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2月6日在美国《世界邮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刊发文章:《即便特朗普想对中国发动一场冷战,他也已经失去了这样做的能力》
5 Z, m" j8 f/ l' U6 h* S1 U) i2 o* Q* l% b: ?( `' U
与俄罗斯一道,中国被美国描述为向美国国家安全、繁荣和价值观发起挑战的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官方这样一种正式表述显然会引发人们的担忧:中美竞争会把世界拖入一场新的冷战吗?美国最新的对华政策不可避免会对国际政治造成重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场新的冷战不可避免。今天的中美竞争(the Sino-U.S.competition)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the U.S.-Soviet rivalry)之间存在着三点根本性区别。
) P! M0 n G% D
& `4 \% {& _, U0 l7 F. {5 Y 一、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争夺全球领导权所展开的竞争不同,如今中美两国都在尽量避免承担过多的国际责任。, t7 h4 D7 j! H- b w: U- _
1 j* H$ V" a) y, O% a
在“美国优先”政策的指导下,特朗普政府将全球领导权视为负担而非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将重担卸下,呼吁盟友们承担更多的防务开支。与此同时,当下的中国政府也认为,全球领导权会令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它将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
2 d0 t$ X: W& ?+ P9 |: w' \+ \1 Y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那里继承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积极高举这一概念。中国希望借这个概念传递出的信息是:中国期待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全球治理的责任。为了避免承担过多的国际责任,即使阿富汗动荡的局势已经对深受分离主义势力困扰的中国新疆地区造成了直接威胁,中国政府也并未向阿富汗派驻军队。 j" W4 i. A$ x1 F+ d
- |( ^' ]) f. E4 E5 d" q1 Y
由于中美两国都不愿掌握全球领导权,20世纪美苏之间爆发的那种涉及各个领域的全面冷战就不太可能发生。当然,一些实力稍弱的中等强国(secondary power)会为了争夺地区主导权发生军事冲突,这样一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z- S+ U3 E9 @; b' r2 q+ S! I$ e% c; @8 I
二、截至目前,中国和美国都在刻意为两国之间的竞争设置边界,以防止竞争扩大到意识形态领域。中美两国这样一种做法与美苏在冷战时期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
( U/ n t6 C: B- [& M- s6 Z& |, V
特朗普已经表明,他无意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竞争。这在《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有所体现:“我们不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他人(We will not seek to impose our way of life by force)”。/ X, v% O9 m$ Q& K$ T
3 @8 C- m$ |) z1 @1 v
与美国的态度相似,中国政府也对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之间爆发意识形态冲突的风险十分警惕。一些国际媒体报道,中共十九大展现出中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可以与西方民主制度相抗衡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意图。在这些报道见诸报端不久,中国政府很快就纠正了那些外国媒体的错误表述:“中国并不寻求其他国家照搬中国的做法”。只要中国和美国都不将向外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各自的首要任务,那么两国之间的竞争就不会升级到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程度。
: `) p. W, E7 l* B+ J
" V6 j9 K: Y* g- ? G g9 g
5 q/ v) Y6 _9 A. c
9 n6 b. L7 n1 o( U4 F9 m 三、中国目前的战略是与美国展开和平竞争(peaceful competition),这与前苏联或今天的俄罗斯所选择的战略是非常不同的。
) V* R' a ]- M. e: p
! n+ ]+ v0 O' T3 |6 I9 I4 H 特朗普到访北京时,中国曾给予他最高礼遇,如今特朗普却在首次国情咨文讲话中将中国描述为“向美国发起挑战的主要对手”,这令中国既惊愕又失望,但中国仍然坚持“和平竞争”的原则,中国并未选择前苏联在冷战时期所采取的那种“代理人战争”策略。
6 ^- }+ E$ K% o8 |% M, u- l$ m9 X# p/ I
目前,经济实力是中国国家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中国将尽最大努力避免与美国发生任何形式的军事冲突。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一直在欧洲通过代理人战争的形式与美国展开对抗,而中国并未与美国的这个老对手正式结盟。不应被忽视的一点是,正因为中国未与俄罗斯结盟,中东和前苏联地区的战事才未升级到全球战争的程度。中国的上述行为表明,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不同,中国不会再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抗美国。, o% u) u3 S& B0 ~7 Y* b/ f
' k: A% {. F9 p& v: F. k
特朗普执政思路的不确定性在防止爆发新冷战方面是一个微小却有利的因素。在特朗普就任总统的第一年里,美国外交政策与此前相比缺乏连续性,这导致其盟友在支持美国对抗中国方面表现得非常谨慎。
0 X- m1 R8 l0 N: k3 S* |" _' r$ G
不可否认,在2018年,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更趋激烈。面对这场竞争,中国看起来比美国有着更充足的信心,因为特朗普政府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面临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人们对他缺乏信任。在有超级大国参与的国际竞争当中,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便是战略信誉(strategic credibility)。
9 S* ]- C- Z: K2 ~/ ^ M8 C& I; L. {; q3 ]! q
上月下旬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上,特朗普发表了一篇行文规范、态度冷静的政治讲话,这篇讲话与特朗普风格的推特或言论大相径庭。不过,这篇讲话在提振美国声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却十分有限。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已经削弱了或永远地丧失了美国塑造国际舆论、重获战略信誉的能力。所以,即便美国想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冷战,它也已经失去了这样做的能力。$ _& c, y% P) D+ F4 e
$ t3 V/ {. B2 Z2 f6 U0 W- p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月6日美国《世界邮报》网站。《世界邮报》是《华盛顿邮报》和博古睿研究院联合成立的时政评论网站,曾经在《赫芬顿邮报》平台上发表文章。供稿者和曾接受过该网站专访的人士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外交家傅莹、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李世默、全球思想家郑必坚、学者张维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企业家伊隆·马斯克以及巴西前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等。)4 N7 ^8 R" ~ Z/ j* e% e# M8 L
) I) K9 ]6 J M7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