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与中兴交易7年时,中国官民的爱国热情瞬间被激发,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环球时报》的反应。该报总编辑胡锡进当晚就在微博发出我们都是中兴人的煽情评论,号召“中国社会一定要支持中兴,力挺华为”。该报后续报道、评论的标题,如〈告诉你美声明背后真相中兴有理由不服〉、〈美抛中兴禁令中方已准备好亮剑〉、〈制裁中兴,美国公司必将跟着一起痛〉、〈美国人信誉靠不住须全力发展国产晶片〉等,都涂满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色彩。
# t. A3 |) B) |, i- J2 x
7 W+ z I- G$ c 但是,中兴休克的代价不是爱国热情可以抵销的,高科技的芯片不是爱国心可以替代的,中兴8万员工的生计不能靠喊打倒美帝的口号维持,涉及的商业道德、规则、法律问题更不是中国亮剑就可以解决。中美三轮贸易谈判,中方都把非关税问题的中兴列为谈判重点,甚至为救中兴愿意增加美国商品入口、放行美国高通并购中国恩智浦,没有表面上那么爱国、自信与强硬。
, ^$ ~; ?0 E9 } e# B3 [( s1 n
) Q" a* K! O1 i7 i Q! g% w! j! o8 v2 s: q. _
m$ p5 _3 G, F$ j4 ?$ C5 c: J5 f
最终,中美达成的协议令中兴支付巨额罚款后成为美国监控下的加工机器,中国官媒还要踩多一脚,公开批判中兴受商业利益驱使,“不惜涉险破坏与美方合作的基本规则,违反美国的法规”,警告国际型企业“不要用商业利益来裹挟政府”,强调“国际市场做生意,讲究的是契约精神与规则法律,而不是政府的行政介入”。
s2 D9 C- [/ a2 Z- w8 M) h
2 g$ n6 G! |8 T" x I, A( ?4 ~ |7 d 中国官媒态度的转变,显示特朗普在中美贸易战中先赢了一回合,给中国上的游戏规则第一课也初见成效。但是,守法意识薄弱是中国官员、企业、民众的通病,不是上了中兴这堂课就可以解决的。尤其是,中国如今财大气粗,官方致力争夺国际话语权、规则制订权,民间动辄要政府亮剑、在海外唱国歌闹事耀武扬威。
; v% d% J) ?* Z. b
( `% h3 C! x. X7 i; z. f; {% Q; V 契约精神离不开民主法治
% j, B% b Y9 d9 g
P4 U2 O2 A: S( J# o/ ] 中美虽达成放生中兴协议,但不等于事件画上句号。其一,中美的高科技冲突、贸易冲突不会就此平息。中兴在美国监控下,或不能再担当中国通讯业龙头,中国政府将扶持新的通讯巨头,无论是研发“中国芯”,还是通讯设备出口,都会继续得到政府资助,也免不了与美国产生新的冲突。
) o, [6 {% ]) z
+ m8 x3 c: g- v# K1 Z" x _( y3 P: x 其二,中国官方虽然罕有地宣传国际市场的契约精神,但契约精神离不开民主、法治。当中共强迫各国民航公司修改有关台港澳的约定俗成的标识时,何来契约精神?一个不受选民约束、监督的政府,又如何要求民众、企业信守契约?中共可以宣布《中英联合声明》过期失效,就可以轻易地废除中美贸易协议或阳奉阴违。! ?9 x2 _: g/ m; s# k& C. y# P
! T A' q @( m 其三,中国官方早前藉中兴被制裁鼓动爱党爱国,现时也藉中美协议宣传:“中国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一家公司决策的错误不能累及广大无辜的员工和家庭。”在党政商一体的中国,中兴是否成了中国向伊朗出售敏感通信设备的代罪羔羊不无疑问,早前撑中兴是爱国爱党,如今中兴捱批是代党受过,日后有中兴2.0、中兴3.0何足为奇?
4 }& u8 A7 t/ S+ L. [2 o5 ^# F" ^5 W- D0 B* h* r$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