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3月19日刊登题为《新加坡的成功继续激励中国》的文章,作者为英国达勒姆大学中国问题研究访问教授尼夫·霍雷什与伦敦政治安全分析师乔纳森·帕里斯。文章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只有两次将别国作为榜样。一次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受到前苏联的引导。然后,经过了许多年,到邓小平于1978年对新加坡的访问开启了一个对这个城市国家经济成功经验产生浓厚兴趣的漫长过程。
' l, _' u; _$ s2 {$ j: h( `4 ~
, e* k8 P. _9 f" L# p) ~2 r$ g 文章称,新加坡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盟国,但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执政。正由于此,中国一些著名的思想家现在仍然对新加坡拥有浓厚兴趣。
1 U2 l# L- k4 I, o6 u/ |
& U- \, ~2 y2 L 当新加坡于1965年被马来西亚联邦驱逐出来时,其生活水平仅相当于墨西哥。到1990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约1.3万美元,超过了韩国、以色列和葡萄牙。今天,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万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看,新加坡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典型例子:一个儒家社会摆脱了殖民主义,随后又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尽管一路走来,新加坡一直得到美国的支持。" U( | L% {) m1 _
- u' t2 z! j& G. D+ f( W; [& G1 C
那么今天新加坡对中国的吸引力在哪里?在当前的中国政治道路上,新加坡再次受到追捧,因为中国领导人希望在决定商品的分配方面让市场扮演更重要的力量、希望重塑中国的国有企业、希望在决策方面采取中央集权的方式,在这些方面,新加坡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新加坡传说性的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成就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改革者的圣杯。+ k8 V4 M1 E2 x
% V1 p' [3 j0 r# o: d
文章称,在某种程度上,新加坡创始人李光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儒家思想从上至下地重塑了新加坡社会,“铲除”了过多的西方式的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思想,此后,中国共产党也在中国进行了类似努力。总的说来,新加坡对此感到非常骄傲,而且从中得到了好处。
; J# o9 |4 y* R) r2 U# ?
( c) Y" d, n; l/ J% u 文章称,但新加坡对中国的超越日益了解。在新加坡一直存在一种潜在的担心,即一旦中国足够强大,就会抛弃其“导师”。不过全球化将两个经济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今天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过了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近邻马来西亚$ D5 t& K2 q, P6 J9 ]
- K a4 _- i2 T+ f! z5 `0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