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7日发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刘遵义的文章《美中贸易战的背后是两国力量竞争与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高涨》称,中美贸易战其实跟贸易无关,而是两大动态事件对中美关系同时发作的结果。第一个事件与中美角逐世界经济和技术统治地位有关。第二个与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全球特别是在美国抬头有关。 " w6 u5 D% c6 Y( N
( O- d. c, r" y5 v) G( [: Q
文章称,中美竞争早已有之,虽然没有形于外。它不肇始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亦不会因特朗普离任而消失。之所以现在尖锐起来,是因为2000年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10%,到了2017年却急剧增长到美国的三分之二,照这种趋势下去,恐怕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就会追上美国。/ [' r; T5 f" G3 `8 C
1 \) ]7 Z8 ~+ Y+ `- H6 [, T
文章认为,竞争未必不好。举例来说,为了造出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美展开竞争,结果两国都造出了更好、更快的计算机。
3 ^& d" p8 i6 i, |# \! l; i$ E
" t a, t* `5 N, w: h" \5 q& V 今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顶点”计算机击败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冠军,“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中国国产芯片,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问鼎该榜。因为贸易战,美国可能中断供应先进的半导体,这多半会更加坚定中国自给自足的决心。3 D; p4 h1 h& |" k
{8 Q2 y# N) |1 L
文章称,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在美国及世界各地抬头,也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与投资。这些情绪虽然不是特朗普掀起,但他非常有效地利用这些情绪并把中国塑造为反面角色却是确有其事。
7 U, x; z3 v! ~! U# l1 A: v k
$ j1 `' \- R7 i! U 文章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均。全球化让许多国家受益,包括中国与美国,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全球化都没有实现普惠——于是出现了失败者。
: G: k3 F' E; E; z; z$ a8 y
/ P$ A! ], X2 s+ [! V( }2 U$ \ 文章称,特朗普同样信奉零和原则,即一个国家得到好处,另一个国家必然蒙受损失,因此他认为,充分利用美国的体量和实力,与各国一对一磋商双边贸易协议可以改善美国的处境。
$ e8 B7 U. B- \3 W6 y1 W* |/ y" N' P2 G% Y1 \0 m [
' |; w& E% s0 y/ K6 ] 文章称,特朗普的一个不满是美国没有从中美经济关系中得到足够的好处。中国通过大规模扩张外贸岗位,使6亿人口摆脱贫困。美国消费者也享受了20年的物美价廉。
' J" A( f, l( \* u: A! y- O+ z) _; l- S! B6 P
最后会怎样呢?可能除了美国之外,中国与世界所有国家会继续维护当前在世界贸易组织下的这套多边贸易制度。归根结底,所有国家都得到好处并将继续从中受益。然而,中美关系今后必须小心驾驭。1 U6 R6 q r7 x7 l6 X
) a% N7 I1 e+ i, Q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