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公司GfK近来发布了一份“美好生活”组成要素调查报告。该报告对全球17个国家23000余名消费者进行了线上调研,被抽取为样本的1505名中国受访者对十余个选项作出了选择。1 ^# x4 ]7 M) ? J8 D3 p' J3 ~. [
6 s6 J7 N6 J# |* ]
3 ~- H9 ?( H9 R1 i6 P, ]根据报告显示,健康是最受大多数受访者重视的,73%的受访者都将其列入好生活的必备因素内。健康最受欢迎,紧跟其后的便是金钱,62%的受访者选择了“财务安全”。追溯至先秦,《尚书》中所提及“人之五福”,首当其冲便是“寿”、“富”。尽管相隔千年,人们对生活的两大追求也是一致的。
0 o( N$ v0 i7 R! {) m# I4 f) O8 w2 N& V- N
7 _- x% p5 `( W( K/ C除却以上两者,“快乐的婚姻”拥护率居于第三,“愿得一心人”的美好愿望看来永远不过时。然而,仅有44%受访者将“孩子”视为自己美好生活的必备项,极高的养育成本和大量的精力投入,让许多有了孩子的年轻人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 z4 M$ G7 f
$ x3 ?. W1 A! S; {$ N
& D& a2 w7 W( l4 o另外,“自由/闲暇的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家”等作为财务与精神自由的基本体现,获得了近半数人的青睐。至此,一个物质与精神富足的现代人形象已趋于饱满,庭院花园、电子设备、华服豪车等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但“大学教育”显然不属于此列,在某些人眼里,一纸证书或许还比不上一台新手机。: z7 m* \( x7 y
4 ?" e0 x; n' `6 U8 X( j) D! c7 U& ^9 C; @: I
认知不会一成不变,从青葱岁月到花甲之年,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自然也不同。* H4 `; I# U: l, N( n2 I6 _5 W1 l
" t" C4 F; w* a% }- l; X
8 i( v" b, b8 [: Z7 m报告结果显示,年龄段偏大的群体不出意外地对健康、财务安全以及婚姻幸福的认可度更高,而在对人生仍处于摸索状态的年轻群体中,有近半数人对这三者不屑一顾。9 n% z$ L& n- j$ J, U; n1 P+ f( p+ v
3 T" ^1 ~% |, k& a1 U+ [2 S# m& _$ C1 O
事实上,处于15-19岁年龄阶段的懵懂青少年们对绝大多数选项的积极度都不如成人,仅有“很好的衣服/首饰/珠宝”对他们造成了较其他年龄段群体更大的吸引力。1 D9 T- Q) K, K$ f% N9 }
0 t- ~9 n3 C( s8 ^8 _+ X1 B) k: o
, a0 M" N2 n) \7 X" b和“不积极”的年轻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30—49岁年龄阶段的群体,俗称“中年人”。他们经历了社会的洗礼,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也步入正轨,是最有资格“贪心”的人。对于绝大多数选项,他们都表示了较其他年龄段更高的认可率:对掌控人生的强烈诉求、对家庭的依恋、对有趣工作的向往、对较高水平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膨胀,然而很难事事如愿,这可能也是中年危机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 K3 F5 ]; c( e0 B0 ]7 k
1 v& E. O, N' a, j" q, e3 t+ G6 I& g& W
人们渴求美好生活并为之打拼,但别忘了这份美好不一定只在终点等候。珍惜每个问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的人,努力朝目标前进,美好生活或许并没有看上去那样遥远
, ^$ O* D. c6 |. [' c$ G
9 Q+ H/ F% ]; f; J2 B3 T t0 E9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