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杀鸡骇猴,美国下黑手令欧盟伽利略崩溃后盯上北斗导航

[复制链接]
第二天离婚 发表于 2019-7-20 0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事牛点评: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后却明争暗斗,太空从来没有和平, K( Z' C) y1 v" H
0 L- f: l3 D& U1 p: A( x- v
伽利略系统还不能实现全球覆盖,所以国人的感受不深。但这场自1978年首颗GPS卫星上天以来的最大导航事故,把不少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上来。
( y3 C2 w  g0 e- B3 N) {( {# Y4 b
/ W  W. |9 H: K人们可以注意到,在这个领域充满了“领地”意识的美国,正从各个方面造势布局,以期保持在这个领域的“领主”地位。- m$ ~# d5 @" l4 n# ?

7 ]6 j; C" @, }叫嚣“北斗威胁”,就是最新一例。
+ x- ^# |* ~0 c1 H$ ?- ?. C9 `9 l
近日,有俄罗斯专家指出五角大楼已经发布了关于需要限制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推广的报告。+ u. s+ g/ S+ f# i7 C9 w/ S5 F3 @

9 u; g2 v6 U$ y) X6 n) G7 k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四分天下让美国不安
1 T; {; r. k' b& J1 |1 K6 z' a4 ?. K! u7 V
目前地球轨道上约有1950颗卫星在运行,其中约849颗为美国所有。在这些卫星中,约上百颗卫星用于导航。
" m& \4 @. x! V, p7 I9 X
4 n* v. h/ l8 f
+ Z9 f% |( D; O* S自1978年发射首颗导航卫星以来,美国在这个领域一直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
4 u7 b" R: \# Q$ N: P0 j* h: R
3 [/ b( ]. \5 u; G1 M5 t' C! J# ^1994年,美国的GPS系统率先完成了全球组网,有高达98%的全球覆盖率。在轨工作的导航卫星保持在24颗,这是对地球多数地点、在任意时刻实现信号全覆盖必备的基数。GPS另有7颗卫星在轨备用。2 S1 A/ D) ^7 \

( ~7 e0 L0 k4 R1 L# w. j7 g6 Z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继承自苏联的遗产。苏联比美国晚了4年,于1982年开始让导航卫星升空,但是由于卫星老化、苏联解体等原因,完成组网和正常运行的时间较晚,到2010年,俄罗斯才补齐了24颗导航卫星。) L" ]) S7 S# ?; U' ^% }. ?& T

" I# P7 Z) g% n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在2011年发射了第一颗工作卫星。计划到明年补齐24颗工作卫星和6颗备用卫星。起初,伽利略系统选择的通讯频率会与美国的GPS互相形成干扰,美国一度威胁,如果有人使用伽利略系统的信号导航攻击美国,将击落伽利略卫星,欧盟被迫改变了频率。
: p& G/ k- `/ p' K8 G
4 A. k$ c5 G2 ^, x* i( A2 c6 C中国的北斗系统从2000年开始运作。2000年,三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2012年,包含16颗卫星的北斗二号系统开始为亚太地区提供区域定位服务;2015年,中国开始建设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系统;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三号正式提供全球服务。
- e+ L5 }0 j! m
0 z) m/ N- E# {) r" ~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a0 ?1 `( I3 [% I

4 I/ Y0 j! K2 n4 p从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可以看出,美国最强,中国发展最快。这不是美国喜欢的格局。今年以来,美国有意提高了对中国北斗系统的“关注度”,开始炒作北斗的“威胁”。4 P7 Q% a" [8 T3 \4 f7 r# \0 Z

