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10月5日报道的数据称,全世界已有过半的生活家电为中国制造。
! {8 |. y' s8 F- ?+ Q
2 G3 h) ?! \. G# V- q8 _: T9 w8 R8 X1 X* Q; v* F
目前,中国制造正在努力实现“由大到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电行业在制造升级之路上已经领先一步,据《2017全球创新报告》,2016年度排名前十的全球创新家电企业,中企高居第一。
+ H4 f6 j0 f; U5 i" k t
8 N6 k) E% L6 P+ }$ y9 M" r; {/ j* P [# P0 a. z5 E( e( q$ Y0 S
根据韩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振兴会5日发布的《家电产业现状和展望报告书》,今年主要家电产品的全球生产量为75284万台,预计同比去年增加1.7%。从国别看,中国制造的产品多达42318万台,占总体的56.2%。$ t/ f: p+ h+ x2 T$ X8 O' a9 b
" ?; _1 G, ]% W& C技术宅不宅解读----在中国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 4 O, l# _7 d. a' B5 S" B4 u
$ f* x5 m5 ]( k, l& F1 w
5 m' b! v, e# K7 W
特别是空气净化器,中国生产2390万台,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达96.7%。报告书还提到,到2020年,空气净化器的年平均生产增长率将达5%,预计是所有家电中增速最快的。另外,主要家电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是中国最大,尤其是空调,占全球市场的42.2%。
/ l: `1 s3 `) e1 `1 e
/ w% g6 N1 x1 ?% C V f说到中国制造业,就不得不提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项目。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自2015年由国务院正式印发以来,为稳定我国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Q' u1 Y' F* U2 p) G, c. ]* u) ?0 c" }2 |; |
% F0 ~/ j4 N0 K* n( K& `1 c4 F y
- ~4 l; Z% R7 `4 G2 G5 [) N0 S" M" |发布以来,“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目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2家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开展了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遴选了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安排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推进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绿色产品评价、绿色工厂试点等工作;实施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以及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b+ i9 W: C+ S2 F7 V4 R& T
# k/ I& X L; q: i/ e1 c+ n: s
3 p1 b2 v+ ^" z& N9 b
$ K, M, X7 C) W6 m; x# y3 x此外,工信部批复了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3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重点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和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
8 X7 \1 k' K/ i3 L. i" r4 N; X1 m# m! R1 |7 q5 F7 z, `6 p
1 i8 x; \8 P! e# E; U o! S' h8 u& L0 m0 m
实施两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战略项目卓有成效。从近几年的家电技术大会科技进步奖来看,在获奖企业中,国内核心企业共42项,占全部奖项的48.8%。2014年,海尔、美的、格力申请或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均超过1.3万项。而日前在9月30日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报告》(2016年度)中,在家电领域,美的集团更是以专利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时,美的在家用电器和厨房电器两项专利量均名列榜首,在专利的申请量上美的比同行高一倍。
# @; j, N$ \" o8 Y- l& t9 Q! u$ W/ X, \8 [' H
《2017全球创新报告》在2016年度排名前十的全球创新家电企业 美的集团高居第一& F* c, Q8 Y% {, P2 k0 k
" d/ r2 _) o: `7 ?1 E/ d财新网在本月2日发布的一组制造业PMI数据中显示,中国9月份的PMI指数上升至52.4,较8月份的51.7相比,增长率创了自2012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并标志着中国PMI指数连续14个月的增长。
& _! N2 w8 g& e- [2 A+ M+ F; E4 U, t% e4 X5 A
* J1 M) U* z; k! v《金融时报》在同一天预计,制造业的高速带动下,我国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将再一次超过政府预估的6.5%。
9 j- n# k, k3 X4 I
9 l$ B! a; K0 @+ w- P8 C: Y, @& u Q. P7 u5 }! k" U
: u+ ^$ h3 j( G, z y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告诉《家电杂志》,中国家电业的制造能力虽然高于中国整体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就整体而言,家电业的智能制造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将“中国制造2025”等同于德国“工业4.0”相比,前者的内容更丰富,而后者的深度更广。
( \ i% P; _0 Y: V+ l9 L/ K; @9 c- ^% Z! B0 a8 l
2 _7 |" k; O1 H0 b" R; n/ H Y
! t" T( S6 C$ F0 ]; |/ O* W m9 W德国“工业4.0”最主要是为了实现工厂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形成具有精益制造、高科技、模块化的智能工厂,并将成本控制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提高质量水平。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曾在《电器杂志》的采访中表示,“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核心技术、制造基础、品牌建设等领域都需要提升。”
2 q2 [& |8 R8 j- F; {, K/ p/ h. b4 F- a
7 [! F1 |8 E& \% T
+ j7 B7 z. l1 z; q6 t% v长虹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潘晓勇指出,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制造水平结构复杂。一些企业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企业达到“工业3.0”水平,也有企业正在谋划“工业4.0”。德国目前正在“工业3.0”的基础上向“工业4.0”探索,而中国企业则是“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同步并行展开。( a' o4 F# A7 ~% v4 i
; E0 [0 A/ R* f' n5 X4 z" @% l) Q2 K7 W$ [7 o
$ Z: q. {+ Y6 N) Y# r4 `6 w' z7 F
就整体而言,中国家电业的智能制造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因此,家电制造业若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还要弥补基础不足,尽快淘汰落后、过剩的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3 x$ G, I; n2 C% ?; m) P
6 m! X2 ~( U. C) _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