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选择》月刊8月号文章,商品服务税是否会像国大党副主席拉胡尔·甘地所说“以闹剧收场”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税制改革再次向世界暴露了印度经济的问题所在。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外资流入迟缓,工业基础尚未成形。
5 g2 F+ {4 V- n1 _3 r5 X
& z# a8 w! U1 U X- A印度一直被称为“下一个大国”,这是因为其竞争对手中国正面临巨大的老龄化、少子化压力,而印度的人口结构正处于“即将进入黄金时代”的理想模式。
' q% O5 l+ w: P5 r) F
# {, m6 S+ D3 A) N* @当然,养活劳动年龄人口的前提是需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2014年就任的莫迪总理以“印度制造”为口号,承诺将让脆弱的印度工业焕然一新。他提出的颇具野心的目标是,“到2022年,将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提高到25%(截至去年是16%),新增1亿个就业岗位”。
7 ]8 K7 @* {# P
6 C% i- ^5 k+ I$ X7 }6 q5 |但是正如税制改革滞后一样,出台振兴工业和吸引外资的具体政策也颇费时间,一些在印度的美国外交人士认为,莫迪政府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完成”。
( \& R# N, J: r3 Q1 k9 n+ B7 W% _. n6 r# ~; p4 h3 Y
就在莫迪政府磨磨蹭蹭之际,世界经济版图已经发生剧烈变化。“下一个”迅猛发展的不是印度,而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
: g6 H0 x/ _ ] @; L- J
" T. n5 }# \2 f$ e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工业产出今年5月仅增长1.7%,这与中国今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相比差距很大。越南1月的增幅是7.1%,孟加拉国去年12月的增幅是7.4%,印度的亚洲邻国们呈现出一片快速增长之势。, h8 Z4 E% |& k' X: b! ]5 N
3 V5 |, ]$ k+ F& b7 d/ k( z# y即使从长期看,中国1990年到2017年的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2.37%,而印度1994年到2017年的这一数据是6.61%,根本没办法竞争。
8 {1 X% i$ [& A9 u5 l6 M
: e3 s( I! I: ]5 j0 F/ d+ D拿中国和印度作比较,总会提到这句话,“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的后勤办公室”。相对于以制造业出口为重点的中国,印度擅长的是呼叫中心服务、信息技术(IT)和软件开发。“数字印度”是莫迪政府的另一个口号,印度在这方面也的确实力雄厚。除了拥有印孚瑟斯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的IT企业外,印度还涌现出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和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这样的业界顶尖人才。但IT部门的雇员人数,包括关联行业在内也才将近1000万。要想支撑13亿人口的就业,还是要靠大量生产和大量雇人的制造业。
( O- J# z3 `( _3 [" ?4 N% S$ {8 K$ u6 ]
工业的缺位让印度的品牌力量也难有增长。根据调查,全球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无一来自印度品牌。
- `) m5 }8 a; J A7 h' G" L
5 f X/ C. X9 S8 z# Z也有观点指出,莫迪政府和其周围的财阀、经济界人士对印度工业的疲弱负有重大责任。对印投资居首的是印度洋上的避税天堂毛里求斯,占到了全部投资的20%。原因在于印度财阀将公司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从而产生了这种规模巨大的迂回投资。
& E# f( l$ a7 \+ d; ^' b6 d' a+ u& S2 V) }
即便是在颇让印度人自豪的IT行业也出现了“摆脱印度”的征兆。在靠给全球IT行业做外包发展起来的班加罗尔,今年以来由于IT企业纷纷将基地迁至海外,据说有近10万人将失去工作。8 U" Q( k4 ]) y8 z2 U( s
6 X1 T2 ?2 ?+ v4 d' k( }/ k3 w" w, e1 v* s进军印度的日本企业虽然在去年终于超过了1300家,但是与在中国的3.2万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排行榜上,印度只排在第130位。如果这一排名没有上升,那么将很难驳倒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称“莫迪总理的改革虚有其表”的批评言论8 \& l* c" _1 r; ^+ }4 w {" v
1 q) I0 ]: D: \& C(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