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你来我往,美国CIA策反中国军政高层留学子女

[复制链接]
洞房不败 发表于 2019-7-15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合早报引述香港明报指,中国军方检视将领子女外国留学问题。
5 h3 c: n, S% e8 Y
  v3 }& J, ~% L: P1 x明报报道说,本月初,一则钱卫平涉间谍案消息在中国互联网热传,指钱卫平是因其子在美求学时遭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策反,惟并无详情,而北京官方至今未证实上述传闻,惟相关帖文仍未遭删除。
5 g2 y$ q0 H( [+ c+ E6 e8 b3 l) z2 X- G
据明报说,据北京消息人士向该报证实,钱卫平涉谍消息基本属实。消息称,钱卫平在美留学的儿子利用假期返家之时,多次翻拍和电子复制涉及解放军装备及载人航天等相关涉密文件,其间钱卫平虽有察觉,但并未深究,“至于钱卫平如何涉案,军方保卫部门还在调查之中”。
# W6 ~% K; i" ~! w
7 k. L. {1 c9 `6 {据消息透露,此前军方并未察觉到钱卫平涉案的蛛丝马迹,而钱的儿子在美遭CIA策反的线索亦是透过俄罗斯情报部门获得。今年5月底,钱卫平之子从美回国后再未出境,相信亦因涉案而被扣查。
# W8 ]9 G6 ^- U- h9 s
4 E, |# `1 n) H+ b" F; {9 N7 f- V$ m! X& c. V$ ^1 u
有消息称,除钱卫平儿子涉案外,钱卫平在美国的两名女儿亦被召回国,但目前尚未有她们是否涉案的消息。钱案爆发后,解放军正重新检视高级将领子女去外国留学的相关安全问题。1 u. s' \  l# [- ^
9 j" y/ g3 t0 M9 l7 X9 |$ @5 y( p3 [
明报今天还称,俄罗斯通报助中国破航天将领涉美谍案,情报共享建功。消息指显战略伙伴诚意。
6 U0 T: `% c6 E2 b( v
) v0 t! i4 V9 K: f! v, u0 I据明报报道介绍,56岁的钱卫平是江苏宜兴人,1980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是航天测控和通讯专家,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工程师,参与神舟1号至9号通讯规划及嫦娥2号月球探测系统设计师。他原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信息系统局局长。" @5 C4 t3 N) R$ q
. s5 I2 v6 b  D/ r$ G1 U: f
据消息称,钱涉谍案对航天科技及军方高新装备等均有重大影响,甚至超过2004年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刘广智父子涉台间谍案。
( b$ H+ U8 w7 t/ J3 b6 J
& D# W, j# M2 d/ q7 E4 l: y$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ookgrp 发表于 2019-7-15 16: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东方不败 发表于 2019-7-23 0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卫平(1963年-),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人,中国航天测控与通信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80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曾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信息系统局局长,装备发展部副部长,也是“嫦娥二号”、“嫦娥一号”和载人飞船的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媒体新华社曾于2012年报导,钱卫平在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史中,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亲身经历并见证中国“航天测控通信技术通过自主创新走出的成功道路”。
% y) t: T3 _  z+ U# h9 T! w/ \" x: t/ s! @
2019年3月,钱卫平出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同年7月5日,部分中文媒体批露,指中国网站、社交媒体热传,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钱卫平“日前下午开会被带走,并即时押往广州,晚上被抄家,据传涉间谍罪。但消息未获官方证实。”7月14日香港明报报导,指“钱卫平涉谍线索来源于俄罗斯。”、“解放军保卫部门在秘密调查后,于月初一次会议后将钱扣查。”、“由俄方通报中国军方高级将领涉谍案,在过往较为罕见,被视为俄方向中方显示对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诚意。”明报指称钱卫平涉案经过为“在美留学的儿子利用假期返家之时,多次翻拍和电子复制涉及解放军装备及载人航天等相关涉密文件,其间钱卫平虽有察觉,但并未深究”、“此前军方并未察觉到钱卫平涉案的蛛丝马迹,而钱的儿子在美遭CIA策反的线索亦是透过俄罗斯情报部门获得。今年5月底,钱卫平之子从美回国后再未出境,相信亦因涉案而被扣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戴忠工作室 发表于 2019-7-25 2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明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钱卫平月初因涉间谍罪被军方拘捕调查的消息属实。据悉,这是自2012年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陆忠伟的下属向美国传递情报被捕后,再有军方高官涉谍。
5 O# t$ O! d) @$ |& g   
9 w9 k& q3 ?3 b% K( w( R    这宗间谍案件有两个值得注意之处,一是钱卫平涉谍源于其在美国留学的儿子遭中央情报局(CIA)策反;二是有关钱卫平涉谍线索来源于俄罗斯情报部门。此案既向外界揭示中美之间的情报角力,又揭开中俄之间尚不为外界所知的情报合作。
+ O3 u# ~" f- J3 z$ k; M& F    / N8 h+ a( b1 w8 \' Y8 [- k
    钱卫平是航天测控和通讯专家,曾任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工程师、嫦娥2号月球探测系统设计师,参与过神舟1号至9号的通讯规划。他原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信息系统局局长,今年4月刚出任装备发展部副部长。. K! K# h0 d7 K
   
