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风水轮流转,现在开始轮到兔子家上台唱大戏了3 j$ L! y$ P/ x7 y7 C; F9 {8 L% u
: N7 d7 h7 w2 Y/ ~- a' V& w2020年,中国政府正在加速其“交通强国”纲要的落实。按照该纲要要求,到2035年其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支撑,也是拓展国际合作的新型平台。而相比于现有以海权为中心,以关键区域控制理论为主导的国及交通网络,中国更倾向海路结合,并结合智能物流和交通信息体系,打通欧亚内陆交通体系。交通路线的搭建,将不仅限于沿海城市,服务于国际贸易,而是要带动合作国家的整体发展与繁荣。8 Y: I; G" L8 o) C
4 Y& j' B4 [& ]+ ~; A, j
“交通强国”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经验,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史的总结。这其中表现最为鲜明的是铁路对于经济的带动。作为第一批修建铁路网络的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也正是凭借铁路实现了国家内部钢铁、煤炭、纺织、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整合,最终成为了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而对于后来居上的美国,交通的发展更是见证了其整个国家的形成和统一。
3 A) T7 F, I) F0 r3 N( w3 V( o, {) t1 ~, w$ u# D
1869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还难以说是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只有当从1840年至1900年美国修建了近16万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铁路之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才与西部和南部的资源连接起来。每英里运费从2.2美分降到了0.75美分,运费的降低和需求市场的打开,极大地刺激了美国西部和南部的农产品的生产,使得美国农业出口额增长了一倍。而充足且廉价的农产品,以及资源、土地、劳动力的供应也使得美国整体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 q; n: w- u( Q5 G# h! h
4 [3 X; i, N7 W4 r尤其是当人类进入金融资本时代之后,交通的发展与建设除了能方便贸易、整合资源外,其自身的投资拉动效应和附带土地增值,本身也成为了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184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6亿美元而到了1900年已经增长到206亿美元,60年增长了11倍。
0 b* D( y3 M8 C# U( R8 R! N$ O$ w. K; H# ^+ d
与此同时,美国不惜血本地建设洲际铁路也将人类交通技术和工程能力提升至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才最终成就了美国,并在远离所谓“欧亚大陆岛”之外的形成了人类新的经济中心;并且,为超大型经济体的产生,乃至人类开启航天时代、信息时代打下了坚实基础。
8 H/ f6 O( h. L& F
/ \! |0 I) H) a9 c* `从某种角度来说,百多年后,中国的交通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以及“交通强国纲要”实际上也正在重复美国的故事
% ~, i9 a& f5 S; Q: R6 K
2 ]' S- M% ]# ~: {" Z1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