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都藏在细节里,但是这次中美联合声明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细节。从气氛来看,中方高兴的程度远胜过美方,中方报喜,都以习近平特使刘鹤所定的基调为主,“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刘鹤还以“成功”来形容此行。% S; G; \8 l3 E4 K
3 _7 E+ {, |7 {) } 但是,综述美国媒体报道,美方的用词有明显的区别,美方没有任何展现美中谈判取得“双赢”成果的迹象。的确,美中双方在中国大幅度削减美中贸易赤字上达成共识,但不是“不打贸易战”,也不是“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而是“暂不加税,暂不打贸易战”。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的阴影犹存。而且,联合声明缺乏细节,具体执行漏洞很大。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业已表示,如果中国不遵守承诺,特朗普总统仍然可以恢复加征关税。" x7 I5 A# y, U) Q* p
! ?: @8 ]: ?( t: V7 t 刘鹤的表述
9 O, y: n4 g4 V. f7 U5 m* V1 e( J4 ~4 X7 g3 ^& _; K
7 L$ Y/ @2 A: Q 刘鹤作为习近平特使,所谓中共被放在前台的“经济首脑”,这次其实是担着惊险去美国谈判的,尤其是他第一次华盛顿之行无果而终,特朗普根本没有出面会见,他返回中国不久,特朗普启动对中国的各项关税。因此刘鹤在中国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两个细节”,一个是与特朗普会面,原本预计15分钟,后延至45分钟;另一个是见面时“发现副总统以及很多内阁的成员都在场,白宫的要员也都在场,我感到有点吃惊。”; t9 @; h- B4 n
+ N* A/ Z8 _. \6 `6 \
8 }* \% _1 g/ u
2 e% H5 q2 @5 E$ b/ v 刘鹤强调这样两个比较表面的细节,显然这与他本人第一次访美时对比产生的巨大落差有关系。另外的层面,就是要把这点告诉国内,他这次是极其受到美方的重视的。8 ?5 C, m- c6 {
* c) `6 w7 F; |' b8 ^- c0 w
因此,中美第二轮会谈一结束,官媒就发表了一个刘鹤对媒体的谈话,哪家媒体,没有点明。给人的感觉是刘鹤的班子起草好的稿子,主要用于强调谈判“成功”。
* ?& `+ t: l( r2 c% N9 q7 o
1 q8 I5 f$ {1 `2 P% _6 k 这一次再去,刘鹤虽然得到习近平、王岐山的加持,但并无多少胜算的把握,因此,能达到目前的地步,商贸战暂停,关税暂停,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在他看来显然是一个极大的成功,在他所代表的习近平,以及官媒看来,甚至是一次很大的胜利。
+ z4 ~7 Y* ~4 S y' T; E" @0 p1 u+ f H5 X/ r5 H. ~# D8 A9 R- @2 ~% n
美方没有任何关于双赢的表示,但香港时事评论人士林和立认为,虽然两国为了面子,拒绝公开细节,但美国明显成为今日角力的大赢家。刘锐绍也认为,观察共识内容,中方比美方作出更大让步,再一次证明中方力不从心的现实。
2 z+ T3 K2 Q# n) D( p J2 e+ f
% ?5 z; j* Q/ r( p 美方的表述! _1 s; w$ e$ a8 \+ u
7 u+ ]) A8 p+ S# O2 B7 ^
美中会谈结束时,只发表了一个简单的说明,而且双方措辞有所区别。美方负责谈判的财政部长姆努钦只是在周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对美中这次谈判做了明确表示。3 y8 \) }+ P, d/ c2 }% ?
8 P9 @! K/ g4 J; x$ c' c2 k: Q0 u
他认为,两国的贸易谈判取得了进展,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美国进口,后面这句话其实已写进了中美联合声明之中,但是姆努钦接下来表述的一句话很关键:“我们现在把贸易战搁置下来,同意现在先不加征关税”。
7 ]6 V& ^+ ^# T
6 C5 g5 g. ^- I& `- m% X) p; y0 B 关键是美方使用了“暂时”和“搁置”的字眼,这意味着贸易战虽然搁置,但仍然像一把悬剑悬在那里。这一点与刘鹤稍早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所作的表述很不同,他说,两国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美方强调临时性,中方的表述给人的感觉是终结性的。) v( j4 B( E2 h7 m4 `
; p4 A7 `8 A0 W6 g9 z# r9 Q" O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周日也对美国ABC NEWS表示,两国“没有达成协议,我们从来没有指望达成一个协议。那只是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公报而已”。
& ], H, O3 l1 h# A9 \) |$ d' G* b7 x. S# J w( G4 Q, G2 G
关于中兴
5 M" Q; } ]: y& O
) o- [0 y8 ?+ X# [8 ` 中方把美国解除对中兴集团的制裁作为此次谈判的核心议题,因为涉及中方的“核心利益”,但在双方最后的联合声明中未提一字。
! F, V! V( N5 y% ^- Z$ b' X" t* s) x0 ]6 w. @$ T. I* Y
双方是如何在谈判过程中谈及这一议题的,已处于瘫痪状态的中兴能否起死回生,中兴未被提及是不是中方的一个失败?在刘鹤接受中国媒体的长篇采访中,对他被特朗普会见的细节做了细致的表述,对其他则都是原则性的认知和表述,对于中兴,刘鹤并未提到一个字,这大概不能被认为是媒体的遗漏,应是中方的有意回避。! t" V9 \; @1 s% H, P9 P& ^3 P
5 T" S. b8 x* ? 但是美方官员坦率地谈到了涉及中兴的细节。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周日都对美国媒体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请求特朗普总统过问一下中国的中兴公司的事情。' R( B9 ~* C: j' |! V6 x* A3 A. D. ?
