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陆战队目前的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都以二手直-9为主
5 V- x1 X x) ~; ?6 Q
/ w) @8 U6 u+ U- ~- x+ X7 ?3 `( _# L& l( X1 y, e
+ f1 t. N! C v" A, }6 n5 k除了编制内的兵力暂时无法填满2艘075以外,海军还面临舰载机平台战斗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舰载直升机平台有关。由于我国海军直升机部队规模小,总体规模仅为陆军航空兵的四分之一左右,订单数量不足,无法像财大气粗的美军海军陆战队那样依靠自己庞大的订单投资研发CH-53K和MV-22那样昂贵的平台,因此只能尽可能做到和陆军部队“平台通用”。7 L3 ?$ r: W* L$ c
, W. b8 v: ?( Y
' P7 v) s0 q* L& y
) F: w- [3 N! k) Z* `/ r5 e - S h3 q* T5 o! \5 |
" x$ R, @5 o* n( z; S- ]% }1 x* U7 s
: o* m7 ^/ p- S$ C$ h1 b
1 w9 V. {) E$ u! N' c9 o7 P9 g u
# ]1 R5 P9 [# C8 S( `( i& t$ E( m7 ^' Q4 |2 J- Q# g3 h
+ C0 ~5 ~. `1 B0 g
! V7 d ^/ U7 k; V" P(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强敌,CH-53K也占据了海军陆战队绝大部分采购经费,投资新平台这种事情,不能只看贼吃肉,还要看贼挨打: u4 U! m- o: c, ]5 P
+ I5 `: \6 ?5 b% D5 j+ J0 X
1 n+ g- c4 {4 p, s0 E8 H* O( r
! V% T; e, v. ` T+ l- Y6 L" ~; g2 e6 K( l- ~' \& V' t' m
而这些通用的平台战斗力都不算很高,无法发挥075优秀的效能。目前我国主要生产的舰载直升机有直-18系列和直-8C系列,这两款都是13吨级的直升机,都有反潜和运输两种亚型,但战斗力明显弱于强敌的CH-53K等新平台。在新平台方面,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海上型目前处于试飞定型阶段,但在短时间内很难交付部队。
E* X2 \$ E4 m3 q7 p, v" F. H8 \
6 y7 R) o# K l. D: S! }5 t
5 L- c+ D) R* x2 `- U' m
* M$ J" I8 B6 s1 O. e Q此外,即便是目前能够采购的平台,解放军还面临一个少有的“卡脖子”问题。使用引进发动机的直-18的各方面性能更好,但要面临PT-6发动机断供的风险,尤其是随着国际局势恶化,PT-6的数量将限制直-18平台的总量。好在2016年以后,采用涡轴-6C的直-8C型直升机也投入了量产,虽然性能上相较直-18要弱一些。目前,昌河厂同时生产直-18和直-8C两种直升机,前者利润高,后者产能高。从近期舰载机学校和海军陆战队人员培训的动向来看,海军陆战队缺编的运输直升机大队,未来几年内将会以直-8C为主填补。
4 N0 [4 w6 U& S0 f7 a! _+ p3 J
& R3 D; I' |& p7 a4 F {' @4 \" \, R- X+ P5 Q2 z X8 G
% T/ K- m9 Q+ c+ b& Z0 E* @
3 o2 k" o( R4 k4 @( k& G8 ] j+ p' g3 R" `
# i% I5 V( W( \5 H7 C
( x9 x# m; ?- S% ~. q; S接受直-8C的海军陆战队
" Q; F1 t- l! P" m
) O5 _2 a1 T1 @2 {' z' O$ K- V1 h8 G4 l q; _7 q- z5 l9 _
5 A9 M8 ^( ]! F ^" T3 u' y# v& \9 l- V, ]9 ~3 W' \
: {; O# T6 T( D/ p' ~ ^
不过直升机方面也并非全是“坏消息”,在攻击直升机方面,直-10还是可以满足海军两栖攻击舰需要的。直-10作为新世纪以来我军最优秀的直升机平台,在产能和改型工作上一直有扎实的保障。可以推测的是,加装辅助着舰装置,满足舰载整备需要的直-10海军型并不难定型研发。考虑到外贸型的直-10ME已经展示过挂载鹰击-9系列小型反舰导弹的能力,直-10这个平台可以基本满足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打击需求。而海军陆战队的大队目前装备了以打击敌军水面兵力为主的直-9D型直升机,同部队换装直-10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装备。此外,直-10还有产能上的优势,随着陆军15个陆航旅30个大队的直-10逐步换装完毕,昌河厂将富余不少直-10的产能,在两年内填补目前海军的编制缺口。! Q8 t5 t) |( U9 s4 _4 E+ [: v
