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国内政策的“三条腿”是税改、医改和基建,在美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决策体系中,每一项都显得极度庞杂,目前医改已经在国会涉险过关,但税改和基建都还停留在蓝图阶段。, Z0 O4 I* A3 H! M- j7 B, a
1 t3 c% Q. ]7 J4 e Y$ z& i8 c7日,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特朗普站在俄亥俄河前面发表讲话,称要造出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机场和像俄亥俄河这样的内陆河道等。他在讲话中再次抨击美国在中东战场花了6万亿美元,但却没有钱给自己的人民修桥、修路,“肯定是哪里出错了,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
9 ^9 c" e0 X0 L) g6 d! t
- V# ?, l9 U5 s. W- c3 y3 ?特朗普称,一直有民众问他为什么美国总花钱重建别的国家,而任凭自己的道路和桥梁年久失修。他说,这样给别的国家花钱的日子结束了,“是时候重建自己的国家”并“置美国于首位”了。" x2 i8 x+ P' E8 s' V4 k* C# T
$ h- Q6 Y0 y/ G谈及如何实施,特朗普只讲了大概,提及将形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要求对联邦税收的每一分钱负有新的责任,还将简化监管和审批程序。) Z* v5 ^& T8 {% Z/ I; m1 I$ c
7 ?: }; h, G& v当地时间6月8日,白宫召集了各州州长、部落首领、市长、郡长参加基建峰会。特朗普在会议上提到,目前地方上要获批一个高速路项目,平均需要拿到16纸批文,涉及10个联邦机构,时间可长达10年。他以佛罗里达州的I-4 Ultimate项目举例,称该项目运用了PPP手段令项目完工时间比通过政府注资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17年。但他并没有对如何做出估计进行详细说明。4 V" _- k. Z1 O5 R& \% q! m# l- c6 e
( ~/ l2 L! A+ i: T6 s+ s关于审批,《华盛顿邮报》评论员威尔(George F. Will)在文章中写了一段有趣的对比:美国在大萧条时代花了410天建起帝国大厦,在战时花16个月建造了五角大楼,如今在圣迭戈造一座海水淡化厂都需要花9年时间才能通过审批,审批新泽西的Bayonne铁路桥则耗费了5年时间,提交了2万页环境评估和审批材料。
4 }: i+ }! f5 I2 f% O4 K6 V1 |
/ _4 P& [3 c# h2 x% Z+ t& w: q t白宫称,面对美国基建已经跌落至全球第12位的“不可接受”的水平,其网站文章提到的一些具体促进做法包括:将项目审批的平均时间将从10年缩短到2年;发动私营领域资本和技术参与基建;投入250亿美元用于乡村基建;150亿美元投资变革性项目;2年内培训100万学徒制技工。
0 s2 U* e" y* i8 G, r! t2 T% y" y
华尔街支持 民主党反对. ~2 F6 G; ?* \! ?- f
9 @- ?0 _0 `' d \
就在特朗普发表上述讲话之后不久,FBI前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宣布将举行听证会,对之前与特朗普的多次谈话内容作出解释,其中涉及到特朗普就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的调查向其施压。! @( d4 l, r% p+ \6 m
' _, a5 n* P9 J# r+ T特朗普的基建雄心无论有多么提振士气,在舆论场上都远不及科米证词背后的扑朔迷离那么吸引眼球,不难理解为何“基建周”的风头轻而易举被抢走。- P+ u2 P. Q4 Q! m! O; m
4 Z9 K0 j( O& Z" I: n
但是,看中基建投资将带来的巨大机会的银行家和投资者们,并不吝啬对该计划的支持。: k. Q% r3 X- ^9 M& N! @" R
7 Q h2 b4 N5 K) ?# u [3 u8 `# |
这份基建计划的核心就是在未来10年里用2000亿的联邦资金撬动额外8000亿的私人投资用于基建。众所周知,特朗普的班子里有不少“高盛派”,其中,前高盛总裁兼COO的科恩(Gary Cohn)目前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是白宫中对经济决策最具影响力的职位。
7 i9 A4 S9 l5 u/ ?
+ d9 E, a) ^# _2 s7 z9 J1 l1 v' I1万亿基建计划当时正是由科恩组建的专项小组策划的。特朗普选择发表基建讲话的俄亥俄州正是科恩的故乡,从2006年起,他一直是高盛CEO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的副手。
# h) Y1 [7 s9 ^2 w6 w1 `% ]1 c! E. q; l
7日,布兰克费恩在推特上表示:“每次去中国,那里的机场、道路、电信服务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美国需要投资基建来奋起直追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建基金管理机构之一,高盛自2006年以来的每个基建投资项目都融资超过100亿美元。
# y) ]3 k: } U0 ]7 \4 [% g
9 h) w: q! z( F3 ~5 V2 `& Y除了高盛,像黑石、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行现在都摩拳擦掌,希望能从这种公私合营(PPP)模式中分一杯羹。在特朗普不久前的中东之行中,沙特就向黑石集体承诺了200亿美元投资用于美国的基建项目。% g+ H1 y. t4 T/ ^
$ P4 f' e7 K- ^* b- x a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斯蒂夫·斯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或译苏世民)正是总统战略和政策论坛(President’s Strategic and Policy Forum)的领导人,该机构负责为总统提供经济建议,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总统实施其计划。6 ~4 f7 b+ R7 y
: x8 h) _) s3 h2 ^" u$ \
但是,这份基建计划也不乏反对声音。% U3 W. v# k( F! f/ [+ g
' m/ i9 y w9 E \
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幕僚长、在奥巴马政府担任顾问的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在评论文章中言辞犀利,称“基建周”是让特朗普再次趁机假装与工人阶层站在一起,但实际上把油水都分给了特殊利益和华尔街。而且,政策制定者们应该清楚意识到基建项目联邦投资的目的是刺激经济、就业、流动性和发展机遇,而不是去喂肥那些富人和公司老板们。: ]- g" F3 G v- F& q. Y
8 P7 T$ M! [/ g- a v在国会,基建方案貌似是最有可能达成两党联立的,但是,目前已经有不少民主党人对特朗普运用减税刺激和PPP的方式资助项目而感到不满,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计划是让纳税者的资金令公司受益,并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l' R& W; F4 K3 |7 G5 Y6 Z2 \
) T* x$ Z1 c1 Q7 g* U8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