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澳大利亚打算开挖矿山赚钱,可惜没有起始资金,找到另一个人说:“嗨,我底下全是宝藏,你投100块,我给你高利息(10%),然后我们一起来开发”,然后100元起始资金到位了,矿也挖出来,卖给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一核算,每年利息10块钱,最好的年份里卖掉的钱最多也只有9块钱,这样每年还倒欠了1块钱,咋办,于是这个国家继续的借了100块,99块钱投了进去,1块钱还了前面的债务,每年利息变成了20块,而赚钱却最多只有17.9块,不停的借不停的还,债务却不停的加大;
& N+ U9 M2 G y; e) v6 R3 p- Q; M6 L( R: [% X3 Z
6 ^5 b# }; x3 H( R% a% U. X
澳大利亚的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持续逆差↓,并不完全是由于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很多时候是由于主要收益的原因导致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而国际贸易则进口出口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顺差和逆差的转变T = 贸易平衡(↑=盈余,↓=赤字);
: R% I" j* c' `' Y: N. J" h5 [: f* P; ]
4 ~0 y4 _, A0 p6 C% h7 ]' N
对于澳洲而言最差的情况就是国际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同时叠加了主要受益逆差扩大,导致经常项目逆差扩大;这个时候基本说明本国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国际收支的平衡的需求,此时就需要资本项目的顺差CapitalAccount = 资本和金融项目↑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这意味着外国居民手中积累的澳大利亚资产多于本国居民手中积累的外国资产,即外国居民通过收购像债券、股票、企业和土地等国内资产来弥补澳大利亚的经常项目逆差。( J8 @+ P3 u+ I) a. K) e) h
" H- F, \* W- `7 g. @/ b
+ N1 L: l* I& _; ]
但这样的做法同样会产生一个负反馈:
* G" U: u: o" U# d- x4 C! F* z* m- b
* a, b4 u: k# ^& U- A外国居民持有的这些资产虽然短期内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但是日积月累的情况下需要利率、红利、利润、地租和其他资本收益的形式获得投资回报这些海外投资者,而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他们的投资回报将以负数形式进入净收入项目(基本收入和次要收入),这又会使澳大利亚经常项目因为净收入的流出而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又增加了吸引更多资本项目顺差的需求。
9 y+ u; c/ s% j' L; h2 ^+ w( i! V- H1 @" Q3 l. x$ j
所以澳洲需要用高回报笼络资本的流入,而为此支付较高的投资回报,这使得经常项目未来不断恶化,然后用用更高的投资回报吸引资本项目的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周而复始,债务却不断的升高;# l' o3 A: q, I u* [) e7 k
& z9 g, l9 @" \# N( b- c
这就是澳洲的外债形成机制—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需要持续的资本项目顺差来补偿,除非靠外国居民购买澳大利亚土地产生资本项目顺差(即澳洲靠变卖其农场来补偿赤字),否则该国的外债水平就会持续提高;, K% ^# a% i R# y: ^8 h
2 @1 w# U n( N1 W: v( ]
这种经常项目结构性赤字还有一种消除方式:就是出口大于进口形成持续的贸易顺差,由贸易顺差来弥补经常项目中净收入的逆差;9 w6 b u" a9 Q; U
7 S4 b A- Y' }. ^/ b" w0 u
很多人都认为澳洲经济的主要支撑就是矿业繁荣以及背后的矿业出口,但事实上这只是核心的关键缓解,但事实上靠的是债权人对游戏的信心;, p5 c$ C* M9 i
) y" |, n' L( D3 s ?“借钱给工厂的人不怕你少还钱,就怕你不生产,只要你开工生产,哪怕心知肚明你赚的钱不够还利息的,但仍然愿意继续借钱给你,只要你不停产”
7 Q/ h6 T! }7 ?7 H/ F$ Y; B
