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并且公布机构及项目停办名单。
0 e3 p# y. p' t4 i# M1 ?- q" t8 I% a' H, }
其官方网站的消息说,截至今年6月,本科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90个。这次停办的办学机构和项目是234个.$ E7 \- x- X: J5 w8 G+ h1 R
8 p* O, {" H6 G
消息列举了一些终止这些机构和项目的原因,包括资源引进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满意度低、吸引力弱等。而停办的举动“不仅是近年来完善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方式的重要成果,也突显了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坚决推进淘汰更新,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7 l, Y+ u6 W* e7 P& _! Z$ s! J
3 {$ y, W" B0 H% p, e6 @% B6 U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特别提到,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六个中外办学项目遭到终止,这意味着中国最有地位的学术机构也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在打压西方思想和观念。+ V( G" E2 V0 m! y5 {' C, L; E3 n3 L" Z
# Z7 d" h. d" q, x( y$ o6 l* t& v, c) B0 ?2 J v( _" j
5 @" o- N1 w' S' v" v2 N8 ^6 E 但澎湃新闻的报道引述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赵彦志表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规模型增长模式已经遇到天花板,教育部的决定是众望所归。
- B. o! j: E$ v0 R# V3 G: H/ K1 X8 R
由此可见,外界对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到底哪种说法更具说服力?
, d+ W5 Q3 v- k3 F) I+ b
: k& k7 h4 w% s- H2 B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王军涛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三方面分析中国政府这次的做法。
# h5 Q5 O9 ~5 c6 d4 V) s/ B7 X6 L* a
) ^" U- q K* l- Y# l “共产党集权社会最主要一点叫控制一切,但有一块不被控制那执政党就会觉得危险,这是一个。第二个,我觉得是有人要立功、表态。可能(教育部)经过研究,为了和中央看齐,而做出这个决定。因为最近习近平的讲话在讲政治,那教育部就认为要在教育这方面落实共产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而西方价值观不符合这个目标。还有一个就是现实中的利益。例如一些原来对西方知识持半欢迎态度的学校,他(学校)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独大,于是他(学校)也支持教育部的举动。中国一些民间的、官办的学校有自己的利益,西方的教育机构对考生来说有更大的吸引力。这个就像保护民族工业一样。”
" j. r1 v8 P; V% W+ S
# J3 O' d* w$ V+ {: N4 ^% N 旅美学者吴祚来认为,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被关停是必然结果。+ k$ b; s, T/ f3 X
8 K+ g$ S; z) T2 k “西方担心中国利用合作项目来套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中国担心西方的意识形态随着合作办学进入中国,他(政府)也很难控制所有的项目,还有保证这些项目不被对方利用。”
; D8 M& M+ F4 i
6 b) ^0 U" J% f4 C- J8 O 记者在查看停办中外合办项目名单时发现,在中国所有地区中,终止教学项目数量最多的是黑龙江省,共有100个项目被中断,其次是有31个项目被停办的北京,和有28个项目被停止的上海。5 b! z# f4 w0 D7 I
! L* j* U1 c" |5 w. O 吴祚来告诉记者:“这个可能和这些学校的规模有关。好像北京或上海做的非常大,很多机构都是设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地方的资源比较强大。”
# P5 v5 ? W) m2 a
. T5 v4 q7 \! x0 P 中国教育资源一向紧张,一些大城市甚至会出现没法上学的情况,开设合作办学机构似乎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中国教育部在过去一年里关停留五分之一的合办项目和机构,是否会导致中国的教育问题进一步恶化?) p3 B( }; e1 t7 ^
3 I) t2 _+ S! i9 l# n 对此,王军涛说:“会影响中层或底层的人士,对于高层人士来说,我认为不大会产生更大的反弹。”
3 V- I2 `8 e4 I9 D( S" F1 f. O* j
吴祚来也表示,合作办学的受益者其实非常有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会通过其他方式,好像互联网学习来取代合办项目的教学。2 l4 ] Y# _9 P- P/ b9 u
: ~% o4 n" ~4 g1 j1 A' l3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