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导致中国战斗机出口步履艰难
# V9 ~+ _9 S0 j: Z1 b
7 `& q) L m# _$ b0 C% T* ?. e. N0 i战斗机出口对于研制国来说,有很多方面的好处。; r, l7 x' e. E5 l- N7 ^1 J( v
o( t+ T6 v& M8 Y
新的订单能够有效的维持军机生产线的规模和运转延续,而赚取的利润又能促进新技术的开发。
2 ]# q1 m- E$ o; b" R$ Q7 f! k
$ }3 {) O0 s. C& n* K+ B3 R( q很多人一直不理解欧洲战斗机的价格为何如此昂贵,很大原因就在于欧洲国土狭小,而且防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军;冷战结束以后,欧洲诸国自己根本装备不了多少飞机。0 e& h/ l, V0 d# v- v9 b
+ i+ c7 F# l' S! [ e/ v如果不能形成足够的产量规模,飞机厂一年就造几架十几架飞机,而高昂的研发费用、生产线的维持费用、人员工资福利的费用,全部都摊在这十架八架飞机上,成本如何能不高。
9 g! \. \5 l7 ?* ~* n7 ?8 P( {) Z& L. T* T% o' a2 p
; q* n( I5 X1 X# d4 U9 ]
图:阵风战斗机性能优异,但倒霉的陷入了产量少——价格贵——卖不出——产量少的恶性循环里。和制造、出口数量(2008年就制造了4400架)惊人,而且价格非常实在的F16成为两个极端。; O9 u- G' a5 l* r% y5 d2 V
' C, }: s: [5 J k6 v9 x( Z
另一方面,战斗机买卖只是一段深层次军事政治持续合作关系的开端,出口战斗机同时意味着政治与军事影响力上的输出。8 e$ X4 y" o( i: f# x5 l
% M8 c' T/ `4 q" }& r( j! l
进口国在技术能力上的天然弱势,使它们在战斗机后续使用过程中,无论是维护时的设备部件替换,还是功能和性能升级的要求,都对于出口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 {/ d4 J3 ^: P
^ k6 c+ S+ ^, K6 O尤其是现代战斗机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反拆卸、反破解、反改装等授权验证和保密设计的巨大限制,使进口国很难自行或者寻求第三国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n1 O; ^4 Q9 Q1 @/ y
' N! X0 \8 d! `9 f) f/ c% z; C0 a
4 `# e9 B2 {% ~( q' S歼10在出口上被F16挤压的非常厉害,F16无论是价格还是美国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优势都太大了7 a+ ]2 n$ v; n4 ~! V- O
7 k$ w3 X* A" \& H
因此,在保证最新的核心技术不外流的情况下,战斗机要是能出口还是应该尽量出口。
7 I+ Y' h: C( ]- y! J( e1 \1 w+ ~6 l9 D, [+ V
国内常常有敝帚自珍的论调,认为歼10这样的主力型号国内自用都还不够,根本不该出口;但歼20这样的飞机都能大量制造了,大规模出口歼10又有何不可?
$ O& y! c k: m# ?7 H6 J% H7 ]8 U% F" A.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