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当地时间1月23日,美国华裔水文学家陈霞芬法律维权基金会发布消息,称陈霞芬的律师团队已于当地时间1月18日,向美国俄亥俄南区的联邦地区法院提起了联邦诉讼。他们依据《联邦侵权赔偿法》,状告美国政府对陈霞芬恶意起诉和错误逮捕。陈霞芬说:“我是一名忠实而又勤恳工作的美国公民,从来没有料到由于各个级别的多名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使我成为他们一手造成的严重不公正的受害者”。7 ], J% z$ s s$ [& R
$ B9 {- h3 `' ]3 F% [( D
9 W# D8 y- f) v) {' `# {
' q) D6 \9 l4 h% {# [+ v陈霞芬照片。(图片来源:美国侨报网,陈霞芬法律维权基金会供图)
9 r. f V3 ~" V1 \, t9 t. e/ G+ ]7 e6 G7 S4 T) z
$ t% Q+ ~2 Z8 |' z7 x陈霞芬一案缘起于2012年5月24日。那天,一名美国政府雇员发电子邮件举报陈霞芬,说她“虽然是美国公民,但却是中国人”,说她有间谍嫌疑。( j+ U) L, b* G3 s) T3 t
! Z: a& | c5 p! n7 @2 J1 y. D
2013年6月11日,陈霞芬在工作单位被美国商务部派来的探员盘问了7个小时之久,并且没让她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作为一名入籍美国将近20年,已经把美国中西部当作自己家乡的水文学家,陈霞芬开发的俄亥俄河谷洪水预测模型挽救了无数生命,也让她获得许多赞誉和嘉奖。3 _7 O$ u5 `" D! e+ K& a
! S8 Q/ w4 l B; n, e( Q2 F; T2014年10月20日,当陈霞芬踏入位于威明顿市的美国国家气象局办公室时,面临的却是联邦调查局(FBI)的探员。当时,办公室的后门被打开,6名FBI探员走了进来,指控陈霞芬“盗用密码下载有关美国水坝的敏感、机密信息,并透露给一位中国官员”。' P5 m/ e J/ c5 b. O# S9 `$ |
) g2 q. }- R6 d# z
: g7 D8 S L: b. D
6 a1 U. \1 ^5 j- U7 x当天,陈霞芬戴着手铐,当着同事的面被带走,她同时面临100万美元罚金和25年囚禁的指控,而且还被打上了“间谍”的标签。那天晚上,当她返回位于郊区的家里时,几辆电视新闻采访车已经停在她家门前。她被指控为间谍的新闻已传遍全世界,就连她在中国的家人都已获知这一消息。9 F m6 ^! k. a5 I9 |
; p/ C/ A ^( {$ P+ ]; g2015年3月10日,在案件开审前的一周,检察官主动撤销了对陈霞芬提起的所有指控,并且没有作任何解释,也没有作任何道歉。然而,留给陈霞芬的,却是高昂的法律费用和名誉扫地——她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和她的声誉被毁之一旦。+ m- Q) C' a r0 S6 W8 ?
5 K Y2 j' S7 ^8 X& s h5 ~
更糟的是,2016年3月11日,陈霞芬被美国商务部(国家气象局的主管单位)解雇,理由却与被撤销的指控类似。
0 [; Z2 r4 Y. }4 G- S
* Z- o: o& l) W" u, ?, I7 E2018年4月23日,审核陈霞芬被解雇一案的行政法官Michele Szary Schroeder女士,出具了一篇长达120页的裁决意见书,认为美国商务部官员隐藏了那些本来能够还陈女士清白的证据,解雇陈女士的两位官员“更关心的是让自己显得公正,而不是做公正的事情”。* Z V. x0 }) `( U& g$ f
! r& t1 k4 D1 P6 X: V$ e$ t: ?. O除了责令美国商务部恢复陈女士的工作、补发拖欠的工资,并支付法律费用外,这位法官还指出,“从他们死不认错的证词来看,如果他们不承认2+2=4,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 \, [; y# ^5 w6 S2 m! e0 n ^2 ^ V! J% x
2018年6月18日,不服上述判决的美国商务部提起上诉。陈霞芬至今也没能重返她在国家气象局的、她献出了毕生心血的工作岗位。6 N5 O* ]3 m( e0 L4 ?5 Y
! E5 Q I' R/ Z陈霞芬的遭遇除了获得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众多亚裔团体和民权机构的关注,包括美国民权委员会、国会亚太裔核心小组、百人会、美国华人联合会、亚太联盟等。
1 m5 o4 U3 @7 \- ?# F. Z# F( K
7 B) o: h/ z8 q: C$ t" M* MMichele Young律师表示,“一个毫无事实依据、明显带有种族偏见的指控,引发了一场现代版的猎巫闹剧。政府官员隐藏了明明可以证明当事人无辜的证据,浪费数十万美元纳税人的钱,试图证明一个‘中国人’是间谍。为了彰显尊严、公平和美国价值观,我们必须为陈霞芬女士伸张正义。发生在陈女士身上的事情再也不应该发生在任何美国人身上。”7 M6 h) Q4 d; m
+ w+ M: u# q6 A) L3 a/ s$ K8 N7 j1 s陈霞芬聘请的两位律师,其中Michele Young来自俄亥俄州,擅长公众利益方面的诉讼,另一位Peter Toren来自华盛顿,曾担任联邦检察官,擅长于计算机犯罪与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是《知识产权和计算机犯罪》一书的作者。1 @3 U! u) s- W( c" B+ t2 x1 N
/ k S% E3 y8 Z5 Y+ j+ CPeter Toren律师指出,“如果政府从一开始就进行恰当的调查,而不是定向地蓄意诬陷陈霞芬这样一位忠诚、爱国的美国公民,她就根本不会被起诉,她的生活也不会被毁掉。我们致力于为陈女士伸张正义,帮助她尽可能地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尽可能阻止将来再发生这类不公正的事情。作为一位前联邦检察官,我期望联邦政府可以更加负责地、更有道义地处理此案,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 t/ k9 i+ l+ J' Q P% Z) E5 G, f#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