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任何居民都可享用图书馆?温哥华的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出、借阅,图书外借手续也十分简便。只要提供身份证件(加拿大护照、枫叶卡、中国护照……whatever),加上水电费、电话费、银行账单,或其他机构寄出的任何信件,只要能证明申请人居住在本地,即可申请温哥华图书馆卡。一卡在手,就可在全温哥华各个分馆通用,随意借阅最多10本图书,为期最长三周。这个规定,适用于有合法加拿大身份的本地居民(公民、永久居民、国际留学生、持工签人士,等等),无论国籍,好像也没担心申请人到处流动,借书不还。$ W& B/ A w9 C
2 ^- x& p# u( w8 [2 m3 K- K又比如,图书借阅全程自助,完全无需人工干预。记得我第一次拿到图书馆卡,马上兴冲冲地选了10本书,按照操作指引,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扫描了借书卡和图书条码。完成后,我捧着书站在原地东张西望,等着图书管理员过来检查放行,谁知人家头也不抬,压根不搭理我。我等了又等,管理员却只管忙自己的活,没办法,只能上前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原来每次借阅图书,只需自行扫描即可带走,完全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哇塞,这信任度也太大了吧,图书馆还真不怕图书“失踪”啊?! P& ~0 C7 Q' V) v$ C' J$ ?
6 r8 J: P g+ y& Z$ g' _# k7 e
6 p" M1 R w( R D/ E& N. S4 E* P- p
: t9 t6 f; ?2 ?* O+ r* z! w4 l" O
% c4 f; _5 P. s
自助借书,扫描完成,即可拿走
$ @5 y& e4 t6 T* _ e$ |/ I$ ?' C8 _6 J. l
借书如此,还书就更逗了。我抱着一摞书来到管理员面前,放在桌面上等她收回。谁知她又来一个不理不睬,只顾忙着整理书架。我等了几分钟后,她大概也觉察到哪里不对劲了,过来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指一指桌上的图书,问能否帮我先办理还书。她一听,呆了一下,奇怪地瞟了我一眼,说你先放桌上吧,我忙完这些活就来处理。什么?就放在这?那我怎么知道是否完成了还书手续啊?万一……不过转念一想,当初自己借书的时候,人家也没在旁盯着我啊。嗯,好吧,既然你相信我,那我也相信你。
6 M2 G/ x% T" q$ M$ b1 s/ t1 z
& }) G% i1 q9 I& K8 r- g, e
5 C2 l) L+ A6 C+ T" b4 u* M) k" ?, o! o& @3 o! n
无人值守的还书处,放下=还书! T ]/ F" e: J4 W# p) m
3 A$ Z+ G, a& v7 q2 n9 x
图书馆如此,其实超市也一样。一般大型一点的超市,都设有自助结账通道。选好货物,如不想排队等候收银员,自己可以在自助结账机器上,根据操作指引把货物一个个扫码、装袋,最后用银行卡结账即可。如需帮助,可求助超市职员;当然,如你喜欢自行操作,人家也不会过来打扰。我在一旁一边看,一边感慨——这可降低了多少交易成本和时间!难怪提倡诚信社会,实在是人人受益啊。) m+ |9 w+ h1 O( F
2 O! J- r5 G: d9 v
. u3 v3 b9 R8 n# H; s7 s; o2 M- {6 P1 z
' o& S; X+ ~1 J* }
: s2 n4 }2 P3 a! }, `) K
超市里自助结账,无人监管5 L" p0 y, @" q4 t; i' D
. V# ^: B+ l9 { j, w$ O" k
还有一次是去参观博物馆,按馆方规定,未满11岁的女儿可以享受半票,可我没带她的身份证件。一问工作人员,他却说无需出示证件,只要女儿自己告诉他年龄即可。啊?原来加拿大还有这样的操作?——只要你敢讲,我就敢信!! l. w( N: [* G7 v1 k- W' P: T
4 V+ k2 \4 {$ P+ ]
1 W. Y4 S. l6 A" K0 j; s8 g7 P
, {+ R5 m8 v* m一直在想,什么样的社会,运行成本最低?在一个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固然重要,但互信互爱更加显贵。一个讲规矩、讲诚信的环境,该减省了我们平头百姓多少的麻烦与不便啊——无需总是互相怀疑、互相提防、互相伤害,大家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资本和资源,来发展其他兴趣、爱好、事业——这,是多么珍贵的人文环境和精神土壤啊!' f/ {" t" @% r
# G: j; S+ L+ e3 ~
Flora, 矛盾体小女子一枚。既是陪读妈妈,也是高龄留学生;既喜爱中国历史文化,也欣赏MBA现代管理;既含17年银行工作经验的严谨,也有此心安处是吾家的散淡;既热衷游山玩水,也喜欢长宅家中。闲时笔耕,愿生活琐事、点滴感悟、嬉笑怒骂,皆成刹那芳华, [- E, ~4 Z2 I e. D! t; g5 ?
a' V0 r: s+ h! k9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