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度] 持续挑衅咄咄逼人,中印边境双方互殴爆冲突多名士兵受伤

[复制链接]
冰峰王子 发表于 2020-5-11 0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吞并了锡金,下一个就是不丹,最后是尼泊尔,中国却束手无策- k7 ]& \+ `/ H9 c+ C- t

" A5 F/ n% S& U8 }4 |1 [4 t- E& n- M据《印度时报》引述印方2名军官消息指,事发于锡金邦北部的“Naku La”地区,印度士兵当日巡逻期间遇上中方士兵,突然爆发激烈冲突,互相拳打脚踢;约150名中印军人参与其中,最终导致11人受伤,而冲突在地方层面上已经解决。有前军官透露,Naku La传统上不会引起冲突。
" A( w9 p# X' d$ A) m, S
7 ]7 e" M% Y6 T9 K- R) q( n+ S该报道说,在2017年8月,两国军队曾于拉达克地区班公湖附近爆发冲突,当时双方掷石攻击对方,双方均有人受伤,最终两军在半小时后退回各自据点。同年,中印军队曾在洞朗地区对峙73日,其后双方决定撤退,令两国关系缓和。3 t; [. G: d$ }7 G

: p) o# T4 a/ y' N2 L9 i
( }' @& A( h: g& ]中印士兵锡金发生摩擦 经沟通后双方散去
- [1 O  e( P5 o% R  {; Q6 n- a- J/ e" [3 M; u0 R3 W9 q
根据消息人士说,5月9日在印度北锡金县(North Sikkim)中印边境有印度及中国士兵发生摩擦,双方人员都有轻伤。) `% z+ W6 E5 j9 t
, w  b# t( J  o( |/ j
《印度快报》5月10日称事件发生在5月9日,位于北锡金县的中印边境有印度及中国士兵发生摩擦,消息人士称来自中国解放军以及印度军方人员在接近Naku La区域发生对峙(位置在Muguthang之前)。Naku La是一个位于北锡金县的隘口,处于平均海拔高度逾5000米的地方。
* P3 l7 [8 O# v7 X4 C. S8 m4 Y$ h0 e' h: q3 S1 }; Y
: h- F7 X' m" b+ n0 G  S3 M/ c
《印度斯坦时报》引述2名匿名的印度高级官员说,数名士兵在打斗中受伤。第二名消息人士说:“4名印度士兵及7名中国军人在一个涉及150人的对抗行为中受伤。”不过印度陆军总部两2名官员在接受该报访问时,否认知悉事件。9 h( q5 ]3 Y5 \  R, O% c

; |+ x" b: r( S' C* O《印度快报》引述消息人士确认中、印军人有好斗的行为,双方有人轻伤,惟这次摩擦是“暂时以及持续时间短”。事件性质并非对峙。在经过本地层面的沟通以及两方军人对话后,中、印士兵都离开了。
9 U, ^7 }9 j* c* H4 K/ C# i! P2 D( }! i3 w% y- s
类似这种事件在中印就边界问题有争议时会出现,但已很久没发生。消息人士补充说,就如过去一样,两军都按照既定的协议相互解决这些问题。
0 T- n' ^& e+ x2 U" {
/ O6 {/ c6 I" f! s3 b, P* o中印士兵在2017年8月也发生类似事件,在拉达克(Ladak)班公湖(Pangong Lake)位于两国实际边境附近,双方军人发生争执以及互相掷石。此前中、印就锡金附近的洞朗高原主权长期陷入争议,印度认为当地是中国和不丹有争议的地区,中国坚称洞朗是固有领土。这件发生在实际控制线(LAC)附近的冲突,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情势。惟中国和印度在洞朗地区对峙超过2个月后,终在8月28日同意结束对峙
% ?5 t  ~2 g" w$ l. B8 U- ]" b2 H0 V. }3 m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乖乖喵 发表于 2020-5-11 05: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12 19:21 , Processed in 0.028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