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答应中国要求提出美朝直接对话条件

[复制链接]
小艾 发表于 2017-4-29 0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NPR  在主持联合国安理会朝鲜问题会议之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4月27日接受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的采访。采访中,蒂勒森提到了美朝直接对话的“条件”。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内阁大员首次公开谈及美朝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R. m6 W9 f! b0 V% @5 d+ Y$ _
  蒂勒森(Rex Tillerson)说,朝鲜必须回到谈判桌,愿意放弃其核项目。只要议程设置适当,美国对直接同朝鲜对话持开放态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3 R6 _5 s# w( n& D3 ^& |/ ^

* S+ ]& j! `) a+ w* ]9 a2 s- U! I
0 N+ N* g! f* a* U7 Q" P  和此前蒂勒森访华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一样,此次蒂勒森再次强调,朝鲜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放弃核项目。美国的策略就是通过制裁和施压,让金正恩政权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 v8 t% d1 Z; H. g1 \; i+ t6 s
7 L5 [4 V* t: s, ^" c6 }: i  可以看出,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一直在软化。从习特会之前的军事上的“先发制人”威胁,再到习特会后多次强调“和平解决”,同时明确表示不寻求政权更迭等,都说明特朗普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正在靠向中方立场。
* S; V* a0 s; M! q
' S/ m6 Y; ~( E  中国自金正恩掌权以来就一直在呼吁重启六方会谈,同时也一直劝说美国直接同朝鲜对话。奥巴马时期,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毫无作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拒绝让步、拒绝同朝鲜展开直接对话。* b: l: R& G. z. f
2 W- g" o1 @6 @+ ?! P) ]; |
  特朗普作为一个打破外交传统的总统,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朝鲜半岛问题后,明显出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尤其体会到了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难处。蒂勒森在NPR的采访中说,中美现在都不愿意看到朝鲜政权更迭,都希望实现半岛和平统一。. P6 S% E$ b: q+ ~, S  \' M" f. H- _3 N
) b% p+ K6 Y- d0 u' y, S5 v3 K- {
  蒂勒森28日将在纽约联合国主持召开安理会特别会议,讨论对朝制裁等事宜。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前往纽约出席该会议,预计当天会晤蒂勒森。蒂勒森此时松口谈美朝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也是有意在向中方此前的建议靠拢。
1 N& Z: ?3 @  I" `  a. M) n
; j  P$ r; K" m) ]& G! u  _4 Z+ q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及其幕僚也开始公开强调,希望金正恩能够变得“理性”(rational)。特朗普在27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达了这一期待。美军太平洋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4月26日在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出席听证时也提到,美国想要看到的是金正恩变得理智,而非迫使他屈服投降。
. y: A8 Z6 Q4 ]$ W. W) n; S9 {9 ^5 W9 P  p7 }. h
  当然,在中方看来,除了美国向朝鲜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也要克制军事上的过度施压。4月26日,王毅明确表示,执行安理会决议应当全面、完整,而不是只取自己所需。持续进行核导试验当然违反安理会决议,在半岛不断实施军事演习显然也不符合决议的精神。0 V$ A. I: D0 J
7 \  }. `- g* i9 Z
  华府分析人士认为,从特朗普在习特会后接受的几场采访可以看出,美国对中方施压朝鲜能否奏效也是有顾虑的。只有美方全力配合中国,中国方案才有奏效的可能性。特朗普政府就美朝直接对话开始松口,就是为了配合中方施压朝鲜的节奏。, K5 a7 W3 q' r

8 E2 t9 _8 v  M6 i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汪洋 发表于 2018-1-14 0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19 03:09 , Processed in 0.0229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