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度] 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印度撕毁中印协议准许向解放军开枪

[复制链接]
风语者 发表于 2020-6-22 0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以为忍让能换来和平,印度从来都是得寸进尺,不打疼是不会涨记性的9 E+ S$ p* Y0 J7 A4 A# D
$ d8 a- H: Q. _, ?& K. O5 w
《印度斯坦时报》6月20日援引两位匿名印度军官的话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此前一天举行的一次全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F7 Z- U! n7 Q- p( H0 s' R

. K" `8 o' V9 _  B3 v! g5 d  V, l其讲话的主要精神是,印度军队边境部队的交战规则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该国实控线附近前线官兵将不再受到枪支使用的限制,而是在“处理局势”之际,将拥有使用武器的“完全行动自由”,甚至有在“应对特殊情况”时,拥有使用一切可用资源的充分权力。
% c7 R# k, B* q  z# ?0 S& d
" `8 ^: s/ H  {7 w7 f据悉,印军批准边防指挥官不用再遵守中印不开火协议,一旦遇上“非常情况”(extraordinary situations),有权指示部队使用手头一切资源处理。
, E2 Y& j9 {. A9 E3 I. W2 {6 N, ^4 D5 L2 l0 {
印度官员称,印度修改接敌规则后,边防指挥官不会再受任何限制,可采取一切行动对付中国军队。' j. {# K: B' h( q$ k

0 n" j. J# ?3 e3 c) p; o: n  ?
& j9 e1 {( N5 j- h8 ~# \% b2 A5 b: h6月15日,中印在两国边境地带的加勒万河谷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成为1975年以来首次有死亡中印边境冲突。两军当时都未开枪。印度政府也证实,印军所有边防人员都有持械,但没有开枪。0 ?+ v3 ^" F2 ]+ q, p

2 S, [& f: D8 f; g; Q中国和印度在1996年《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第6条第1项规定,为防止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发生危险军事活动,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在实际控制线己方一侧两公里范围内鸣枪、破坏生态环境、使用危险化学品、实施爆炸作业、使用枪枝或爆炸品打猎。这一禁止措施不适用于轻武器射击场内的日常射击训练”。
/ Y& L3 c, I" |& v3 V' u
. H9 B! K/ B0 V3 U# O5 W
; v( n8 M" T3 ^* i+ o6 p* N! ?  w9 m' e! W; o/ o# D. M  C6 i
但据《印度时报》6月18日引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印中边境沿线全部地区的印军已做好战斗准备,声称有能力应对任何突发事件。在拉达克地区东部,印军部署约1.5万名士兵,且后援保障充足。
9 e: o: w7 S. M5 c' X7 ]1 ~( z2 \2 q/ X) X/ ?5 ?1 u

. F: r2 i& R3 j3 k  x6 ^此外,印度政府还在为边境官兵紧急采购大批轻型武器装备。印度空军司令部也已下令,要将东部边境的空军基地靠前部署。与此同时,印度军方还正在斥巨资向俄罗斯订购30多架苏霍伊系列先进战斗机,以及米格-29战机等。
+ q+ Z3 J8 Q. z  O9 `' f: N( h7 L
' c* \6 S* E8 V# s  C; h2 f$ G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6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印度严格遵守两国政府已经签署的协定协议,通过双方既有军事和外交渠道,就妥善处理当前边境事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 b! ~0 z1 O9 R+ P, ?
' s! Y6 r% P; S9 J6 X1 ^莫迪声称改变交战规则 军事专家王云飞:中国或做相应对策调整9 [& C, |6 Y% ^- n. R. ~% H
* y& t6 r6 s. a

