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剑拔弩张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国核武器火力绝对足够

[复制链接]
冰峰王子 发表于 2020-5-11 1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羸弱如俄罗斯都可以保持庞大核武库而获得在世界安身立命的基础,难道中国不能照葫芦画瓢?+ s9 J- s3 G7 J. b: f/ ]
. \3 ~  a/ z0 c; [) t
首先,火力绝对足够。; w7 x2 \0 C9 N1 e& T1 R6 E, I
中国部署的数量,是保密的,没有人公开,也没有人知道,除了指挥者。中国的学者,我看金政委还是明白人,其它如这几天跳出来的,比如环球的胡锡进,宋忠平,乔良、占豪之流都是糊涂蛋,局外人跟着瞎掰掰。核军控专家杨承军也是明白人:他认为,中国核武器数量虽然比核大国少很多,但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核安全。
1 ?3 M5 O2 I+ @- Y, o- v0 ]  V% e* Z$ j
中国的核武器,美国一直按300枚的数量,从90年代一直到2020,30年了,都一代人了。这个靠电才能大规模部署的武器,中国居然没有变化,完全无视2019及过去多年展示的新装备核武器,仅仅这些新装备的核武器,合计起来,恐怕至少也得上百枚,上千个弹头。西方为什么不改数字,一个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另外一个是鸵鸟政策。假装没看到阅兵。  l1 J; J% }  [, f5 i# T& o) h
- {% `" H" e0 w7 T2 |
网上有人说中国现在至少有3000枚,我个人感觉这个数,如果是多弹头,则上万个,应该足够用了,差不多。
3 ?; g7 j) U+ x% `) E' t. b9 i
$ d: _( _& k. M* P, l+ O7 Y$ I3 m: i3 x& S
其次,没有人知道部署量
: X# _5 b1 b2 P8 u. M- @+ a6 \
  s! k: X* c5 D4 f2 H中国的核武器从研发,部署、打击决策完全不是一个体系的人在玩,美国可以收买某个型号的导弹专家,了解某个型号的参数,但是部署量,部署地点完全不掌握。中国的二炮是独成体系,单独军中,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出过间谍的报道,空军有,陆军有,总后有,但二炮没有。美国一直想同中国谈,想了解中国的底,中国就是不叨叨,用发言人的话,你是想把自己的核弹降下来,还是想让我们把核弹的数量提到他们的水平?目的都不敢说,谈个屁。2 @2 A1 }4 ^1 w- P3 r7 B0 W  c7 U
' x) F- _% T9 f  H1 m4 H, u
核弹是需要巨额维护费的,在恒温的洞库,要抽风去湿,要定期检查核弹的衰变,要检查燃料的质量,要坚持弹体的腐蚀,这都需要钱。中国在核弹部署的初期就是有限核威慑,注意,是有限,也是有效。都知道解放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二炮也一样。 6park.com) S# F3 k& G: c9 s( r% R
美俄的核武器有些太多,超出了使用量,能把地球毁灭10遍了,中国的部署量只是把对手毁灭几遍而已,所以70年代,中国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中程核弹是确保毁灭,对美国远程部署是有效威慑。
/ W% e. d9 i% {" K) l% l* \' l8 V+ @7 p9 H) h& d5 i
其三,二炮压力最大的时候是92年苏联垮台 " K3 g' a: \7 S2 c0 q& \: L

( W8 Z! E; L! k, F9 g89后,尤其是92年苏联垮了,中国就迅速调整了政策,确保对美国的毁灭。随着中程DF4升级到DF41/42,也能打到美国了,进入21世纪,有人发明世界地图改为南北地图,而不是以前东西,北极在地图中心,直接从北极走,发现打美国根本就不需要以前那么长的射程,这个新闻报道过。讲个花絮,苏联解体,中国从苏联进口钢材建设地下长城,负责到俄罗斯买钢材的二炮天龙公司某经理还被骗了钱,被直接剃了光头,关了起来。中国最凶险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核捆绑战略,就是那个时候喊出来的。 . T; b1 \8 n$ J5 [- w

