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期天发生反对派组织的游行示威活动,它针对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对《逃犯条例》的修订。这次游行示威的规模相对比较大,主办方更是故技重施“报大数”。但值得一提的是,同在星期天,“保公义撑修例大联盟”宣布,已收到超过73万名香港市民联署支持修订《逃犯条例》。$ T# Y9 c8 w7 K2 R. y( F' M
. x8 i* C5 T! `( m, k5 n8 q# O
香港特区政府于今年4月向立法会提交了《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原《逃犯条例》是香港回归之前通过的,根据该条例,香港已经同世界上20个司法管辖区订立有移交逃犯的长期协定,但不包括中国内地和澳门、台湾。特区政府本次修例将内地及澳台纳入其中,条例草案还规定只适用于犯有国际上公认的37项严重刑事罪行的罪犯。! C' }9 i- z: a( y
0 l0 d3 M" x" g
0 ~! S9 l c; h( Z- v, M- k A这本是一项正常的特区立法活动,却被反对派和国际上支持他们的力量进行了严重的政治化炒作。试问,如果有杀人犯、抢劫犯在外地作案后逃到香港藏匿,有哪位市民愿意为他们提供庇护所,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们为邻呢?更何况一向以法治著称的香港怎么能成为少数犯罪者的“避罪天堂”。
6 {8 i9 b9 n O J) C% v
0 E; L _, ^( \) z3 U2 W( _但是香港反对派和他们的支持者却极力给这一修例行动贴上“威胁香港人权”的标签。在香港内部反对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就在国际上拉“声援”,拼凑所谓的“声势”。据外电报道,星期天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的少数西方城市也发生了人数不多的相同主题集会。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如果一些势力想搞政治示威活动,并有力量愿意为之“埋单”的话,搞这样的政治秀串联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9 Y' Q, B; q. D' y5 l6 e
8 q& `; H) E& o W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一些力量近一段时间与香港反对派明显加强了互动。香港两拨反对派人士分别在今年3月和5月访问美国,重点向美方告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的洋状。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与副主席接见了3月的那一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两次都见了到访的香港反对派,国务卿蓬佩奥在今年5月的那一次也会见了香港反对派人士,并且攻击修订条例“威胁香港的法治”。香港反对派人士在这期间还去了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 [/ L# x5 a- T, K7 z; k( f- W+ Z
1 |: _9 e/ S6 L+ {
英国和加拿大外长5月底专门就香港修例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末代港督”彭定康本月6日恶*攻击修订《逃犯条例》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次可怕打击”,还爆出粗口大骂港府的修例论据是“一派胡言”。
8 {* u9 O" k' P1 d" a# _6 J# s$ U! x6 u `# M! f# `% M
2 V) i1 q! L; \这些都是香港激进反对派搞政治动员急需的弹药。一段时期以来,香港人心思定,愿意参与街头政治的人明显减少,公众对港府落实“一国两制”的各项举措有了更多支持和理解。西方一些势力更起劲地就香港事务说三道四,给香港反对派打气,这成了后者多搞出一些动静的重要条件。
- D/ ?, ^/ Q2 Q; Z j
0 {* u* v2 T1 E, B+ F' r m1 p* X华盛顿这一阵子对插手香港事务表现得尤为活跃。卢比奥等美国激进政客还威胁要“检讨是否继续给予香港贸易及经济的特殊待遇”。这些显然与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有关,不能不令人怀疑美国正在把香港作为中美博弈的一个筹码来运用,甚至以损毁香港的繁荣稳定为手段来遏制中国发展。香港的一些激进反对派应该对此心知肚明,并因此加紧了与美方的勾结。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香港反对派这种挟洋自重的政治操作方式既不得人心,也与落实“一国两制”这一主题背道而驰。# t1 O' q# Z: _6 Y0 u; }/ l6 S0 U
( q) P: Z( z3 |1 t- B
然而从历史的大视角看,上述这些勾结活动和由此制造的波澜都是些无聊的泡沫。香港反对派和他们的支持者现在不讲道理只贴标签,而香港究竟怎样向前走,不是这些标签所能裹挟得了的。修订《逃犯条例》的目的是正当的,香港特区政府和主流民意为法治和公义而做的努力,绝不能半途而废。(本文系《环球时报》今日社评,原标题“反对派勾结西方撼动不了香港大局”)
& g* }7 ^4 Q6 y1 K% i* B) r O7 n1 D# ]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