, A& z( W1 M! t) g! _* {五角大楼为何叫嚣“北斗威胁”
) i8 Z8 H) b3 i: h  h7 q
7 n- |0 I, Q, G* e& P5 {美国之所以提高了针对北斗的调门,一个重要背景是今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下令制定计划组建太空军,这支部队未来将成为美国武装部队的新军种。
) W' `, E1 M7 b8 L& ^# Y# {. v( i; o2 y& D
新军种意味着大量的军事拨款,谁叫得凶谁得的多。
% r) @* c% U8 K  M% O
# @- h; q$ W5 m0 y- R2018年美国军费预算为6490亿美元。今年,美国的军事预算提高到了7160亿美元。这是个越来越肥的池子。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发现,除了政府采购外,还有60多万私人承包商在抢池子里的肉。
) `1 w: t" O# u
  p  d$ a& p; d) a9 n对甲方五角大楼来讲,自然是池子里的肉越多,抢肉的乙方越多越有利。所以他们觉得7160亿美元仍然少,提出了75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
1 c( C9 {  w0 a) B8 k# H+ o. R; @2 G9 u& M/ y0 S- E7 ^
要增加军费,最好的方式就是开拓新领域,制造假想敌。
1 u" J9 R. K& J% @
$ p! e6 d, H: `: ^' k4 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好是个合适的对象。所以,随着建立太空军的计划,关于“北斗威胁”越来越响。
% g. o. s; Q5 R4 ?% e0 P1 }
  t& e* J% h  i& m+ p* Z4 [2月,美国国防情报局说,中国和俄罗斯和武器化卫星是“在太空挑战美国的步骤”;
" S$ {, T, b7 G  r- k( e% V- q
; B  x6 }* j% T8 q4 T3月,美国空军实验室与国防部“国防创新小组”联合发布《航天工业基础现状:威胁、挑战和行动报告》,报告称中国航天对美国构成的挑战,就像“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样;
# S- x/ Q6 }, s* j9 D+ v( q4 f# v9 m9 w3 K
5月2日,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120多页的中国军力最新评估报告,大肆渲染“北斗威胁”。% ]$ q3 E% |) a# T: t( P& \
# {' B4 a+ H  U
为了强化GPS的军事用途,五角大楼已在筹划建立专门用于军事的小型空间站,强化GPS的抗干扰和抗打击能力。这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五角大楼针对北斗的一系列操作并不奇怪,目的就是获得倾斜的军事预算,保持美国在军民通讯和导航领域的领先地位。
0 C+ A0 L/ [7 r/ c7 Y5 \8 N8 _' c7 X+ k
卫星导航的安全性不能依赖他人获取,卫星导航的用途相对简单,主要用于车船定位导航。8 N) k/ H( E" C- u
8 a2 b, z7 ~1 f- u7 t* w

4 X& b7 H3 v3 ~; }2 W. o' ^# U7 d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开拓,仅在民用领域上,卫星导航的用途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凸现。+ T3 N* y1 v6 p
  [. l' ^. T) O. b+ O* S! N) l# N
SpaceX的实验还表明,由低地球轨道卫星提供的宽带,可能很快比光纤网络更快捷也更便宜。除了SpaceX项目外,目前美国的高科技公司都在跃跃欲试。: H+ s1 O5 |+ ^  z0 s0 e

9 ?* y$ {$ x! [; h% N! ]可以说,卫星导航不仅事关许多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前景,也事关国家安全,不可能依赖他人。8 `$ l' p3 G* K; }9 g, q  e
* U" n! Y; s, @9 g( m
也正是因此,卫星导航领域已经成了潜在的战场。5 F. n7 m7 W" l' i! |! h4 D; A
; o% v/ h4 s+ i, q/ Z' `6 H- j
虽然目前美国五角大楼的叫嚣还没有产生明显后果,但需要警惕,在一定条件下,美国会突然对北斗出手。
9 W5 d. l9 N! V( B, Z
( L9 I/ \% a8 k2 _. ^. ?' z9 O好在快速发展的北斗系统已足够成熟。国内大面积的应用已经启动,在国际市场上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介绍,仅专用半导体等,北斗系统就向90个国家出口了7000万件。+ a7 c7 M% z! Q
- i% O4 A# p" t- }' c; p% t) ~
越压制越奋勇,一直是中国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的基因。可以预料,无论怎么造势,怎么搞小动作,也无非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进一步强大的前奏* c* x+ p# S2 X2 K7 @

& {+ n) u+ v" l9 z/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9-7-23 1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9 00:33 , Processed in 0.0207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