早报》报道,拜登过渡团队一名发言人30日对此回应声称:“拜登-哈里斯政府期待与欧盟进行磋商,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应对中国‘不公平’的经济行为和其他重要挑战。”这名发言人还补充说,在拜登政府正式上台前,进一步评论中欧投资协定“不合适”。6 o ]1 E G* q3 }5 |6 j3 K5 g
& _" r; \6 }5 D特朗普政府的副国安顾问波廷杰30日向“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称:“欧盟正致力于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达成一项新的投资协定,美国两党和政府领导人对此感到困惑和震惊。”
) s+ M6 B& X" |6 H) j3 _& @6 B" v6 B
相较于拜登团队的“隐晦”,波廷杰有些气急败坏,他试图替特朗普政府搞砸美欧关系甩锅,声称:“一些欧盟官员和评论家喜欢说特朗普政府阻碍了更深入的跨大西洋合作,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与特朗普总统无关,而是事关主要的欧盟官员,照照镜子吧。”
: d$ k% `1 g: L8 [6 j# P
6 D8 a9 s2 N- K; W) \- }连日来,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过渡团队,早已把对中欧投资协定的忧虑和不满挂在了脸上。一周前,拜登团队就表达了“关切”,拜登的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21日在推特写道:“拜登-哈里斯政府希望尽早与欧洲伙伴,就我们共同关注的中国经济行为展开磋商。”
3 k% O* E8 z; S# }( a u% G' l
) i$ I8 @( T) ~. H' T8 o! b《纽约时报》对此评论称,这暗示了候任总统拜登对有关协定“不满意”。1 I: C! l* c7 s7 ~& a/ l7 q
- w: ~; d$ d; X( l6 `; f
. ]$ X3 s4 X* _/ @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尤利奥特(John Ullyot)也对此说三道四,声称要对中国做出的承诺有“强有力的执行和核查机制”。: H( @, j2 _7 q" e4 b3 X
/ R. p* d( a. `2 v- g6 t美媒:中欧冷落了美国/ `; H6 N7 k3 `8 ~0 N
/ D+ q) D& J8 I* O+ t
尽管美国方面频繁给欧盟“使眼色”,但并未能阻挡中欧投资协定的进展。在美国主流媒体12月30日对中欧投资协定的报道中,“中国外交胜利”、“冷落(snub)美国/拜登”、“美国担忧”这样的表述屡见不鲜。
8 t7 ~5 P6 C" G% t
8 P/ \" { y5 u+ n0 [2 F# ]+ ]例如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30日以“欧洲与中国批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投资协定,冷落了美国”为标题报道了此事。文章称,尽管美国候任总统拜登要求对此问题进行对话,但中欧仍然“达成”投资协定,这是“北京的外交胜利”。5 B' ^9 c/ w7 i2 { g
8 e: N7 h+ j3 y! z4 [4 T* t& X
. f- g: h( C# }7 A0 V' l- W
, S6 q" I; i& O9 Z6 l% R5 }NPR截图' y r+ d$ h( s& F7 d
- P. ` k3 {! `$ p, w$ E4 l& @$ P报道援引俄罗斯欧亚研究中心(CREAS)主任特蕾莎·法伦(Theresa Fallon)的话说,特朗普政府4年来对欧洲的态度,让欧洲领导层中的反美情绪日益上升,他们“不想再做美国要求的那些事”。
J% q0 ]( ?' m: y7 x8 N) C8 T0 [* E: D, X
《华尔街日报》则以“尽管美国心存戒备,欧盟和中国还是就投资协议达成了一致”为题写道,中欧投资协定承诺为欧洲企业打开新的中国市场,但也引发了美国的担忧。
5 [0 \; |. u: n' ]& k# m2 q3 G! ^5 V2 Y1 ^
报道援引美国和欧洲一些反对人士的话说,中欧投资协定会将欧盟与中国的经济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更有人不怀好意地声称,中国是想“分化”布鲁塞尔和华盛顿。0 F" O1 `6 X) F3 w; D/ s9 g
: G- m# G/ e) F$ J3 G
3 D. M$ ?! S( u& Q4 \: b2 Z" p2 E3 m' n6 o' c* C( m
《华尔街日报》截图 N& `' X% C/ R8 {2 u
$ | r8 I4 N9 B) h7 i彭博社称,在经历了特朗普政府长达4年的“民族主义”后,拜登刚准备再次与欧盟展开紧密沟通协调,以“遏制”中国等竞争对手,但中欧关系的“突然缓和”,让仅剩三周就将上任的拜登“受到冷落”。
5 L: }: q2 B' [9 M0 K. Y+ D2 C
) O( ~5 l: _!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注意到中欧此前展开了长达7年的谈判拉锯战,但最近几个月谈判进程却突然加速。5 V& N% `) m1 _6 E9 \: I* M
. p5 g. r, @" }3 b* O, a( f5 ]; T报道指出,华盛顿方面有很多人认为,与欧盟合作是抗衡中国“最有效的方式”,拜登团队曾表示希望在与中国有关的议题上,和欧盟密切合作,而中欧投资协定可能会“损害”欧盟与拜登政府的关系。
1 B9 q" i' ^6 D2 b! t {2 S/ [+ v- L
《华盛顿邮报》也指出,中欧投资协定的命运,被视为欧盟是否愿意在未来数年与下届拜登政府合作的“初步考验”。报道同样把中欧完成谈判称为“中国的外交胜利”,以及对拜登政府的“冷落”。
; g5 x) W: J/ Z
2 r4 p+ A5 c9 [1 Z5 h0 e
/ a% F1 P4 f0 P0 @7 v1 x0 w# E' j4 t
+ e n4 ]0 t' r7 j0 S+ o《华盛顿邮报》截图( I$ A7 O" j$ T& [ O. W
- q3 E2 ]4 Y/ @" @+ T" r0 _" `中欧历时7年,经历35轮马拉松式谈判,方在中欧投资协定上取得重大突破。虽然协定还有签署和审批等程序需要进行,但在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之下,这项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引来全球媒体瞩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该协定称为中欧关系“重要里程碑”。, S u. {4 `# [5 q0 b
2 a0 l% a+ ^3 M" u; L/ o( a观察者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意味着中欧合作已经从工业化时代的“对手”关系,转型升级为后碳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广泛合作关系。5 t+ Q8 h, ?) e
s d5 O7 b% u) Z- G王义桅指出,协定谈判完成还说明,中欧都尊重与美国关系,但是不会等美国,也不会受制于美国。欧盟希望成为地缘政治的选手而非棋盘。结合此前欧洲希望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渴望,与中国合作共同设置未来的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高标准制定的议程和WTO的改革是重要选择。
$ Z2 O6 D) n& }' V+ [) P4 k9 f% E; L6 i+ E% H* }$ z7 |4 t8 Z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束,美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在12月30日商务部举行的中欧投资协定媒体吹风会上,有记者这样问道。
/ n8 b! H' Y! W3 a* H9 S' K y( R5 p7 p: m% p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美国的反应问美国政府比较合适,中方对于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B; z% } R9 A$ v
" ~; [8 u$ t2 u; I0 z9 q! x高峰说,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加强沟通接触,扩大合作,管控分歧。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早日重回正轨。中欧双方宣布完成了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释放了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性,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各方都将从中受益。我们愿与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各方积极开展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6 |( X w, R& J. g7 i+ n: L% \0 U2 A' o% G1 s( V;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