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看双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真正的目标又是谁,这样才能决定是继续打下去直到水落石出,还是见好就收草草收兵, @3 h% B$ { G
, U3 v0 c4 E: B
全球最大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不仅令油价暴跌30%,资本市场也集体上演大跳水,3月9日美股罕见触发了史上第二次熔断机制,一度逼近熊市门槛。
# `+ H: r9 k$ ?" Q0 P! }) v+ u
那么,作为此次价格战的“主角”,沙特和俄罗斯的财力相差多少?谁有可能最先扛不住低油价?这场价格战又将如何收场?
0 [5 {7 q$ G3 C" P6 K( [/ }3 |2 W* Z$ ~- z: I
, j; R; j7 D0 Y8 V9 |, C+ C- T x2 G
# k) f# W; Z1 l1 k/ [- t6 ?专家认为,从政府财政状况看,俄罗斯财政盈余自2018年后明显改善,而沙特仍未能扭转持续赤字的局面。另外,由于俄罗斯政策对原油依赖度较低,因此相对沙特而言,俄罗斯对低油价更具抵抗力。% s9 D* {4 p6 Z3 |) C
! N7 n$ [1 |) a3 k: ]9 O
% p4 G1 ?; ]- O0 G4 H& t6 B$ u$ P9 L* N; @/ I
如果在3月底前仍然没有出现任何对供应方的约束,油价的利空影响会不断放大,供应收缩将非常缓慢。在没有协议约束的情况下,先抵挡不住低油价而减产的国家将会失去本来的市场份额,从而完成原油市场供需的再平衡。- f3 `% w T9 j8 N
6 \# I& @5 @' f# V
1$ C/ P; W1 t7 I5 m
8 }# U, I3 t2 Y& q' k r% B( O$ A
俄罗斯对低油价更有“抵抗力”5 ~2 B/ c; E7 L/ P2 s
* e* D) V" R+ V; s0 B" O据消息人士透露,沙特将在3月底现有协议到期后,立即大幅提高石油产量至1000万桶/日,甚至接近1100万桶/日。从产能上看,沙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单日产能为1200万桶,而过去几个月里,沙特的产量一直保持在970万桶/日。也就是说,其完全有能力实现产量的迅速增加。/ d7 p# h0 t& p: R; C# [
& A1 {! g: [5 L2 w" n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荆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沙特大幅调降4月份原油出口官价,从侧面体现该国做好了增加生产出口的准备,但原油“价格战”的持续性仍有待斟酌。
# c. ^8 `& |* E% m" n) x( o1 q2 L& N u. b' ?; I
, f9 e9 `7 m8 v+ a* E
7 ^) X- v( B# p6 ?图片来源:彭博社
' R% m& \ P( B* @
7 i) W5 P6 q9 F6 B/ Z/ Y+ l0 x0 I& L6 N, m( O5 N. s9 r
从外汇储备上看,沙特与俄罗斯的实力似乎相差无几。
: W" S! S! t2 V# l* F
" D9 r1 [, k1 A+ G- h" J据俄罗斯银行和俄罗斯财政部数据,自2017年开始,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俄罗斯的主权债务。目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四位,同时处于债务水平最低国家之列。
& z" p) N. ~' F: i
3 v5 G5 |) k; f, t4 t0 ^5 {根据维基百科数据,截至2月28日,俄罗斯外汇储备达5700亿美元。
0 n E6 s9 K: I& {) q1 p
9 J! Z1 `/ Z% {: ?2 s; L8 c+ o而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汇储备为5018.3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俄罗斯。此外,沙特的债务水平约为GDP的25%,也处于较低水平。1 `- z5 m; j7 G! ^$ g
+ U! T7 D! } h* b) X; d
但从政府的财政状况看,两国差距不小。王荆杰表示,“俄罗斯财政盈余自2018年后明显改善,而沙特仍未能扭转持续赤字的局面。另外,俄罗斯政策对原油依赖度较低,其财政收支平衡所需油价约为45美元/桶,而这一数字在沙特是80美元/桶。因此,相对沙特而言,俄罗斯更具对低油价的抵抗力。”, @4 y& t) B* U' y. X+ D8 d
) T/ u% U' w& r! h2 y: n8 h. s# s- r Z5 q' Z! x- A% X
4 v/ v( t5 k& P5 P1 U* E9 u7 W" d3 p1 M图片来源:彭博社(摩根大通统计数据)7 K5 n* O1 h: g1 e
$ g* h- @6 N5 i! ]. h" b! g# ?. l6 x) t0 b8 K+ B# T- S9 ~1 _# p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虽然偏高,但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019年,俄罗斯维持财政收支平衡所需油价为51美元/桶,而沙特的这一数字却在92美元/桶,约为俄罗斯的2倍。也就是说,相比沙特和其他石油输出国,俄罗斯能够更好地应对低油价。
7 G0 I# W: p5 g, t* V* A# N5 N6 Y1 k) G, l) N, g+ S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制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活力,但也推动了俄罗斯政府自2015年油价暴跌以来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支出,增加政府收入。6 U1 }* j$ B1 R& A$ ?/ U5 w" S: d! K
' ~0 e: U$ K: A9 A& h8 a. h: ~2018年,俄罗斯联邦预算首次实现7年来的财政盈余。而在过去几年里,俄罗斯除油气外财政收入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且大部分国内收入来自于增值税,表明增长是内生性的,而且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 t/ Y5 K8 J4 b6 B( n+ `1 J