$ e: R4 p) O5 _' i8 ]* C. S3 x6 ?9 U1 A5 }1 V- r
* H# }' o9 P) R# a+ q) m' ^* F
' h, W3 Y. W" q5 \& t" I
2 x) T% W5 L+ A3 X- w# y. u4 j0 X3 G* D$ y
7 m' q$ ?4 [6 v/ E
抛开直升机不谈,即便人员和直升机编制足够,解放军也需要花费时间去适应075这样一种新的平台。和075相似的例子是“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作为“黄蜂”级的替代舰,“美国”级提高了吨位和航空整备能力,能够搭载整备F-35B和MV-22两款对航空整备要求极高的全新战场系统。尽管兵力庞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部队有着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足够庞大的航空中队编制,但是陆战队依然花费了长达4年的世间整合新型的武器系统。“美国”级在2012年下水,2014年服役,但直到2015年才完成F-35B的整合工作,2016年投入部署。( z: c% u, B' p1 l
" h" s* K/ P7 i
7 z* m" E3 u& V4 k6 u9 L! L1 m
) ?% S, m8 ]- `- j# M' }
解放军在071型舰上摸索了直-8和直-10着舰与整备的经验,075型的直升机整备保障相较071只是放大了规模,运行方式差距反而不大。但在2年内摸索出大量直升机上舰的新战法,解放军海军依然面临压力。
( { c% X9 H9 E/ J1 l( { Y0 C- U& _0 t5 \: G* j# m/ J) m
4 X6 J t, e* N/ r
; C/ y1 A; i4 t% e, ?
2 ?( D$ N5 y% d' j
9 p/ G% v3 Z. K u2 b
( A% b/ K$ @+ |; c: ?* r1 }; H+ }; G$ S# V# ?) F% n9 U" L) x
美陆战队花费4年时间,才折腾明白“美国”号
6 }- @2 Z; Z2 F; N6 x% `( k4 q1 k$ E1 L9 m' W2 m: G
2 f+ r7 R6 s/ A1 r. Q4 v6 a n8 x; Q& y
6 x6 \: ]+ o1 F1 L' |$ |
) q9 U1 @# }3 Z9 g8 ^, @不过,对于075这样一款运作相对简单的舰载机平台来讲,就算解放军海军由于产能、人员培训或其他意外,无法在2022节点前生成既定的战斗力,“损失”的也只是“在台湾东部发起合成旅级的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075两栖攻击舰依然能在2022年节点期间充当“海上机场”,为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部队台湾岛西部攻势提供支援,通过“陆军飞机上舰”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增强陆航部队的出勤能力和滞空时间,以满足台湾西部陆航打击、垂直登陆的需求。6 ]' \; a* S2 \$ n
& ~4 d* B4 @% M& a0 M1 \2 U
& h; [+ c9 l% N2 P% c! i
' _0 U" n' C/ G) I% v% i3 }
) y6 d7 X" `. g C9 D) a \- z7 t
" ]2 N7 V; ~3 C5 F. P5 x3 L; _7 H) E0 Z h5 n8 N3 v# s( H
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的陆航旅,有丰富的着舰经验
$ \+ S: T' i' O! X
8 N; x1 U1 K; O9 T% E6 Z D z6 @% v3 L @) @# l! ~5 l& { D6 O
: [( K3 D" p" x- i5 L- e
随着国际局势越来越走向不确定化,我军对于节点2022的战备要求越来越明确。在解决有无后,目前075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次要矛盾,只是解决时间在当前这个局势下显得更加急迫而已。无论如何,075毕竟着眼远洋,对于潜在的渡海攻势只是“锦上添花”,我军一样拥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信心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