# b. o! F2 x4 i$ q
特朗普上个星期日发出一则推文,曾被视为中兴的命运因之将要发生扭转,特朗普发推宣布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让中国科技公司中兴“尽快恢复业务”。但是此举遭到美国两党众多议员的抨击。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17日紧急通过一个修正案,以阻止美国商务部重新谈判中兴禁售令。国会两党议员罕见地一致通过了这一修正案。
+ g5 j& q2 j; j8 m( U' Y% j9 K7 V, _& A( o
姆努钦周日称:“总统要我们对中兴强硬。他所说的不过就是让商务部长研究一下中兴遭制裁的问题”。库德洛则表示,中兴遭制裁是商务部和司法部负责处理的执法问题,虽然有可能做出小幅度修改,但整体上仍会继续维持对中兴的强硬的制裁。) [0 {0 G5 ? b+ l
' z2 O$ i2 z+ K/ [! X1 _
两千亿美元逆差
U) `+ K- N7 Q, W7 [: g9 ~9 M( j+ j8 a6 [
中美联合声明最关键的一句话,可能涉及此次谈判根本走向的就是“双方达成共识,中国同意大幅度减少美中贸易赤字”,这句话的内涵就是美方要求中方削减对美贸易两千亿美元赤字。& h/ D* k! U3 `$ K' v4 Z; z- d
7 Q& e: ^" ]9 w, j 谈判伊始,美方高官曾明确表示中方建议以购买美国两千亿美元物品削减对美贸易巨额顺差的措施,使得谈判气氛大变,后来中国外交部出面否认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 j7 x3 C) L7 g- u# v+ ?4 @! @$ i4 f& `4 {- D
5 p+ O/ Z0 D' r% e8 }4 Q: g
4 F( z4 m$ A* `/ Y9 G5 W7 _9 X, { 因此,公开的声明并没有提到这一具体的数字。但诸多报道都指出,从美中声明看,侧面证明了美国官员披露的中方主动提出削减2000亿美元顺差的建议是一个事实存在。# V7 ]& n! O. B
3 R4 L" w- z" l$ E 中国外交部出面否认被指一是担心这一数额会被解读成中方向美方屈服,果然后来就有环球时报怒指中国代表团决不能带回一纸不平等条约的说法,另外就是中方不喜欢把这样一个数字公开化,最后的联合声明就成了这种“此地无银二百两”的感觉。6 U4 H7 b9 Y. S, X$ a
" J B$ w5 v. s! K2 s 姆努钦则表示,在这方面,相关的措施非常具体,但是不会向外界公开。他特别强调中国承诺显着增加采购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我们的商务部长罗斯将前往中国具体落实。”姆努钦宣布,在农业领域,中国的采购可增加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在能源领域,在未来三至五年,中方购买美方的能源每年可增至500亿到600亿美元。6 d' R4 Y6 r/ N4 D* C+ l S
* k/ N7 ^/ b9 L7 P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把中方通过增加进口美国物品削减赤字解释为“有助于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 H' A) m$ Y, R e4 B
- M' [1 R, a/ k% M! g 王岐山的幕后角色1 x$ R. }" i+ v6 \7 ^5 B/ Q0 T
+ ]# w* j$ _$ q% Y. A4 U9 ` 中美这次贸易谈判最后仍未达成任何协议,只是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它的好处就是以中方大幅购买美国物品从而削减美国贸易赤字为保证,为进一步的谈判铺垫了路子。双方将为达成协议继续谈判。: M4 n3 A, R6 l: G% R3 F
0 r7 Y$ ]+ Q4 h' a8 ?% R* X
路透社星期天发出的相关稿件引述美国官员话说,美中谈判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这一重大问题,都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承诺,也许会在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夏天可能访问美国时通过。王岐山可能还会与美国签署购买天然气的一揽子协议等等。9 z7 B' E5 r" D, D- L1 ?3 I9 m$ W
/ J( ^5 {: G4 F! {8 \
这似乎意味着王岐山下次来美国,可能是一次中美有可能达成一个一揽子协议的一次重大机会。这之前,将有美国官员前往中国就中国承诺的显着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措施进一步具体落实。中国外长王毅下周访问美国,主要的议题也离不开中美商贸纠纷以及未来的特金会。& l$ l* u3 l) B+ \- {& f
) V! U: |( @% w8 R, K$ @9 U4 B' J
美国官员的披露,再次证实了王岐山插手中美贸易谈判的幕后角色。之前有分析称,刘鹤,王毅都是跑前台的,真正的后台指挥是王岐山。7 D+ U. ?; E8 |" Z+ }
8 E! y# ~4 Y2 m 对王岐山的期待是源于他过去与美国打交道时的灵活手腕,以及他过去在中国国内处理经济问题时获得过的“救火队长”的称号。在最近几周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关头,几次传出来王岐山亲自前往美国谈判的消息,最终都没有成行。有分析指,王岐山过去主打的是“人缘外交”,与白宫及有影响力的经济界人士熟络,加之他“第八常委”的身份,谈判胜算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王岐山为什么最终没有成行,据分析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的班子人马换得很快,王岐山究竟有无影响力很难,而且现在特朗普班子对华强硬派影响力不断增大,王岐山去了,也没有绝对的胜算。! a) Q! q/ M/ e( p7 j; ^
! Z# m" W `- R
但有观察人士指出,王岐山去美国,前提应该是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增大的时候,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5 r6 i& [6 p% j
5 p9 [' I" f2 s9 u* g
6 o$ s( T6 n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