9 a0 O% I# f& t& c" |    消息称,钱卫平在美留学的儿子利用假期返家之时,多次翻拍和电子复制涉及解放军装备及载人航天等相关涉密文件,其间钱卫平虽有察觉,但并未深究。而钱卫平父子涉谍案亦令外界联想起中共曾经的「二刘」(刘连昆、刘广智)台谍案,同样是父子同时涉案。
  R7 e7 {& U- K4 q   
" }" O$ z' X" O3 s" q5 h8 {    在美高干子女或被招募
/ b. @# V9 J1 T6 Y- r5 {" U   
- g/ m/ [1 V- H) \    按照2017年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中共官员子女移居或在中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即需向中共中央汇报情况,但这种汇报不一定能使中共高层及时掌握高官子女涉谍情况。
" f) q8 n) F: ^$ r5 F' g3 \$ v& A    + N9 v% R2 Z3 s) C1 w
    2018年10月,曾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指,中共高层曾密令在美高干子女年内回国,同时禁止他们赴美留学,当时有分析指此举与贸易战有关。但钱卫平涉谍案表明,这些高干子女有可能成为美国情报部门招募的对象,高官的海外家庭关系或使中国面临情报泄露的风险。
$ O. W+ v& W1 L( [9 _2 ~8 J4 Z' y   
% P/ |9 Z6 }7 _1 B- K  T+ [    中俄情报合作背后的政治互信
2 D8 B( g0 G6 A    " |6 X6 K% w3 l  a" a+ G  V
    钱卫平涉谍案的一个罕见之处在于,该案线索是由俄罗斯情报机构向中方透露。一般而言,情报系统的密切合作是两国互相信赖的政治关系的标志,在冷战时期标志着阵营归属,如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5个英语国家建立的五眼联盟,就建立在高度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基础之上。因而此次中俄之间共享谍报,显示出两国在现阶段拥有较高的政治信任。
1 T9 Y6 s( n( T; Z    ; r: b2 e; m# S1 B! j( h
    中俄自1996年缔结「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升级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6月访俄期间,两国再将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已涉及情报交流。
) c) h8 s  l, {8 x: m6 F. Q   
9 i; h9 d5 s& w7 M& e    中俄在情报领域的合作或源于共同面对美国的压力。今年1月,负责协调美国17个情报机构工作的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DNI)发布新版「国家情报战略报告」,将来自「传统对手」中俄的威胁放在首位,延续了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做法。! g9 ?3 p2 }4 D" l
   
- l0 v1 m9 a) A3 U    有分析认为,在美国情报领域中,国家级别的战略首先剑指中俄,意味着美国情报活动优先针对中俄的活动,其中包括寻找代理人、实施各种颠覆活动,甚至收买官员和其他重要人物等。钱卫平这位中国军方的航天专家,无疑正是这样一位美国情报系统物色的重要人物,而同时被美国情报部门列为对手,亦促使中俄两国加强情报领域的交流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13:10 , Processed in 0.030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