! \/ J% _5 t2 J% g$ y. b 澳洲一边出口原材料给中国,但又不得不大量的从海外进口产品满足国内需求,除非澳洲人民能够向早些年的中国人民一样,辛苦劳动,不花钱,不消费,拼命拿自家的生产要素换取大量的外汇储备,否则一边大量出口(还得看中国的脸色),一边大量进口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结构就是你会发现,即便是在贸易项目下,澳洲都是时而顺差时而逆差的情况;! ]. P# N8 f' c( N+ a: |2 u. `
3 c; [" T, t$ @
想指望靠贸易顺差去弥补利息支出拉平经常项目的这条路在澳洲压根就没发生过,所以澳洲出口好转顶多是缓解了债务增长的速度,缓解了经常项目逆差的压力;+ N) c7 Q/ B6 \) ^
; b- I4 B% O; \# Q( I% ~+ G7 z Z
所以从短期来看,澳大利亚国际收支呈“逆差 + 顺差”的特点可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来看,目前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结构难以为继。
1 W$ s6 t1 y" l& A& J2 p4 D0 Z; l5 X: p
而经常账户逆差占 GDP 比重过高是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一个信号。# e N1 G1 P: y
" Z6 |/ G0 }6 T1 W3 ^) e5 r* \( L经常账户逆差越大,借入的国外资金越多,外债水平越高,流动性风险越大。外债相对于外汇储备水平过高,意味着支付能力存在风险,尤其是短债占比过高,则意味着外汇储备有可能在短期内枯竭。97年的泰国案例显示,一旦短期债务不能持续滚动,或本币贬值导致债务类负债流出,则外储将剧烈减少,引发汇率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6 A- m5 H" y. ]4 {& G+ r2 o9 l: [, n
6 ]' G0 h$ E7 l# J J+ B% p/ r$ P
4 b a" t, m8 M$ j% r
" c8 \* g7 l2 y% J/ E- j6 h4 p
就澳大利亚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澳大利亚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时间较长,数额较大,另一方面,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净债务占GDP 的比重较大,这意味着澳大利亚靠对外融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
7 ^' s4 Z: O( O+ i
6 Z0 H2 G& y' m( p3 l顺差—货币投放—居民储蓄—信贷—支持债务扩张;5 i- f' Z- j; M- }3 l6 X# H9 D3 ]
: x' m6 [* e; z9 g. V$ O s- ]" A3 b逆差—海外借入资金—信贷—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比例增加—外债比例上升—经济恶化—国际收支危机- f: f s6 i2 N
0 E% k8 R( T9 \2 p8 l3 |1 d
标普将澳大利亚三A评级置于“负面观察”,示意评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在于澳国难以持续增长的债务问题;
% A: P5 T& X- G# A) \$ r; H2 `2 e8 M8 c% H1 `
“更大的问题在于澳大利亚整体债务,包括公共与私人借贷。长时期的极低利率鼓励澳人承担更多债务,已使得澳洲的资产负债状况更为脆弱”。
1 p" J4 `4 p, {: C) k" z& s
9 N1 N# e0 M& j# X5 W, [$ F5 k" }
4 K8 o0 N; [: O; j7 Q. }- P1 l0 O4 ] q- P5 ^' n! \+ p3 B
所以澳洲债务的核心的是只要国居民始终对澳大利亚经济保持信心,认为澳大利亚始终有能力使他们获得投资回报,这种持续增长的债务的旁氏骗局局面就可以维持;再或者澳大利亚政府应制定增加贸易竞争力,提高本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等政策以削减经常账户赤字规模(但这条或许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1 i' g+ d" f9 X: f. R9 ?' m
4 Y3 K/ A) q2 `* f. e( E 反之如果澳洲的债务庞氏骗局不可持续,负反馈开始激活,信用评级机构开始下调澳洲信用评级,由债务传导到澳洲的资本项目出现大幅度流出,按照目前澳洲的债务规模和外汇储备的规模来看,真要是对澳洲的信心开始动摇,那要么必须大幅度提高利率,其结果要么澳元汇率可能崩溃,或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 C# {, U8 R7 i) P; y* p
& A. W8 a8 N+ e! O* |5 w, U! t1 F
|