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度] 印度电影人到中国“淘金”

[复制链接]
那夜快点忘 发表于 2019-1-25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17年大火的体育题材电影《摔跤吧!爸爸》,到2018年初的青春励志片《神秘巨星》,再到最新的商业动作片,印度著名导演、演员阿米尔·汗在中国掀起的“米旋风”仍在持续。近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娱乐圈频频制造热点,风头正劲。" q+ ~- O9 P& ~' W, k1 {

: L% }. t& w% D/ y# g4 @6 P0 K  南亚文化学者何赟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曾有过巅峰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篷车》《流浪者》等诸多经典印度电影在中国广为流传。之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展开,中国进口电影的来源国更多转向欧美,印度电影在华影响力不及从前。直到本世纪初,部分宝莱坞影片进入国内,印度电影再次走进中国年轻观众的视线。4 _- t2 `& C* C

5 g  D- \  c2 j1 ?4 A7 [  “此间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阿米尔·汗,他第一部被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影片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来发行的《我的个神啊》等也都收获不错的票房和口碑。”何赟说:“尤其是2017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在排片率较低的情况下一路逆袭,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惊人地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一举创下印度电影在海外的票房纪录。”7 B2 j# t7 {/ S

0 m1 i" n. E1 z! o, Y% z* ^/ y  对于宝莱坞电影进入中国院线,印度本土媒体和国际舆论都给予了格外关注。新德里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神秘巨星》的制作成本为1.5亿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在印度国内的票房收入为6.3亿卢比,而在中国内地上映后,仅三天时间便收获17.4亿卢比票房,不但远超其国内收入,还打破了同期由《摔跤吧!爸爸》创下的8亿卢比的票房纪录。
' p- p3 T0 p1 g2 f. S/ w0 w/ r% c8 E9 N0 Q& u0 r  R6 N* c
  记者注意到,在新一轮印度电影输华热潮中,阿米尔·汗的影响力遥遥领先,而他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同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人开始前来中国市场“淘金”。
3 y5 n# _7 U0 B2 j9 C  c) [( n4 n$ i# s# S2 \" V

$ |+ Z% t4 z) ?
$ p  \$ n0 w/ N, v% B9 m5 W  印度人只知中国功夫片: q0 Z9 ~3 I: E' W6 o

' V# }: J! A9 |; C% D  和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票房、口碑双丰收相比,中国电影在印度的表现明显不如人意。记者采访时发现,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业内人士,印度人对中国电影的认知普遍有限,而且大多停留在武侠、动作片等刻板印象阶段。成功进入印度院线上映的中国电影寥寥无几。
5 @+ F! V( X; o
7 R% N+ I1 R4 ~  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印度青年唐汉明在大学毕业后曾到中国学习汉语,并在留学期间看了大量的中国电影。“我很喜欢张艺谋、田壮壮导演的作品,‘哥哥’(张国荣)和巩俐的片子很精彩,周星驰的电影很搞笑,‘山争哥哥’(徐峥)的喜剧片也很好看……还有贾樟柯,有一年他参加孟买电影节的时候,我给他当过翻译。”
; w7 W- u. W* f1 u* V0 O* I& e. y! ^, V3 `- c! N8 H
  但唐汉明承认,对于大部分印度人而言,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十分刻板,仍然停留在功夫片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香港的《射雕英雄传》出了印地语版,比武打斗的中国面孔说的却是印度人的语言,这在当时让大家都很着迷。”. h( r1 X' t3 M4 T, w6 ^5 d' \

% J' S4 f. F) n  不久前,在孟买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课堂上,老师发起了一场对中国电影认知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说得出来的影星仍是李小龙、成龙等人,其他则所知寥寥。大家表示,除了印度电影之外,看的比较多的还有好莱坞、韩国和日本电影,“偶尔看到一些中国电影,感觉故事也不那么吸引人”。
8 z. V4 l; W1 o9 T. D- |
- L# q& i- T5 }$ W: y  记者查阅资料时发现,本世纪初香港电影一度进入印度市场,2002年占其进口外片数量的9%。除此之外,中国影片更多是通过电影节展映进入印度。近年来,随着双方政府助推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出现了合拍片和借助网络平台进入印度市场的新趋势。& y! f- I3 c  g; {! E7 i1 ^9 l3 V

6 P5 O( o5 u" f5 N9 K8 N5 z# R  据了解,2014年9月,中印双方签署了电影合作协议,随后接连推出以中方为主的《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大闹天竺》等合拍片,但相关影片在印均反响平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熊出没》等动画片发行印地语版后,通过当地电视台和YouTube少儿频道进入印度,短期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和点击率,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
7 c( W/ h  [5 _; [" L9 f( N' d. k+ D. \+ K: g4 m; C0 ]  k
  中印电影合作才刚起步% e  l0 @  B0 h

9 v& r/ {8 c" a' Q' ?  {  谈及中印电影交流的现状及未来,两国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两个重要的电影大国,双方的合作足以改变世界电影版图。但就各自庞大的电影市场和观影人群而言,两国间的电影合作才刚起步,虽前景可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 F/ \+ s/ H( l( a, b0 I, u
  M# S; @; K  g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阿米尔·汗曾多次表示,愿意充当中印电影合作、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久前,在宝莱坞会见中国驻印大使一行参观访问时,他再次表示,印中都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两国文化有诸多相通之处,因此能够深刻理解彼此电影所表现的主题。- R3 \7 ?+ C+ b3 }# [5 y( _' }7 a

6 H3 U7 Z3 E/ h4 O$ p- U6 {$ a( j  “相较于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热播,中国电影在印度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我愿意做些推广工作。”阿米尔·汗说:“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法显、玄奘等著名中国高僧前来印度。而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也曾前往中国……我愿与中方探讨合拍《菩提达摩》,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印中交往的历史渊源。”
: |) w/ y4 ]; O, \, e0 t5 g  L8 M3 w/ ]& s# e# K* s
  印度影星加甘·马利克也对中印电影交流的前景充满期待。他说:“中国的技术和印度的创意一旦结合,那将是非常棒的一件事。”7 e0 p5 H9 C+ G7 b- {
/ }7 X! P; d& k; |
  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与印中电影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了2018中国国际电影节。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基肖尔·贾瓦德建议,中印电影合作应该取长补短。在他看来,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但印度人偏感性,家庭观念浓厚。为此,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电影不妨多些音乐和情感元素;与此同时,宝莱坞电影则应更多地借鉴中国功夫片的优点。
. G# l5 Z8 A8 C1 k2 c: ^$ ^
4 p' ?. Z+ y4 Y5 Z  西南大学教授付筱茵指出,中印电影界都与好莱坞有深度合作,且成熟度均不低,反观中印之间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双方应该各自总结海外合作的经验,将其运用到合拍中印电影中。总之,两国电影合作应该由易至难,从民间交流开始,进而发展到由市场因素助推,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 [( t7 i; A% V
7 E) ?1 g8 R; a; w' J-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注 发表于 2019-2-4 0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19 16:40 , Processed in 0.0242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