/ y- h3 |' R6 F- E. n8 E其四,二炮信息泄露最厉害的是在90年代 ' l" B" N# q# l9 G3 R
1 l4 @2 }- `: g2 R6 ]
世界军事论坛的暴风烈火,是这方面的专业网友,他去了美国,写了一个系列,以后再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帖子,他写的偏重于硬件,车是多重,几个轮子,工厂是哪里的,是武汉的还是山东的,还是,还讲了东风系列,暴风系列核武器的研发。也讲了一些决策,比如当时二炮是周恩来定的,政治局只决定打不打,规模,不掌握二炮的部署数量和部署位置情况,部署核打击由二炮掌握,防止泄密。中国的核武器基地从60年代开建,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部署,美国的军事报告也有提到。圈内的人都知道。现在核武器的基地变成了基地群,几次大裁军,核基地数量有增无减,还增加了巡航导弹基地,估计没有人听说过中国60年代的DF5退役的消息,就根本没退,现在还是现役,打美国没有问题。唯一转役的是近程导弹,给了集团军,快舟也是转民用的。
* Y7 V0 G; {2 ~/ C% @
( [/ F* W8 [5 p2 Z印度1998年核试验,中国本来想联合美国将其阉割的,但美国没有同意,中国迅速的完成了对印度的核打击部署,这都是2000年以前的事情。
. o7 Z7 |5 J* O2 y
0 E* T" w( c6 c9 [! v2 N9 R. ]其五,中国各个基地都可以打击美国,但有一个基地是美国专享的,也是92年后部署的,这个地方一年到头云雾缭绕,美国卫星无法侦察。这里的核武器,全是90年代生产部署,而且仅供美国。其它基地是混合的,比如打击美国、日本、韩国的某核基地,就是洲际中程混合部署的,当初这个基地也负责对欧洲的打击。
3 D  e& L3 L( W# y" m8 c% o( z' T! }* N9 L% H: |- D
其六,核潜艇力量发展迅速。4 f& f4 K! S, s( ?/ O! A! C: \1 F
9 R9 V3 `$ w1 O3 V2 h& V  Y' C; i
随着军费的花不完,三位一体的核打击,核潜艇力量迅速崛起。以前美国通过瑞典对中国核潜艇出口电池,根据电池来计算中国核潜艇的年度巡航里程,让中国大吃一惊,花了好长时间找间谍,后来才发现原因,这也说明对于核潜艇,美国也没有办法,除了搞岛链封锁,到家门口蹲守。还是苏联解体,中国核潜艇的部署大规模增加,同一艇号都分甲乙艇,让鬼子摸不清楚多少艘,严重低估了中国核力量。在2000年,核潜艇的训练补助就提升到每小时280元,当时他们都在三亚和北方同时买房子,真有钱。当然即使是普通一兵,他们也守口如瓶。2005年,美国的核潜艇撞山事故,那个时候,中国的核潜艇就不低于美国了。又过了15年,沧海桑田,一日千里。中国在南海已经部署了海下声音测控系统,开始在北方部署,太浅。南海海底几千米深,非常适合核潜艇部署。美国一道这里只有被围观的份。随着南沙中部岛屿部署完成,我们核力量已经有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当然,很快台湾收回,东海岸更适合,出门就是马里亚纳海沟,根本就没法跟踪。 + S% z8 D  Q1 o, J
# F: F) x0 n1 X& r( f
其七,中国的军事力量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 k1 u! i  s7 ~% O4 ~( h9 l

& _0 S4 v6 _" j& H- o敢喊出这个口号,意味着底气,胡锡进还保卫自己,太小瞧PLA了。中国的核力量,足以毁灭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核国家,不论是加入还是没有加入条约的。不动用核力量,我们的常规力量,足以摧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联盟,不怕美日印澳组队。 5 @4 c8 o2 L: J" H: x; P8 W
0 I" j# s$ D% ?
其八,美国必将土崩瓦解
. I. a( x* _, r9 v) o+ y
* u6 r( W9 k$ @7 s/ {( c3 h+ d' T8 O30多年前,我在世军论坛就发过帖子,现在,中国的工业能力已经远超美国,GDP疫后2-3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看看海军的下饺子,就如张局长说的,20多艘075不是给台湾准备的,我猜是太平洋争夺战使用的。二炮作为战略军种,部署更是远超海军的下饺子,他们是一盘一盘的空心菜——有人当初就是把空心菜比喻为炮筒子。
: }5 q) A) Y: ?$ f( }$ m5 }
* H# ~1 ~- Y) c$ t9 z- g美国现在还遏制不住法西斯的冲动,特朗普政策会使美国土崩瓦解,如果奥巴马在台上,还会苟延残喘。美军、美元、美债会伴随着疫情相互缠绵而亡。不会超过10年* l2 d% G" g! Z4 r0 L

( r; F+ N+ ^$ q8 l- X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除飞 发表于 2020-5-11 11: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13:08 , Processed in 0.0228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