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网站7月28日刊出题为“美国需要新的‘无畏舰战略’”的文章,该文建议美国现在应考虑制定“全面科技部署战略”,通过“隐瞒或阻碍某些技术的发展”来维持在科技领域日益脆弱的领军地位。
3 q( A) q4 K: x3 a: ~" M. f
; L+ n/ U; t9 F, M, i 《参考消息》7月31日编译该文如下:
/ ]0 z1 K; g0 \9 @
4 a6 J8 R8 ]3 q9 n" w: m" y* S 冷战结束时,中国看上去并没有威胁美国单极时刻的势头。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核大国,但普遍贫穷。虽然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但装备简陋,没有做好打大仗的准备。那是,中国军队基本没有机械化部队。直到2000年,中国的全部直升机也只有轻型与中型运输机。
$ u' ]. V$ Q& w- I% |) H6 x
, G4 S4 D* ~% w: O: }/ ?4 G0 k 快进到今天,北京变成了一支需要正视的力量。它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网络战力量与导弹力量,让从东京到华盛顿的领导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随着中国军队变得更加强大,似乎美国在军队武装方面做了些拙劣的选择。
* s* C% O0 y ?: z8 F
) w. V& a& U: j4 M& y 然而,不仅仅是导弹和军舰的问题。过去十年里,从阿里巴巴到优步,中国政府的投资是全方位的。这种政策有助于中国在商业市场上验证军用技术。其结果是,中国军用技术商业化的速度往往快于美国同类防御项目。 % s3 [, F$ A% V
# a' z" q& y! N5 q% C% v; u) w9 j 美国现在应当考虑制定一项“全面科技部署战略”,原因是——非常坦率地说——美国没有这样的战略。这种战略考虑美国科研技术的机遇与威胁,考虑战略环境威胁的变化,评估面对迫不及待地将这些技术进步用到本国防御装备中的对手,开发某种技术与延后正式披露这种技术,究竟哪种做法精明? : }- C5 L% C7 z# q* i: a
2 F) ^: o( l# i" t; B+ Q+ X( m 作为左右当下安全环境的全球科技领袖,美国人需要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维持在科技领域日益脆弱的领军地位。这种战略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减慢技术开发速度实际上有时会有丰厚的回报,虽然这样做听上去有悖常理。 ' R. l% I. d" o, u) S
1 \+ @' X0 O& H
' d9 [8 v+ S3 ?3 U; q! Y- l7 W9 u4 B& p+ p- e# B
以19世纪英国海军技术为例。美国能否从维多利亚时代海军的战略战术宝典中偷师,直到必须作出选择时再公布已经取得的技术进步? & f! M0 r0 T3 i
6 y( V4 ]2 B7 {' D" f7 T
19世纪下半叶,英国仍是海上的主宰。但是,在一战前的几十年里,一直维持海军技术的领军地位是一桩棘手活儿。在大约50年的时间里,军舰已经从木体帆船变为由涡轮机驱动的大型铁甲船。在那个时代,技术进步如此迅速,以致于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抱怨说,战舰设计改变的速度跟“女士帽子(的式样)”一样快。
3 B" L6 d+ d* l8 c2 ^! A3 a! z' o& x, C [" \. r" Z
考虑到要在科技进步迅速的时候维持相对于对手的海军优势,英国需要研究制定一项科技发展战略。换句话说,根据技术可能传播到对手手中的方式及年限长短,精心谨慎地决定哪些技术需要开发,那些技术需要应用,哪些技术需要阻碍,以及哪些技术需要隐瞒。
# }" M) `. m: C' i( R/ {! W. m) F# z- T u8 y P, z
在整个19世纪,英国始终是潜艇、水雷及鱼雷技术的领军者,但考虑到这些技术的传播会让其他国家用较低的成本对抗英国的水面舰队,因此英国实施了一项长达数十年的战略,阻碍这些技术的应用与传播。 / X! a+ V: \+ }8 N2 I/ {
( V# I3 R& S4 @4 n
换句话说,英国人当时很清楚,他们开发和使用新技术短期内能够取得好处,但这样做也会缩短这些技术传播到对手手中的时间。英国这一案例给我们的核心教训是,在竞争激烈的时候,“追求技术突破”是明智的,但当缺乏这些条件时,隐瞒或阻碍技术的发展也是明智的。
# A& O; P* v7 [: ]1 T+ R" _5 i3 S) w- j0 z+ M6 R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