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17日发表原题为《美国关税战的一个意外结果——正帮助中国提高竞争力》的文章称,白宫与中国的贸易战产生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位于制造业中心珠三角的众多公司,如今加速转向制造更高质量的产品,与美国产品相竞争。
+ v, [: w' x2 _4 s' R; R( ]/ ?' @7 X5 u& f
关税使产品变贵,向美国销售灯具等照明产品的LTS集团的迈克尔·陆,为此在工厂使用更多机器人来节省成本。他还把低技术生产转向亚洲其他地方,留在深圳的将是研发业务,以及一个技术工人团队制造更复杂的产品,比如智能照明产品。陆说:“美国关税促使中国向制造高端产品发展。长远而言,它帮助中国提高竞争力。”$ E# S# d4 A/ x/ o
" f. K9 V, g& ~, l' a9 X" I: T1 g; _- Q
中国经济曾依靠大量生产从袜子到玩具等廉价产品而壮大,如今开始升级产品,过去几年来把低技能工厂生产从国内迁出,转而打造使用先进技术生产高价值产品的经济。美国关税势将造成对美出售低价产品的赢利降低。中国企业如今正重新考虑自己的业务,政府也在提供更多措施协助转型。加快(中企的)这个升级进程,肯定不是特朗普关税的目标。美方的目标原本是阻止特朗普政府所称的不公平竞争。
7 P- H2 x2 g! d, ]在珠三角,向高价值产品的转变其实早已开始。2000年该地区17%的工业产出属高科技产品。据当地政府和汇丰银行研究的数字,去年这个比例上升到44%。# V* c8 ]! I9 G) m" ~2 T
- H7 U- d9 }5 f1 k9 I8 [2 k% ?; _1 X" {5 z, m5 K
吉米·廖所在深圳的酷搏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和修改用于智能手表、专用照明产品的计算机芯片。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情况下,公司许多客户的产品会受到影响,为此他们不得不设法降低成本,包括向廖先生寻求更便宜的芯片。廖的应对之策是:减少向美国芯片供应商高通公司的采购,把更多生意转向中国本土供应商。他预计,到2019年公司一半的芯片将来自中国,而去年是20%。此类采购将有助于支持中国花巨资培育的本土半导体产业。廖说:“国产芯片性能或许不如美国的。但本土厂商很愿意同我们一起改进芯片,也的确正在大大改善。”! B5 ^- m: C+ I& n& o$ z7 O
7 _- Z' N+ J. ]; B4 R
$ g" f& w. J- L& {& o, t
在深圳以外地区,仍有不少粗粝的工厂小城,低矮建筑里不断生产出廉价家具、服装和化工品,但如今,那些地方也出现变化迹象。在最近的贸易紧张之前,随着珠三角地区工资水平上升及政府收紧环保法规,生产低端产品的工厂已开始迁往内陆或别国。业内人士说,(低端产品工厂)从中国的自然迁出一直在进行,但如今中美贸易争端加速了这个进程。
# C5 `; `4 a8 f: Q3 r3 D: [
! \9 `7 Q# @: K"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