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世界级巨头公司宣布撤离中国!$ E# d- S. O) n+ r; G
$ F2 i m5 d, Z; R3 e7 B; P% l
这就是深圳的奥林巴斯,曾经的15000人大厂,如今只剩下1500人!
3 u% a! v$ {* a! A
+ Z' E8 b; T( c
8 m, v6 y" ?6 j$ {: e! o4 _
2 s+ o! [% N% i% V6 z) L# i0 J
+ ~% B& g I: F3 T* ~7 t1 M0 q* C) t/ W: f7 Q* @; p, F
奥林巴斯作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自19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公司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 2亿美元。深圳奥林巴斯最高峰拥有员工15000多人,出口额过4亿美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端制造业企业。由于近年来奥林巴斯逐渐将中国订单转移到越南工厂,目前深圳工厂仅剩下1500人。
* p. L* G4 i5 @0 g2 |8 v& v2 o; C6 R' W
无锡尼康、苏州日东电工、深圳三星通信…….外企上演大撤退,近年以来频频上演!
9 {& d& u8 Q, L2 }" E& S
: x* c. T; b( d" e; b) x. a, \- P1 T6 ]/ o
* y7 A1 U0 @1 `. w/ q
我们不禁要问了,外企当年争着抢着要来中国的外企,为什么现在却竞相出逃、停工停厂呢?
: ]4 v: {' u) R; @- `$ q' F7 S8 a' }/ v
1/ A) n# T" G8 G/ l' E
8 g* D% N! Z* D1 q w0 K2 \6 x! f 当然,外企的全面大撤退,与自身业务结构调整、市场的竞争激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身优势在丧失,过去那个赚便宜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R& Z" C$ ~5 _1 p4 i
, ~; Z' T W9 ~- \& r* L 过去,为何外企蜂拥而入?7 t1 n4 i( S* b' a& o/ I1 j
4 q. G: G4 V% i7 Y; l; u
首先,为了“GDP”高增长,为了吸引外商,我们给外企开出了“超国民待遇”,优先享受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更是敞开怀抱、热烈欢迎,即使高污染、即使高能耗、即使高危害,只要能为政绩做出贡献,一样可以无底线迎进来。
' U0 k2 O: `* O* R! p! q+ P9 g" l) e: C' {- v
除了政策红利之外,外企来华,还可享受超级便宜的劳动力。比如一个iPod的生产, 163美元被美国拿走;26美元属于日本,大部分归功于东芝的硬盘;而中国呢?
! B- j ^) d( A# q
# q6 D- E) U- @ 3美元而已!5 l8 I$ I6 ?( Q) h+ D
# e/ r+ Q, B; ?2 l. n- P 大量的制造业工人在血汗工厂挥汗如雨,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又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 L% b7 @' |& ~
4 b3 h# X' u1 B6 X* O 外企能赚大钱、GDP高增长,一举两得、合作共赢!但是这背后,是我们所付出的牺牲环境、牺牲人力牺牲资源、牺牲民企发展空间的巨大代价。4 I/ ~( r0 n4 B( h* ^
5 b; g/ e8 L7 m
然而,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0 v( L" V# ?3 o, | s& i
. X# M! W# ~! B$ l3 o' F4 l- m- {
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产业格局的需求,已经不允许我们以挤压自身的代价来让外企赚大钱,于是,外企的种种政策红利已然取消,享受不到特别优待了。
' H% z4 ]6 V+ f; Z% [# Q& V4 x( q
; Z: N3 r: E' M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来执行的再投资退税、特许权使用费免税和定期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面临取消。
0 P' T& t }+ ?7 Y1 p; c( w M! Q' Q+ w$ a3 ~
除此之外,我们所依赖的人口成本优势已经丧失。
+ N8 e; |- D7 ^0 e
* n/ x! N& ^2 z& U' J 今年年初,新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趋近美国。不仅人均工资水平年涨幅位列全球第一,达到了8%,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更是远超东南亚国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3 C3 {9 Y& }- e1 t, {+ \
) n" \$ W7 z1 `2 Q6 p3 d3 W( g# F
而且在房价狂飙、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是直线上升。5 C6 B) Y2 A! R4 `2 }1 Z
5 |& t$ E% z$ [" w) t/ T4 O 目前,高房价、高地价所带来的土地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美国工业用地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中国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2 k4 ^$ B; c/ s" I4 E$ Z+ i3 ]$ I$ B
S0 u1 P0 a* m# |* H 高房价已经抬高了营商成本、炒房热更是形成了挤出效应。当四成上市公司利润,比不上深圳一套房时,既然靠炒炒房子、金融套利就可以赚大钱,要是还在费心思本着工匠精神搞制造业、冒着风险攻坚核心技术,已经显得很不合时宜。7 K" P7 q+ `1 B4 G( d0 ~
4 q7 Y) L) O2 s4 i/ _: q& Q
于是,我们看到,国内有头有脸的制造业企业,其实都开始搞起了地产或者金融项目,所以美的地产、海尔地产、联想地产等纷纷出现。2 t. C* H6 H5 l( O+ ^( }/ X- Y
: i4 C4 I& \- g' Y B8 q O& s9 Y8 h! [" R2 G9 k
$ j! e- q+ x& W' n0 s, _& [
: W" {5 w/ s4 M% k2 c) C- H! K
$ H3 s% g6 n' t$ b
- `; M4 O5 B; U4 c$ s: K" r# z4 H- u& L/ k$ q5 u
钱是最聪明的,它会自动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资本用看似最合理却又最无情的方式在攫取着越来越小的蛋糕。" L+ n" }8 w; ?/ W. y/ A! B
. q5 L5 g4 ]$ s3 `1 z
比如苏州,作为媲美深圳的另一个中国制造业之都,曾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聚集地。耐克、阿迪达斯、联建、宏晖、飞利浦、普光、华尔润、诺基亚、紫兴、希捷、及成.....个个都是声名赫赫的世界名企,在苏州曾经员工动辄上万。# j6 _( D6 j. ~' {1 H3 L$ }
9 T# T7 h- C, }7 V 然而,这些当初蜂拥而来的外企,却一个个纷纷向着东南亚打马而去。
6 u' C7 E; q6 _+ u5 t6 E7 N* {3 k; p! @. s# c2 H: X. M
2
/ K- c' m6 I8 y+ C1 I
" k5 s( x( g/ ]* l% ^ 然而,那个赚便宜钱的美好时代结束了,靠新动能增长的时代已经开启了吗?当外企上演大撤退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就能够及时补位、更好发展了吗? d6 [) | E( w$ }( K
' \! I- t" A2 X/ b5 I
破产跑路!自杀身亡!* t9 p/ W$ n4 Q5 J
{1 Y% @1 t I, M+ N8 S 最近,企业违约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无数曾经身家煊赫的大佬却因为现金流断裂、企业难以续命失踪跑路,甚至走上绝路。3 i3 Y) N/ n' q1 K2 R. H% ?
