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在广州的研究团队,早前宣称借助令人感染疟疾"疟原虫",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继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其说法引起争论,连知名疾病专家钟南山亦提出质问。参与研究的医院上周五(15日)回应称,该项目已暂时停止。1 P8 W) f2 t) V O
3 g5 L+ E" t, c% u: k1 T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小平所率领的团队,自2016年起在医院正式开展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试验。陈近日发表公开演讲时表示,其研究团队向部分癌症患者注射含有疟原虫的红血球,30多人中有5人效果明显,当中2人的病情出现转机,有治愈的可能。其原理是感染疟原虫后,其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自动杀死肿瘤细胞。4 J; F8 S( M, Z! Q' M5 H
1 s2 s9 u" U' Z% }& M/ n 消息传出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即收到大量志愿者报名。惟知名疾病专家钟南山指,疟原虫会令人体出现周期性发烧等症状,故疗法即使有效仍存在很多问题,"发烧太高需要控制,另外感染疟原虫之后,病人要被特别防护,防止蚊虫叮了病人后传染疟疾"。6 K& x! x" P# f, O0 P5 L
( m Q7 j! ^4 Q0 p
% a& m, m8 \5 Q0 M9 V$ }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负责人回应称,医院上周五接到中科院通知,已经暂停这个项目。他又称项目非院方直接负责,"通常由中科南华生物他们确定好了病人送来医院,我们只能接收"。; |) ^2 {: X( [* z
* M; H( @, b, q+ w m+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