, \5 ~( B5 Y+ f. l$ R( N7 X
彭博社认为,虽然本月初油价跌破了俄罗斯的收支均衡价,但鉴于过去2年的预算盈余,财政部能承受的价格可以更低一些。当油价在40美元/桶附近时,俄罗斯在今年仍然会有大把增加支出的空间。
. ]! l7 |# D. W7 Q G, z( a4 w: a/ q+ l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年来,俄罗斯已经用过剩的石油收入建立了1700亿美元的国家财富基金,并认为,即使油价跌至42美元/桶的收支平衡水平,俄罗斯也可以凭借基金挺过任何短期的价格战。- J) L. w4 X9 [$ o D
4 o. b# q, V( A: O% l
0 G* B: Q* r2 |6 ]6 u& N' p! i0 k. c
俄罗斯财政部称,俄罗斯能承受石油价格在6-10年内维持在25-30美元/桶的水平,国家财富基金超过1500亿美元,可以在长期低油价的情况下动用。
" u, p1 z( X! e6 `. h2 r
6 ~* U' c! _& t2 g) Z$ ~相比俄罗斯更加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沙特对石油的依赖度要高出很多。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石油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后的净收入)占沙特阿拉伯23.1%,为世界第五高的国家,俄罗斯这一比例为6.43%,排在第18位。
6 J# m/ z5 h' n; q9 D& W# D2 ?, u: P$ D- U- y
最重要的是,沙特在2015年财政预算由盈转亏后,目前仍未扭转局面。当前该国仍有数百个项目被暂停,政府对承包商的仍有数百亿美元欠款未付,至今仍对当地企业构成影响。
9 Q' {" m, Q6 R( k* N" a9 n# ^4 V" N
阿布扎比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onica Malik表示,“今年沙特可能会面临6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需求,若石油保持在当前水平且政府维持支出,赤字可能会翻一番,达到1000亿美元。”, \; n \# A* |0 B9 C+ d8 i
9 A5 y2 z0 h0 r4 e( K! D2
+ V2 ^! C: Y# R) C M1 t0 k! a5 W; K7 V
最终结局仍是重回谈判桌
( j" c$ {0 c. D/ T8 ?" M3 o
1 }! K6 u3 M; m3 f回顾2014年,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为打垮美国页岩油公司,大肆增产,降低油价。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布伦特原油一路从115.06美元/桶暴跌至27.88美元/桶。但不曾想到美国页岩油企业靠借债存活了下来,最终OPEC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减产,提升油价。
& J' v# h) S- w6 |2 t) k0 t& r) ~! u6 E, ~
上一次石油价格战历时2年有余。而回顾历史上其他几次油价暴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需求增长放缓致油价下跌持续2年时间;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油价下跌持续2个月;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油价下跌5个月。
`) K0 ^4 w9 \6 |2 n8 n/ _. l, \% g) F4 ]$ L; y$ ]/ o
那么这一次暴跌又会持续多久?后续将如何收场?: V# |& x; B. a5 N
+ z- d, P! u' r- ?
广发证券指出,像2014至2016年供给端引发的油价暴跌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消化市场过剩。而像1998年、2001年、2008年需求端引发的暴跌,往往可以通过减产在短时间内修复。$ H- h$ {* w# O8 l* V
$ }4 \% j: o1 v) r
但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原油研究员李承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相比2014年,此次石油“价格战”历时2年的可能性很低。“原因在于,目前油价已经处于偏低区间,对产油国财政的损害是立竿见影的,进一步下降空间不大。此外,页岩油企业现金流紧张,进一步举债会受到束缚,投资者态度也不及以往积极”。+ z9 D2 B" w: X8 D3 B) k
2 S* ]! F; }9 J. P) l+ Z3月10日下午,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原油产量有增加50万桶/日的能力,但“OPEC+”合作的大门并未关闭。而下一次“OPEC+”会议计划在5-6月召开。& K7 v, i. ]: a3 ~) p* [3 {% G
# K9 l0 G6 B" M c5 H6 W
2 o E6 p+ h8 g+ t6 Z- Y/ d
李承昊认为,“虽然美国也不希望油价异常波动,但其主动调节供应的可能性较低。沙特和俄罗斯最终的结局还是重回谈判桌。”- h( _' b/ Z& K3 B; i, _
! l) L4 b* K% A2 s
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在下一次时间窗口打开之前(3月底,‘OPEC+’本次减产将会完全结束),市场都不会再有一个非常官方的声明或行动去对未来产量进行约束,因此,所有对供应收缩的‘侥幸’预期都是无效的。”2 l% l& V. `$ z9 \ _
- j2 ]: V- F5 @) v+ I9 @3 e% H
他指出,“如果在3月底前未有任何供应方面的约束出现,那么‘供应大幅过剩’会重回场,供应预期对于油价的利空影响会不断放大。而在没有协议约束的情况下,供应的收缩将会是非常缓慢的一个市场行为。先扛不住低油价而减产的人将会失去本来的市场份额,从而完成原油市场供需的再平衡。” F# E3 O% k% N7 N
) B& v- {) ~) z+ G'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