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者追踪+ `* `; @2 d7 Y# O+ u
# U! b. b6 B. I( \5 {: I$ `
) |: t( x8 F l
2 N( h- t! O6 u' @% j) p我在检测部分提到,为测试结果呈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提供检测是工作重点之一。如果你能够迅速拿到这些人的名单,确保他们可以优先进行PCR检测 (这些检测足够灵敏可以甄别出近期感染患者),那么在传染其他人之前,这些人就能够进行自我隔离。这是阻断病毒传播的理想方式。
; [* s& y E" {5 x3 c, b" M! r) ^: Q# e
+ ~- U; V; }5 A4 f& G/ U
& l4 Q7 S1 K5 Z- ^8 x" p& d
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要求患者通过手机GPS信息或消费记录,来提供他们过去14天行踪信息。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你可以通过下载一些应用程序来帮助你回忆之前去过的地方。如果你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你可以自主查看相关历史记录,或选择分享给前来询问你过去接触史的人。% E# D8 N' @6 ~# h
; C6 R( O: K, s# h7 J
' Y) @ S, B7 W# ^
" c" }! X7 Y. }/ d6 o很多诸如让手机探测周围手机的数字解决方案正在被提出来(这将涉及到使用蓝牙,以及发送一个人耳无法听到的声音,来验证两部手机是否离得很近)。这个方法是如果有人检测结果呈阳性,那他的手机可以给其他手机发送信息,让这些手机的持有者也进行检测。如果大多数人都自愿安装这样的应用程序,这或许能够有些帮助。一个不足之处在于,你不一定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他人——你可能会将病毒留在物体表面,而这一方法会遗漏这种传播方式。# B0 }) D3 g/ h: e! I$ m# l
9 J, x4 j/ z% p) X& _
" f8 U+ h; ?5 K3 f$ @8 x
3 \; l; B: H+ P9 c我认为很多国家将采取德国的方式,他们会询问每一个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并使用数据库来确保对所有接触者都进行追踪。通过研究感染的模式,来了解哪里风险最高,哪些政策可能需要改变。- J! I9 }# q. q
* g" a- Y) @& P% _& s/ h x
$ b9 b% H d2 R( i1 T/ A; X
, K# h' o. j1 z$ m! G- Y" A
在德国,如果有人检测结果确认为阳性,医生必须依法通知当地卫生部门。医生必须提供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以便卫生部门能够联系到此人,并确保他们进行自我隔离。
$ t* Y# `1 V" Q7 A8 O) @( S9 u3 Z: p) K$ ?+ F
: d- _2 X9 `$ N% o( F! q
5 r1 G; ^! f$ f9 v+ n( z# ~, e& H( ]随后,当地卫生部门开始进行接触者追踪。他们会与感染者沟通,找出他们过去几周的接触者,联系这些人并让他们进行自我隔离与检测。这种方式既依赖感染者准确地报告他们的接触人群,又要看卫生部门是否有能力对每一个人进行追踪。即使在确诊病例数很少的情况下,常规卫生工作者也不可能完成这一切。每一个卫生系统都要想办法配备更多人员,以便及时完成这项工作。每一位从事此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要求其对相关信息保密。研究者会被要求通过数据库发现感染的模式,同时需要再次强调隐私保护措施。
+ ]8 |6 J2 {8 S! M
: C% a4 j9 L' ~8 g) A8 A" Q9 D2 G! e
9 z4 t8 o# H: l% q( d1 H7 G
重新开放
5 `: w. G" c; B2 A- ^
) h' e( ^$ I0 `6 d: s4 I+ d% x
% E# z. Z" b3 P2 z& f9 ~( d1 c9 i5 w, w" z0 ]+ }3 t, \
大多数发达国家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进入疫情的第二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阶段很容易描述——半正常状态。人们可以外出,但并不像以前那样频繁,也不会去人多的地方。想象一下餐馆中人们隔桌就餐、飞机上每排中间的座位是空出来的场景,或者学校开学但是不会出现一个体育场坐满七万多人的情况。人们会做一些工作,有一些消费,但不像大流行病到来之前他们所做的那样。总之,这段时间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但也不像第一阶段那么不正常。 G$ w8 i, |7 Z% ]! k
0 O$ B, ]: a; Z4 z6 a. a& c2 }: ]5 m- ^7 L: [* a2 I/ _
# V+ U# C, f8 B/ F2 W对活动限制的放宽应该逐渐调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观察,增加接触程度是否会导致感染人数的增加。各国可以向其他拥有强大检测体系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国家学习。5 H' K1 B! n$ o$ m. x2 i
- G& y" v# T0 t# q' X; w* S! Z5 D% z0 g; c
% a$ A P- D1 e/ N7 r* L7 T+ u