0 B$ V2 P/ {0 t8 x0 u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6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主持召开了约20个党派参加的“中印边界问题全国党派大会”,莫迪在会上亲口表示,“没有什么对实控线边境印度官兵行动能力的限制,交战规则已被修改。”对此,印度北部前陆军司令BS Jaswal的解读是,允许实控线附近官兵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枪支。' C2 `6 l1 `1 k8 b9 I
# }* s, p/ ^& h
在6月15日及以前多次发生的中印边境摩擦中,之所以都是肢体冲突,是因为双方都有“不打第一枪”的硬性规定,这一默契有效地把双方冲突的规模限制在了特定范围内,严格的边防政策规定,有效地防止了小规模肢体冲突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 。
5 Q( m9 |0 I5 ?( }* T* K7 |" Q" v9 j% j1 A  r. q. O' ~
莫迪政府声称给予边境部队使用枪支武器的行动自由,目前尚不知仅是口头宣示,还是已经作为具体的军事命令落实到印度基层部队。但不管怎样,他的讲话无疑发出了非常危险的信号,大大增加了肢体冲突上升为交火冲突的可能。这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长王毅通话时同意“通过对话和平解决边境地区争端,缓和边境地区紧张局势”的表态是自相矛盾的。
6 c0 @, X- @  D' s1 y; w( ?9 n1 }4 H0 ~/ i; R' P$ t

' B3 {' R  X/ Y. \5 o& [7 T! Q: v2 {7 z, b2 \4 X; H
对印度政府首脑的最新边境问题政策性表态,中方只能信其有,不会信其无。
+ o6 Y0 m6 i2 W7 u% f8 |5 N( h' q- i5 g% G9 s8 _
多年来,“边防无小事”、“海防无小事”已经成为中国从中央到基层、从军队到地方一致遵守的原则。特别是基层一线官兵严格执行外事、边防政策规定,面对外方多次挑衅滋事,保持高度克制、忍让,在中央统一的大政方针政策指导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为国家建设发展确保周边安全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 Q$ v5 y  l( W
; b' w. e- m4 F1 r- }7 v但个别周边国家却视中国的克制忍让为软弱可欺,误认为中国严格的边防管理政策规定有可乘之机,甚至认为中国在营造周边安全环境上有求于自己,所以屡屡挑事要挟中国。印度的最新政策改变,可能迫使中国做出相应边防政策调整。  \. t6 k+ i* V* z

) g& I8 w+ n2 v( w6 e  v. \  ~+ _坚持不打战略第一枪。战略上不打第一枪是指不主动挑起战争。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事件、重大“台独”分裂问题等危及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改变,仍然会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及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一政策对于印度同样适用。但如果印度主动挑起大规模战争,中国在特定时期内就不得不把中印方向调整为主要战略应对方向,不给印度打第二枪的机会。( a* f6 W5 ]4 }) |0 m/ _
8 y- o2 B+ T2 u7 x. k3 j' m8 b2 a
, ~! m$ S3 @$ ?  ], O% k
灵活把握战术第一枪。不打第一枪的战略要求,或许不再束缚基层官兵使用武器进行自卫,甚至面对明显外军入侵,中国军人也不打第一枪。对于蓄意越境滋事的恶意对手,要求基层一线官兵既要严格执行边防政策规定,又要保证不丢失一寸土地,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可能两全其美。基层官兵遇到重大危情时不可能像外交绅士一样彬彬有礼、以礼相待,因为那样会贻误战机,甚至在自己手中丧失主权!特别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当官兵生命即将垂危时,有必要赋予权力动用手中的武器进行自卫。尤其是特定的对手,如果首先“改变交战规则”,允许打第一枪挑起冲突,中国就不得不相应调整交战规则,也允许自卫性地打第一枪。% C9 w) G! }" @6 L8 j

2 N$ `' Y- s8 ?0 f/ r3 j. P动用武器驱离越境印军。运用海空力量驱离,在南海与美舰机较量中一直在实践,这在中国边海防政策中本来就没有障碍。过去一直没有动用武器驱离越境印军,是因为中方一直抱有良好愿望,希望印方能与中方配合努力使边境冲突降温。但印方“改变交战规则”后,印军越境滋事时可能首先动用武器,中方就不得不动用武器来进行防御性的识别、查证、驱离。边境摩擦增温的后果完全应该由印方来承担。
- @8 i2 a5 Y: z6 Y& [
! M3 E! N) F8 l" [: B中国在以文明对野蛮的同时,将敢于以王道对霸道!# `2 \. S, u7 E; ]  J6 a9 |% @8 r
6 L9 d& B/ f5 W( k4 }1 c9 K

4 H2 [7 W( \9 D" k+ R4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搜mmmum 发表于 2020-7-3 23: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08:30 , Processed in 0.0218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