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近日展示“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计划未来在银行卡及手机卡,载入特殊的智能晶片。持有人进行网上交易时,网站可以在线远程识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而据说不用保存用户保人资料。以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有助保障个人隐私。
0 ]) D1 j! I m9 m+ Z/ C$ Q) i y# w/ t, s& d" t) Y4 Z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表示,eID并不是新科技,功能类似RFID射频技术。% o. r8 \ P7 E2 W0 z' T$ ~) G
w' T X# U( @8 C# Y- ?/ s
方保侨: "就好像机场的行李标签,里面也有RFID,行李不见了,按钮就可以知道行李在甚么位置。将来eID将发挥多大的作用,除了取决于科技的发展,也要看个别政府的想法。"
/ v8 h9 r( p/ C$ ?5 I3 r
: r+ U( {, L4 G k 下月开始,中国首个把eID运用到不动产登记领域的项目,将于海南省海口市正式运行。官媒形容,靠传统身分证进行身分验证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在线身份信息验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eID有望取代传统身份证的功能。! K5 f4 v6 L7 }/ Q) A
* ]4 d$ R+ G4 R- g1 c u
虽然官方声称,eID可以带给老百姓方便,而且有利于保障保人信息安全,但广东省一名匿名网民质疑,eID在中国普及后,当局会推行大规模的“实名制”,公安局将更轻易监控民众一举一动。
5 h* n+ @ k% F( s% b% O4 y3 [$ S o9 m
网民: “也就是说,你去到任何地方,都难以逃避它们的监控。就算你不带手机,不带身份证,它还都有脸谱识别技术,只要摄像头拍到了你,或者你的车,它都可以找到你。一个就是访民,一个就是公民。我跟谁吃饭,我跟谁接触,所有的行踪行为都是透明的。”
+ P: ^: v6 F Z9 F: D& z l8 B% r8 o7 Q/ `/ B) p9 J
有分析认为,很多技术比中国强的国家也没有大面积使用eID,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必须面对保障公民权益等屏障。相反中国却不需要顾虑这些因素,因此如果中国以eID取代传统身份证,必须制订相应法规限制公权,以免eID被滥用。5 z4 _" Y; G! s: M- w6 B" k, G
$ v4 S& C+ O l1 I0 u9 t
网民: “制订对老百姓,对人权有利的法例,它们是很难制订的,就算制订出来,它们也不会去执行。这就是现在的状态。我们所有的隐私,都不会受到法律保护。”: N, D5 y u$ L( c. F, \
/ k) p# z3 i) P: l*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