微软中国是逐步复工的一个例子,它有大概6200名员工。目前有大约半数的员工回到了工作岗位。公司继续为希望在家办公的员工提供支持,并要求有症状的人待在家里。公司要求员工佩戴口罩、提供洗手液,并进行更密集的清洁消毒工作。即使在工作中,也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出差。对于复工复产,中国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截至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疫情反弹。9 @8 \9 |9 ?$ Q% B2 c; c
: O' q* Q# ~" b% K. |
4 ~7 V# w: m# y9 y# `! [7 }/ [( k9 H7 b, y1 M
基本原则应该是允许那些对经济或人民福利有较大好处且感染风险较小的活动。然而,当你深入细节、审视经济方方面面时,情况很快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你无法简单的说“可以做这个,但不能做那个”,因为现代经济是非常复杂且紧密连接的。
+ B0 I h; C! _- @& t: Y* |3 x( w$ w
, A& K* I2 X3 G& s% o
4 a) Q, u: h2 m. i- k举例来说,餐厅可以让食客相互保持六尺(约1.8米)的距离,但是否有供应链为餐厅提供相应的食材?在如此低上座率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可以盈利?制造业需要调整工厂设施,以便让工人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大多数工厂能够在没有很大生产力损失的情况下适应新的规定。但在这些餐馆和工厂的员工将如何上班?他们会搭乘公共汽车或轨道交通吗?那些为工厂提供和运输零件的供应商怎么办?企业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要求员工回到公司上班呢?8 y/ H$ ^8 A( t
! P! P+ Z( u8 p' v2 `8 ]2 y
* l; f; m6 @% G3 p, [" t q( ^
# E% k& w3 b9 b, c: G, o( }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最终,国家、州、地方各级领导人都需要根据恢复经济不同部分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在美国,如果一个州复工复产的速度过快,开始出现大量的感染,其他州是否应该阻断人们跨州移动呢?这就可能让问题变得棘手。
6 ?: ?" ~! o) u! b1 G. B* _ ~, l" \3 A
6 o( w! p3 \# e. Q) h
& P7 b+ g) D* H. { t7 U
复学的好处有很多,应该被优先考虑。大型体育及娱乐活动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恢复正常,现场观众带来的经济收益与感染传播的风险无法相提并论。其他活动,例如教会活动或几十人在场边观看的高中足球比赛,则属于中间地带。
% S% @4 V% |* y+ S Z. L$ B
7 X$ m0 Z5 L: t0 G6 o
4 k4 `: T! g' H# }
# n$ u/ H7 U! r% ^& |- p4 N还有一个很难计算的因素:人性。有些人不愿意出门,即便政府说这是可以的。另外一些人则完全相反,认为政府是过度谨慎,于是开始违背规则。领导人需要认真考虑在这方面如何取得平衡。# j }8 f' t5 m ? h" @/ U. S* R
$ K- I2 H7 }% ~# E( |
2 g- b u- K, J3 M8 T+ g, }0 t; S( B6 h
结语
# U7 O& J! X; b- n# {% M6 ~( z% m9 b/ Z, n S
. w0 N( O# @5 @( }0 R
1 o6 a a q% j \8 ]梅琳达和我从小就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经历的决定性时刻,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同样,新冠肺炎——第一个现代大流行病——也将重新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经历过这个“1号现代大流行病”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它。人们在当下正在经历的痛苦,和那些在今后几年里仍将持续感受到的痛苦,怎么描述都不为过。
. `8 b& f' Z# R# f6 Z+ {' ?! I$ m% q8 \1 M' `
0 T! y4 p; U4 [. k4 a! `% R. ?4 m9 r5 b7 ]
这次大流行病给低收入者和贫困人群造成的沉重代价,是梅琳达和我特别关切的问题。这种疾病对贫困社区和少数族裔的伤害尤其大。同样,经济停摆对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族裔的工薪阶层造成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决策者需要确保随着国家的重新开放,经济复苏不会加剧不平等现象的恶化。) V" b3 G" }+ O6 k1 e+ d5 Z C
8 i4 V" \* ]6 N' {2 t% Q. p8 c7 r
* j6 T4 h0 j z+ Y
. v( X+ Q2 X; ~, j- G. j/ m9 s同时,世界各国正在齐心协力打好这场战役,这让我们深为感佩。每一天,我们都在与科学家们、制药企业的CEO们以及政府的领导人们进行交流,希望前面谈到的那些创新解决方案能够早日问世。每一天,都有太多的英雄人物值得敬仰,尤其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当世界最终宣布1号现代大流行病结束时,我们应该对他们所有人道一声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