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私营企业之一、丹麦拥有117年历史的清洁巨头ISS集团决定退出13个盈利不佳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洲和东欧的发展中国家,预计将裁员10万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5。 }$ H( R% t! y# I' {
( {% B- t# p4 a2 `. ?7 N+ M- |4 J; w# d5 ]& e' R& S4 v
. z" v1 m& q1 H! c r
# H, z2 J' P B$ K8 J5 T5 R 公司CEO Jeff Gravenhhorst周一表示,未来两年内会陆续退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巴西、智利、以色列、爱沙尼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等13个市场,约占集团收入的12%和运营利润的8%。预计出售上述业务及简化成本所得的3.83亿美元至少有1/4用来回馈股东,并投资到工作场所、技术和餐饮服务方面(catering service)。
* m5 p8 @, z: [. p$ g' r4 b
# D5 F3 f1 k3 o* X, S6 p: c 同时,集团希望扩大在全球4000亿美元的关键账户市场(Key-account market)份额,即主要与全球最大型企业和大型银行等机构开展合作。公司表示,目前在关键账户市场仅占据了2%的份额,但今年前八个月贡献了收入的56%,以及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的46%。
0 ^5 @ ?1 {" g& V% w- K$ H# N6 ^5 V4 L5 {0 ~) M) a( c* a6 E4 J
7 _9 H$ w; F9 @/ K0 o5 G 不过,今年前九个月,公司的未经调整税前利润同比深跌55%,股价自11月中旬以来重挫,上周触及2015年以来最低,今年以来累跌近20%,引发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据彭博社报道,主流投行高盛曾在11月建议其客户开始卖出ISS股份,因担心公司前景不佳。4 B) ?9 t$ g' a6 M$ y3 H" a2 I
. |4 C8 ?" `7 P+ V2 f' J2 @
ISS预计,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虽然会舍弃50%的客户(从12.5万降至6.27万)和20%的雇员(从49万人降至39万),但可以“显著简化业务、减少复杂性与风险”,预计会在中期驱动更为强劲的有机增长和产生更有吸引力的金融回报。公司预计从2019年起,每年的有机增长率为4%-6%,大于今年的1.5%-3.5%,也较2017年的2.4%至少翻倍。7 R/ Y2 @ N% X) b# F
$ `, t& h, _. c- ?& m2 m 不过该公司的丹麦股价跌近6%,刷新52周新低,令年内至今跌幅扩大至逾20%,引发一些分析师惊呼“被错杀”。8 T2 b& C2 r% M7 f( H: f
0 N1 ^4 |4 a# f9 [4 M
丹麦最大商业银行之一的Sydbank分析师Mikkel Emil Jensen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市场有些过于短视,ISS的重组计划旨在获得稳定利润率,而不是更高的利润空间,也会投资机器人等来保持跟进业内最新技术。公司撤离增长潜力不好的市场是长期投资利好消息,不理解为何股价反跌。
6 Q- y7 m2 F) k% h" w' d( k
8 s4 Z! D0 U5 F8 q5 [" e 金融博客Zerohedge则认为,尽管压缩成本是对股东利好的举动,但剩余的39万雇员效率能提高多少尚不得而知,更何况,全球较为贫穷的一些国家中将有10万人失去工作,都引发市场担忧。0 N y# Q6 H- K0 {. O
9 q. S* Q( f2 ?7 L# r; g- T 华尔街见闻近期提到,接近年末时,欧洲大型企业反倒“争先恐后”地公布裁员潮。先是瑞典家具巨头宜家(IKEA)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掉7500个冗余的行政类岗位,堪称公司史上最大规模重组。接着是德国化工业巨头拜耳宣布,到2021年前将在全球11.82万员工中裁减约1.2万人,并减计38亿美元资产。
$ h7 j- G" Y& _- s
: G9 v- u' \. i4 W 此前富士康、福特、大众、Verizon、庞巴迪、通用汽车都被爆出裁员计划,鼎鼎大名的行业巨头都在预判全球经济寒潮来临。全球需求市场的衰减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显现,裁员风暴在三季度出现、在四季度加速。
; {% a+ m+ Z, U' d# Q( o" Y# Y+ P8 f5 _( T*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