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有点满有点早,但希望专家这次预测是正确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 O& r' l9 r* p2 z& m5 B, N+ p6 R X- l+ x3 Q8 a8 O3 F$ J2 m4 x( ^8 c$ Z
新华社广州2月2日电(记者肖思思 王攀)新型冠状病*(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0 z8 ?& e9 E; c/ S- ]3 j# @& w; F) O+ [2 j/ J
研究基本支持病*来源于蝙蝠 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
& I' z+ V1 E6 A6 u% Z2 _
+ S$ T8 f8 H3 X7 r+ {/ h冠状病*(Coronavirus, CoV)是一类有包膜的正向单链RNA病*,在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广泛传播,并可导致呼吸道、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目前已知有七种CoV可导致人类疾病,其中四种CoV-229E,-OC43,-NL63和-HKU1在人群中普遍流行,并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而其他三种SARS-CoV、 MERS-CoV,包括此次的2019-nCoV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导致重症肺炎甚至致死。- I! {8 I/ z( o3 h
6 G& F, x' w8 ^7 J
据介绍,目前针对2019-nCoV已发表部分研究成果,对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流行病研究表明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56%为男性,病*感染平均潜伏期为5.2天(95%置信区间为 4.1至7.0),95%分布点为12.5天。病*传播力平均值在2.2。发热仍是2019-nCoV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状,虽也见有无症状感染者报道,但不是主体,就目前防控来说仍需集中力量关注大多数。对2019-nCoV的基因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与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与蝙蝠来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来源于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2019-nCoV与SARS-CoV一样都是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两者的受体结合域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也发现SARS-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2019-nCoV受体结合域有效结合从而中和病*感染,这些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w6 d0 x. `1 q! q' f1 E
" L% }) i( s: d6 ?3 P钟南山介绍,病*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病*破坏机体细胞导致的直接损伤;二是破损的细胞组织引起的间接免疫损伤。一旦自身产生的免疫反应过强将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机体损伤,从而导致严重疾病。8 t+ i& z/ u1 J) h+ P3 ^
8 _4 ^% L0 l5 Y* C" `* Q* w: r至少7个小分子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
# W% y- w" z2 n! G9 s
: l8 [; z2 Z' y- z+ S钟南山介绍,迄今2019-nCoV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一些个案报道的治疗药物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现有至少7个针对病*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药物,包括上述CR3022抗体药物都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相关疫苗的研发也在开展中,但距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0 X/ e0 h, W5 ^# w2 |& d
+ p6 |! }, z+ n' C& O6 m' r3 O; s& Y0 h“然而,我们汲取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已经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都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国家卫健委多次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有效指导了全国的2019-nCoV肺炎的诊疗工作。”钟南山说。
( i/ j: |# ]: n; b0 |" `. i+ ~/ b% ?* ~6 [
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 c8 l/ f3 d1 Z+ X! ^; v7 E$ {3 t' W" m2 j! p& X
“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判断应该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只为局部爆发。”钟南山说,面对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2 ~1 D/ s7 l& [! O# `5 b
$ H8 M a# J5 f, U' e“为此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在此要特别向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表示感谢,他们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 k5 h- O- X. W- D0 H- A
4 N* ]9 ?. s7 S. K- U疫情防控面临问题与挑战! i4 Y, a& v z. h9 c2 @" Q6 a c
) d$ j# v5 B$ V3 x* V# F* n
与此同时,钟南山认为目前疫情的防控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 X4 v! O5 R; w0 n( p
1 L/ a1 ?' m( k0 V E/ Q“首先,疫情局部集中爆发,医疗资源匮乏。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汲取SARS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成功经验,在武汉火速新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总计安置2300张床位,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患者救治问题;在医务人员方面,全国各地已组织多批医疗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在医疗物资方面,则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保证疫情一线的物资配给。! J$ l% @/ O4 M. S7 p) T0 s$ [
* p- ~& ~4 _3 H( k# o
“第二,尚需做好患者分流,减轻定点医院压力。时值冬春交替、气候多变,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病*等也同处于流行季节,而疾病早期通过临床表现无法准确区分判断患者是否为2019-nCoV感染还是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感染,需依赖病原体诊断。然而,基层医院病原体诊断力量不足,导致无法对患者进行分流,使得发热患者在没有分流的情况下集中至有限的定点医院中,造成相关医院面临巨大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因此亟需提高基层医院病原体筛查诊断能力,实现患者分流救治,减轻疫情防控压力。
/ N6 w, v. F& ~ y( w
?' l( n+ y8 z, D2 E F1 y1 R) i! I“第三,需切实做好院感防控。疫情高发如武汉等地患者激增,相对医疗资源短缺,极易导致院感发生,威胁医务人员和群众安全。需要优化流程管理,切实保障一线医院院感防控设施、设备及相关物资配给。”
8 G4 r( ^; L: I f5 q% a: m. O
8 h- F+ u" P$ X$ J: l4 s, p“需要万众一心、攻克难关”9 c" _+ M8 k. s" W# y* t* P4 y0 ]% t* C
* _8 O# l% f% Y
钟南山认为,需加快科研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他认为,目前对2019-nCoV及其感染特点的认识较少,目前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级力量已经启动专项研究基金用于2019-nCoV肺炎疫情攻关,亟需加快科研工作,为临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撑。% G; \; P x& x; [6 X) i
- d3 Q/ d( o2 t& ]$ }0 @- i“17年前的SARS持续了近6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这需要我们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们患者的努力,需要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同时需要各国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万众一心、攻克难关。”钟南山说。
4 A/ u( o: B: J, X4 K' d1 \ _# v) _$ Q, w" W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