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6月5日刊发美国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和国会电磁脉冲委员会主席威廉·格雷厄姆的文章《朝鲜核电磁脉冲袭击:美国低估了这种威胁的危险程度》称,美国国会2001年设立了电磁脉冲袭击对美威胁评估委员会,旨在向国会、总统、国防部及其他美国政府部门及机构,就核电磁脉冲对军用系统及重要民用基础设施构成的威胁提供咨询意见。3 f; M2 ^, y8 R2 _8 n: ^; D1 |
9 S+ p8 B2 |0 I0 _) E, a 该委员会认为,即便是低当量的初级核武器也会构成严重的电磁脉冲威胁。朝鲜等国家很可能倾向于使用核武器来发动电磁脉冲袭击,而不会去摧毁一座城市。
/ d/ S- F( B) `% \6 U+ @! s* E& |1 D. |6 k
3 ~ S- M5 u) A& ?1 v4 ^ w
该委员会在2004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某些类型的较低当量核武器可用于对广大地域造成可能具有毁灭性的电磁脉冲影响。多种此类武器的设计图纸或已非法交易了长达25年。”
: [9 s& P$ S% T1 b7 ~9 s! h
' ~# \+ j& g* y( r 两名同为电磁脉冲专家的俄罗斯将军曾在2004年警告该委员会称,俄罗斯的超级电磁脉冲弹头的设计图纸“意外”转到了朝鲜的手上,这种弹头可产生高强度电磁脉冲场。由于“人才外流”,很多俄罗斯科学家去了朝鲜,帮助该国实施导弹和核武器计划。8 q9 s/ u+ |6 ~
# }! s8 f$ J( Q" Z* a 韩国军情部门对本国媒体称,当前有一些俄罗斯科学家在朝鲜境内帮助研发电磁脉冲核武器。
. T) S* }7 U6 j! W2 Z; B
4 _) `8 n1 A* `% }8 O; c 超级电磁脉冲武器属于低当量武器,其设计目的不是形成大规模的动能爆炸,而是释放出高强度的γ射线。而γ射线会产生高频E1电磁脉冲,可对范围极广的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破坏。朝鲜核试验在爆炸当量上大多与超级电磁脉冲武器的规模一致。
& L4 R5 a, U" X# M/ |' H
: i' L- b3 N; i1 x; w7 g
3 j% w+ X% p, H' z 大多数分析人士当前都在关注朝鲜何时研发出可靠性高的洲际弹道导弹、制导系统以及可对美国城市实施攻击的重返大气层载具,但电磁脉冲当前构成的威胁基本上被忽视了。电磁脉冲袭击不需要精确制导系统,因为其影响区域十分广泛,方圆可达数百乃至数千公里。此外,也不需要重返大气层载具,因为弹头会在大气层以外的高空引爆。导弹的可靠性也关系不大,因为只要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就能实施电磁脉冲袭击。& \( a) v: z1 Q. Z5 q1 m o6 u
: j, C. G7 O6 k. T0 ~' b
; J$ B+ @) W6 r" B5 V 比如说,朝鲜可对美国实施电磁脉冲袭击,方法是在舰船或潜艇上发射短程导弹,或用气球把弹头升至30公里的爆炸高度。虽然在较低高度实施的电磁脉冲袭击不会全面覆盖美国大陆(在距地面300公里的较高高度实施电磁脉冲袭击就可全面覆盖美国大陆),但即便是靠气球升空的核弹头在30公里的高空引爆,也可导致美国东部地区电网发生断电,而东部地区电网支撑着美国大多数人口,发电量占全美发电总量的75%。9 F5 r s7 V: p$ a b1 Q2 d" A
: c. o& t L2 j) D
此外,朝鲜卫星也可实施电磁脉冲袭击。从设计上讲,电磁脉冲武器(以及超级电磁脉冲武器)体积较小,重量也很小,颇像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W-79强辐射弹头。此类装置可装入当前在绕地运行的朝鲜“光明星3号”和“光明星4号”卫星。上述卫星在南极上空的飞行轨迹还可避开美国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 K' q+ i$ G7 S$ Z; E
# @: _: \6 l) o: n+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