3 ^# Z* k% q2 M9 W( u Z4 p 不难发现,导致这些大佬被迫跑路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负债高企、乃至无力偿还,而民间借贷的高利,就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3 O8 I, l& S! H( [# F5 N
5 ?2 R& c5 d# b/ _3 n; n( F T7 b 问题在于,如果能从银行借到更便宜、更安全的资金,谁会去借高成本、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呢?5 T2 z/ j! N5 g" v
/ q- g. i% ~0 k5 N# H. B
历来,中小企业都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除了外企的竞争外,民企还要与有着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由于“预算软约束”的隐性担保,国企轻易可以拿到大把的便宜钱,于是产生了“死而不僵”“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没对实体经济干出多少实质性贡献,却反而挤占了大把的便宜资源。/ h" ?6 O- w/ R) {* B
6 ~5 \3 C6 g+ Y1 R) D 而被寄予“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民企,却在融资市场上遭到了无情的歧视。
2 y U( v/ p- Q$ r& V8 Z
1 q7 W2 E" y+ u {. I8 y; M2 X 一名企业家心酸地描述了自己的贷款经历——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银行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相对于房产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即使你是乔布斯,拥有最好的手机产品,如果他在中国,依然是一毛钱也贷不到。
$ l- v5 }; c! g/ z* u2 d
* A! h! Y, E! j 但企业的困境远不止于如此,好不容易融到了钱,接下来,你还要面对高税费。
, |" D! r7 J2 x3 x$ `) O: o
6 @. V, C3 d: |, @# V$ M% C- H7 f$ W* k! A7 }2 e5 \
+ M" a ?, ^ N) W# ~: M
$ ~! s7 ]! ?2 O2 w2 e
目前,我国社保缴纳的压力已经非常之高。我国社保缴费率世界排名第一,缴费基数是邻国的4.6倍。, o+ Z. B M7 u
: S F% G5 E' Z, Y8 y$ \
- \3 r8 P, \) p' l8 C
0 y6 i3 b$ @- N" d7 `+ w0 n 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c0 C; \- `# {& ^9 m+ z
; T6 P2 W' |$ ]# d' i 当我国民企的平均利润率仅仅约为10%时,如何能够在承担如此重的税负,养活这么多人的前提下,还能赚到钱呢? 3 ^; v, @% T" }7 r6 U9 t5 n* o/ S
& u; g# M. c' B/ B; n3 l9 s1 r
于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要么做出与外企一样的选择,将工厂迁移至国外;要么把实业交给国家,让别人来经营实体企业,自己也加入轻资产、炒泡沫的行列之中。; o( N* V# {! K, i0 J
# P Z6 k$ Q) a 32 Q/ o( j, X" _% I6 K
. g) [- C% s7 c$ G% I
企业告急!实体告急!) r$ M) `/ K, F6 o" n* E6 R7 b7 m
# M2 H1 X) c( W% p
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之时,我们的实体却发出了这样的危险信号,一边是外企的突然袭击、全面撤离,一边是民企的破产倒闭、违约清算。在大国博弈的激烈交锋之外,这些,才是最能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
: i) r0 i9 {; l
$ X. i2 h8 [. K$ W3 s. r6 Q% f 毕竟,一家企业背后就是千千万万人的就业岗位,就是一个地方的税收来源、GDP增长来源。8 m" g; s$ ^6 _7 \ v2 y2 s3 X
1 p5 c: x* P' |2 z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出走、越来越多的资本撤退,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越来越多的地方陷入萧条;当实体经济日渐萎缩、当企业难以承受赋税之重,地方想要提振经济、想要取得收入,势必会重新转向依赖房地产、重吹金融泡沫的老路。( _. z& b; o* W
5 Y& o/ h/ j/ u7 { 海南的变节,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7 w9 k( E6 T6 L, C Z
: P# c- B5 \1 E0 n/ ] 也许,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房地产繁荣之后,真正的灰犀牛已经到来; L+ k# Y, [) V3 ^1 h7 X/ m
$ a! p* I; A' ]& c* {+ ?;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